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的执行战略?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略很重要,是组织发展的关键;但光有好策略,执行不力,一切都没有用。这也是很多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研究显示,企业执行力低落,是因为直接进行组织架构重整,忽略了产生效益的最大推动力——决策权和信息流通。
  杰出的策略、轰动的产品、突破性的技术,都有助于公司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只有落实执行,才能长保竞争力。公司必须实现本身的目标,可惜大多数公司对此都不太在行。
  企业发现自己缺乏策略执行力时,通常的反应往往是重新规划组织图,或是调整激励因素。其实更有效率的方式,是厘清决策权,以及增进公司上下和跨部门的信息流通,如果做到这点,正确的结构和激励因素通常会一目了然。
  根据数十年来博思艾伦管理顾问公司的顾问经验,以及学者们的广泛调查,证实了这项结论。其中五分之三被调查公司的员工认为,公司的执行力薄弱。
  专家归纳出执行力的四个基本要素:厘清决策权、规划信息如何流动、调整搭配激励措施、改变组织架构。
  执行力好的公司最常见的一个特性是,他们的员工很清楚自己负责的决策和行动,因此,很少会事后批评,而且正确的竞争信息,会快速上传至上级和下达到各个部门,让第一线员工得到必要的信息,了解自己日常行动所发挥的影响力。激励因素也很重要,例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奖励措施,但在解决决策权和信息流通问题后,再运用激励因素效果更好。同理,事实证明:最有效用的结构变革措施,是横向拔擢人员,而且不宜躁进。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正在从分散化向研发外包转变。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出现分散化趋势,并且研发外包日益增多。即跨国公司将价值链上研究开发环节外包给外部企业,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跨国公司研发方式的演变    纵观跨国公司研发方式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母公司控制阶段、研发全球化阶段和研发外包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
为了世界的绿色、可持续愿景,需要推进系统化的实践去逐渐趋近,以其使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需要将材料、成分(部件)和产品进行适当的复原、再分配,使其为能循环再利用。金
由于技术变革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加严峻。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一些组织逐步采用更具柔性和应变力的管理手段.如采用多元化雇佣模式代替传统
未来中国服务产业发展趋势集中在哪些方面?中国是不是应该走印度的发展道路?    目前,本刊采访了全球最大的管理与技术咨询公司毕博(Bearing Point,Inc.)大中国区的首席执行官兼主席荣玛赞(Ron Machan),及美国国际外包中心执行董事、北京博思商通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松。  2007年,毕博就中国目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发布了《2007年度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报告》
一位70岁的老人正在都江堰一座学校的废墟上寻找自己的孙子,他的周围到处是瓦砾残砖,扭曲的钢筋,5月12日中国四川省发生的强烈地震让学校变成了一片废墟,当时老人的孙子正在学校里上课。地震过后,老人就一直在废墟上寻找,“我找到了好几个孩子,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活着,但是我还是没有找到我的孙子。”  对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来说,在瞬间他们的至亲至爱就这样被掩埋在废墟之下,生死未卜。一场规模浩大的救援活动迅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并按照依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学、研、政"(即"产学研政",为"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之简称)是我国从事创新活动的四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