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方面有何大作用。古人云:“学贵有疑”。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关键词】信息技术 形式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37-02
  在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方面有何大作用。学生通过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获得有关知识,培养信、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根据学科特点,利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提进而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多一项技能。现在就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明确目标、创设情境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目标也要与时俱进。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目的,在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还要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正确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宽松、愉悦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
  二、形式多样,灵活运用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信息技术是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技术课程,最为关键的是技能性。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操作本领,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并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巩固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指导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对新知识进行领会和巩固,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因材施教,培养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培养利用网络技能、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制作一些幻灯片、小游戏等,以浅显易懂、适用性强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拉近学科与生活的距离,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易学乐学实用课程。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上机操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让基础较浅的学生练习简单的小制作,观摩操作步骤等等,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而对基础较好、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使学生分别得到提高,各有收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在教师有的放矢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达到学有所获得目的。
  四、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古人云:“学贵有疑”。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自主创新,大胆展示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质疑,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把动手操作串接起来讲解,使学生更快接受和掌握,触类旁通,遇到类似的问题自己去解决。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时,除了操作技巧的讲解,教师可以事先安排一段文字,设置相关练习,如插入页眉页脚,页码,标题的排版,文字的格式、颜色,段落的格式、调整,设置纸张,插入文本框、图片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所学知识,自行解决任务,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拓宽认知,促进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学,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去挖掘一些能够打动学生,转移学生注意点的素材。教学以人文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师深入理解和运用新课标中的教学理论,紧跟教改步伐,更新教学观念,形成发散性思维,针对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创造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信息技术课充满吸引力,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马宁.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电化教育研究》,2013.6
  [2]姚梅林.论问题解决与学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3.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导学案教学方面应用日益广泛,新颖实用的教学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教学形式,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将课本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普及与应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影响了“导学案”教学优势的发挥。本文首先剖析了“导学案”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
教育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本文试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维度浅谈如何提升数学教学中倾听的有效性,为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夯实基础。 Education can not be s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进展,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持续加快和发展,也带动了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开展,外派人员数量逐年增多,然而外派带来的跨文化接触给人带来的不仅是新奇
摘 要: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成功的享受,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要帮助学生融入生活,有了生活体验,他们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日积月累,厚积而薄发;要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当学生把阅读当做享受时,便是作文教学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之日。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体验成功 融入生活 广泛阅读    在农村小学从事二十几年的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及其上下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世界电子商务行业涌现出了众多的中国互联网巨头,打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垄断。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
我国从1995年5月开始实行了五天工作制,1999年9月国务院又出台了新的休假制度,随后产生了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都始料不及,假日经济应运而生并迅速
【摘要】高等数学是民办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高等数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十分有必要想办法提高民办高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大部分民办高等院校的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对民办高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数学 民办高校 分层教学 分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C2C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易趣网完全拷贝美国Ebay在线交易平台的模式,到淘宝应中国人对于网络免费资源的使用习惯而出现,不断发展壮大,再到淘宝、易
学位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是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为代表的“五段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以一种“传递中心”模式实施教学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新课程背景下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所做的一些思考,以期和教师们分享。  关键词:数学课
【摘要】教育中素质教育是依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我们知道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比如,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分析信息以及遵守信息传播的真实与道德等等。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素质方面的教育是不理想的。为了让信息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