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田园德育”实践活动的探索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田园"是一个诗意的借喻,表明"田园德育"以自然教育为依托,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主体性、自由性。具体说来",田园德育"是以儿童原始生命力的激活为前提,以开放为条件,以田野(自然)为源泉,以温情为纽
其他文献
在我国,人民的消费方式经历了生存式消费方式、统一式的消费方式、个性化差异式的消费方式的变迁。基于对于中国现今社会中的不合理的消费文化的初步的思考,我意提出自己对于未
期刊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在那人的耳边低声说:“边上那头牛更棒些。”那人更奇怪,问他为什么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回答:“牛虽然是富类,心是和人一样的。我如果大声说,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的。”  读后感触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精神的和超功利性的,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潜藏着巨大的德育价值。重视并努力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拓展和加深学校德育的内涵,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