基于精品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机制探析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满足大学生创新人才发展的需求,还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又可凝聚成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非正式教育活动,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传达非预期的某种经验,根据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校在实施文化建设时有单一化和形式化的倾向,显得盲目,缺乏针对性,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还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
  在全面建设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下,建设隐性教育机制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期望以这种特定的方式不失时机地传递、渗透素质教育,最大程度发挥效能,使文化建设具备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砺功能以及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基于校园精品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具备以下特点:
  一、丰富性与感染性
  精品校园文化层次高雅、生动活泼、健康积极、丰富多彩,是学生最为接受的教育方式之一。其丰富性不断满足学生身心的需求,形式多样不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取向与价值取向,活动群体相互感染,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满足隐形教育的所有功能需要。
  二、隐蔽性与渗透性
  心理学认为,人类具有受暗示性、无意识性等心理特征,环境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隐形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隐蔽性,这些隐蔽的因素通过渗透的方式自然地对人的行为、意识、观念产生影响,这些是显性教育所不能及的。
  三、间接性与开放性
  校园文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育主体可自主选择是否接收,以何种方式,这种教育主体与教育途径的相对开放,满足了行为主体自主、自尊的需要。信息暗示与内在需要相契合,有效减少了逆反心理。
  四、普遍性与长效性
  校园文化的环境与内容,根据教育体制与经验的要求,日益满足广大同学的需求,大多数同学能参与其中,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同时,在文化需求的增长空间里与时俱进,动态变化。
  通过分析发现,校园文化中蕴含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构建精品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机制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优势,消除教育主客体之间的隔阂,使教育变得更加轻松高效。在建设精品校园文化时,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师生共建精品校园文化。“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通过与老师一起开展各类文艺、体育活动及各类学术文化论坛与讲座等方式,既可以充分开发校园文化, 也创造了师生之间多渠道的沟通平台,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与优秀教师接触,为大学生提供养成良好学习方法和科学素养的导向和参照。
  (二)精品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精品项目的塑造是精品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塑造精品项目的时候应立足于专业特色,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要求下,设计具有时代前沿与创新特色的活动,增强积极动手的能力和艺术创想的思维。同时应营造轻松的氛围,使环境成为一种课程资源, 具有真正的“诱导性”,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的、自主的个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其被教育的角色淡化,满足了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优秀的校园文化作品鼓舞人、感染人、感动人,培养学生组织协调、人际交流、职业道德、法律、情感、尊重权威等能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隐性教育的目标。
  (三)精品校园文化的外延建设。在一些特殊事件发生时,往往形成熏陶、引导和感染学生情操和素养的无形而巨大的推动力量,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机。利用契机,调动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心、执著、乐观等精神。
  (四)精品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是教育理念的物化场所,做为隐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更要注重其建设,在学生经常出入的报告厅、实验室等场所,营造健康向上、深厚底蕴的氛围尤其重要,同时利用高校博物馆、展览馆、荣誉室、学术走廊等都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与激励作用。通过艺术与科学,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隐性教育就这样蕴含在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之中, 使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一种教育资源, 形成感官刺激,具有真正的“诱导性”,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作为一个平等的、独立的、自主的个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其被教育的角色淡化,满足了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需求。
  网络环境作为现代高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与利用这一资源。据一定范围调查,90%研究生每天都要上网,20%研究生经常上网。网络作为研究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时间空间上占据了优势。我们应全面掌控学生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宣传,倡导好的风尚,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优势,积极实现教育的目标。
  精品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教育功能,其潜在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将其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引导,精心设计,做到有目标、有档次、有趣味,让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受教育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必定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刑罚结构是指刑罚所适用的范围以及对某一或某些犯罪行为投入刑罚的量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学者们对此有着不同的表述,梁根林教授认为刑罚结构是刑罚方法的组合方式, 反映刑罚方法的不同序列和比例份额的分配。而陈兴良教授则认为刑罚结构是各种刑罚种类的搭配与架构, 是刑罚实际运作中历史形成并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刑罚的规模与强度。不论如何表述,一个国家的刑罚结构不仅由国家的性质决定,而且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它是国
期刊
一、服装结构设计应与服装工艺结合  服装结构设计是利用结构原理指导工艺制作中服装的合体与否、造型优美训练,建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使学生理解“二维”图纸与“三维”服装成品的关系,因而在教学上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学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裁剪、缝纫、整烫工艺技术。在课程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要先开结构后工艺,以问题为先导,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上合作探究,充分讨论交流,加深对服装缝制
期刊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青年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当前的大学生多是80后或90后的一代,在获取信息便捷化、多元化、立体化的背景下,个性活跃,个人特长明显,渴望得到认同,但在学习生活中也经常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过于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大类培养、自由选课、自主择业等新形势下,高校班团
期刊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很晚,发展较缓慢,这项工作在全国高等院校开展的情况也很不平衡,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性紧迫性认识不够。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势,新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现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高校80后教师是指1980年至1989年出生,拥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个性鲜明且刚入高校不久的新生代青年教师。随着50后、60后的退休,80后开始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凸显重要性。高校80后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各高校应重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各方面和谐稳定发展。  一、高校80后教师群体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烙印。高校80后教师是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
期刊
一、必要性分析  《促销管理》一课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极具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学生须认真学习该课程的原因有三。其一,学习促销知识是进行促销管理、促销策划的基础;其二,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促销工具是提升营销水平的必要武器;其三,现实中的促销活动与我们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教学内容分析  《促销管理》一课主要由促销工具、促销渠道、组合促销、促销策划和促销人员
期刊
我国作为全球面积第三大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气候的差异性相当显著,一年中的光照、风力、湿度、云量、大气环流等都具有及其复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的气候中光照和热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是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还有光照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水分的减少而增加,最为明显的是,我国的气候中热量与光照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也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丰富性。  对于气候的不同因素来说,呈现出热量与光照的反比
期刊
当今社会,幼儿在家庭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爷爷、奶奶心目中的小太阳。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对长辈存在着很强的依恋心里和依赖心里。具体表现为幼儿愿意和依恋对象父母或爷爷奶奶亲近,和他们在一起时,幼儿有愉快情绪,有安全感,有自信心,能和别人正常交往,离开他们时则表现出悲伤情绪,有受挫感、焦虑感、不安全感,人际交往异常。他们见到母亲会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离开母亲则会大哭大闹,情绪低落。  
期刊
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求一种宽松与自由的环境。在具体交往中则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交往技巧。  一、交往和大学生交往的特点  交往是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人际联系和接触,交往的目的在于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交往对大学生充满了诱惑,他们渴望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同时也希望被
期刊
一、隐性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作用的潜隐性。隐性教育是一种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无意识教育,它与显性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过程的隐蔽性。这种潜隐性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其一,教育者传递信息方式上的隐蔽性。教育者并非滔滔不绝地灌输大道理,也并非引经据典地直率劝导、而是有意识地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及活动行动过程中, 以含而不露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然融于教育者创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