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改革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体系在结构、内容和功能上,都较之以往的课程有所变化,这给每一位中学教师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对于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改革问题,笔者经过细致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一些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学好化学知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以往教学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不再只是單纯听教师讲课,看教师做实验,而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动手实践做试验,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变革,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讲“空气”一课时,在课堂实验环节中,笔者准备好木炭、红磷和硫磺,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化学药品进行验证试验。选择木炭和硫磺的学生实验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较少;选择红磷的学生在实验之后,认为空气中的氧气占整个空气的五分之一左右。通过两种不同的回答,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最后进行相应总结。选择木炭和硫磺的学生,在实验之后得到的生成物是气体,干扰了实际测定,而使用红磷的学生在实验之后得到的是固体,实际测定比较准确。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实际实验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书本知识,完成教学目标,也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潜力,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意识,掌握实际所学知识。
  例如,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时,把火柴杆放到火焰中去燃烧,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哪一层先变黑,但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有的学生建议用表面比较光滑的牙签试一试,经试验效果不错。这就是通过实际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联系生活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所以,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桥梁作用,让学生认识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也开始强调初中化学实验向生活化发展,教材中选择了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说煤气中毒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酸雨的实际危害等。
  在用PH试纸进行酸碱性测试的时候,笔者告诉学生,可以在课下用PH试纸对生活中物品的酸碱性进行实际测试,看看它们到底是属于什么性质。通过实际测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知道了化学学科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化学实验课的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化学实验课的趣味性,对于学生实际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的化学实验内容都比较单调和枯燥,过分强调规范性和标准性,这就导致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没有有效发挥出来。新课程下对这一问题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实际教材中,增加了探究实验、趣味家庭小实验等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些有趣的、学生容易操作的化学实验,例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浓硫酸的腐蚀性以及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等,都可以师生共同研究。通过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另外,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都可以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将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或者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举行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科技信息讲座等,这些都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实验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改革,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不仅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阮源萍.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软实力[J].实验室教学与探索,2009,(08).
  [2]马洪明.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新课程研究,2009,(10).
  [3]孙桂娟.初中化学探究课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南北桥,2009,(0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进型透明角膜三切口方法,表面麻醉下,利用前房灌注技术,对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人工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经瞳孔行硅油取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1例玻璃体切除术后人
摘 要:由欧姆定律建构的伏安法电路,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也是用哲学思维研究科学问题的体现。通过电路图的设计来阐释滑动变阻器的知识内涵,探寻其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及感受生活经验,感悟到如何将科学知识有效地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和寻找范例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生活实例的关注程度,培
从理性的层面上思考“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结合教育的定义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的标准,深层发掘教师理性的缺乏的表现、原因及危害。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缺乏活力。在教学中表现出的是学生厌学、教师难教、效果不佳的状况,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感教学的缺失。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整合教材  思想政治课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利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