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用语与学生书面表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大力推进的今天,方言用语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本文以赣南客家方言为范围,选取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不规范用字为例,在归纳本方言用语的一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做好的规范工作。
  【关键词】方言用语 书面表达 规范
  正确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但由于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使各个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方言。方言作为当地人民的母语,在生活、学习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下结合教学实际,就方言用字对学生书面表达这一角度来淡淡我的认识。
  在方言区,母语就是方言,直到小学才能接触到普通话。在系统学习普通话时,他们必然会经历一个思维表达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用语的杂糅,很难做到规范用语。这就和语文作文教学要求写规范字、规范句子是不相符合的。如若不及时的纠正,就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以赣南客家方言为范围,摘取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常见不规范现象,分析失误原因并提出一些的纠正措施和建议。
  一、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常常会有以下失误
  (一)词汇方面
  1.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混用
  例如:我不晓得这个事了。
  在普通话和方言中都有“晓”这个词语,都有“知道”的意思,不同的是在赣方言中“晓”表知道的意思往往是单音词而普通话中是复音词。
  2.使用比普通话意义范围大的多的词
  例如:①门上有个眼;②我家门口有一眼塘。
  在客家方言中,“眼”指“眼睛”之外,凡是“孔、洞”的意义都称“眼”。因此,例①中的“眼”即“洞”的意义。不仅如此,“眼”还可以当量词。
  3.同义词的混用
  赣南客家方言中存在着很多的同义词。
  例如:斫肉(买肉);称米(买米);捡豆腐(买豆腐);舀油(买油)。
  方言中除了用“买”表示“购买”的意思外,还根据购买对象的不同采用其他的说法。在这里“称”“舀”“斫”“捡”都是“买”的意思,可以看作是同义词。
  4.地方特色的词多
  例如:猪利子(猪舌头);狗婆蛇(四脚蛇);花边(钱币);点心(稀饭);字管(毛笔);调羹(汤匙)等。
  上述词语颇能体现地方特色,但对于别的方言区的人来说就看不懂了。
  (二)句法方面
  1.词序不当
  例如:今天婆婆做的菜很香,我们要食多滴(多吃一点)。
  例句中,将“多”这个形容词放在谓语动词“食”之后做补语,而在普通话中一般都置于被修饰的动词之前。又如“着多件衫”“哇少两句”。
  例如:我们食紧饭(正在吃饭)
  “紧”表时态的词放在动词后面,在普通话中,一般放在动词前。
  2.句法上一些特殊点
  (1)否定副词“呒”相当于普通话的“不”,“呒曾”相当于“未曾”“呒要”相当于“不要”。
  例如:该介(gai)妹子呒标致(这个女孩不漂亮);倨呒曾去过北京(他没有去过北京)。
  (2)“添”相当于普通话的“再”,用在句末。
  例如:等下添(再等一会);食一碗饭添(再吃一碗饭)。
  二、规范方言区学生用语的对策
  以上是对学生表达中较多使用问题的举例,从这些出现的误用可以看出,方言区学生要进行普通话规范表达,词汇和语法规范化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可结合教学从以下方面做好规范工作:
  1.教师要做好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用普通话教学,并且有意克服不规范的表达,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熏陶。
  2.提高学生规范用语的意识
  要求学生之间,学生与家人等之间的交流都要注意使用普通话。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纠正他的不规范现象,不仅要告诉他哪里错了,还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为了提高学生规范用语的意识,引导学生多说多听,有特色的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演讲”“辩论赛”“新闻联播时间”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感受普通话的美。
  3.写作教学中的规范
  (1)写作时学生讲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的一个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方言特有的词、特有的用法,那么教师就要在批改中指出,对那些在普通话中无对应词的方言要及时的删除。
  (2)词汇是作文的基础,为了克服不规范词的出现,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词汇积累。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把作文讲评尝试性地分为三个部分,即“发现篇”“提升篇”“展示篇”和“仿写篇”。“发现篇”是将学生用语时出现的比较典型、普遍的错误找出;“提升篇”主要是将习作中出现不规范现象规范化,帮助学生寻找更贴切的表达,让学生的习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展示篇”是将学生作文中的佳句、佳段、佳篇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和学习。“仿写篇”是让学生从课内文本学习和课外拓展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秀文章进行模仿写作。
  4.必要的语法知识讲解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文章的好坏,语法是其中一个因素,学过语法的人比起没有学过语法的人来说,文字通顺的比例也总要大一些。”而现在很多地方的教学长期对语法教学不重视,而我们的做法是 ——教师有选择的重点讲。特别是讲最基本的语法,如:词语结构,句子成分、结构等,特别是那些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据此让学生知道方言的语法构成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区别。
  总之,要形成良好的用语习惯,为了确保写作的规范性,我们教师要通过对方言与现代汉语构词、语句表达的对比指导,从口语规范开始,加上作文教学中“发现——更正”的良性循环,相信学生的书面语会逐渐规范,方言在写作中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 李如龙.《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
  [2] 陈昌仪.《赣方言概要》,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不愧为“最震撼的教育名著”、“最感人的教育经典”,他不仅使我们教育者对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还为我国教育的发展理想提出了清晰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向。同时他的语言流畅、文笔清新、富有诗意,一改论文枯燥乏味缺乏美感的弊端,读该著作不仅使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也给人以阅读散文一样的美的享受,所以本人一口气就读了七章。当然,再权威的专家、再精
长句结构复杂,修饰成分和字数多,容量大,内容丰富。其优势是可以严密、准确、细腻、条理贯通,气势磅礴地表情达意,多用于议论,说理之中。短句则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优势是能简明扼要地叙事,简洁生动地写人,多用于口语或文艺作品,演讲辞中。长句短句互变,具有现实表达的实际意义,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语言运用能力,连年被高考光顾。  一、长句变短句  例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针对中专学生的特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建立“理论——实践——态度”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的积极性,为后续机电类专业骨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中职电工基础与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一、关于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
去年10月的一天,我在上余秋雨的《道士塔》这篇文章,当时我对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最能表现余秋雨先生悲愤情感的是那句话?有一个女同学找出了课文中的一段话:“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这时我们班的一个男生举手,我示意他站起来,他说,老师,我觉得这
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四册的写作内容是指导学生练习撰写议论文。教学中,同行们感喟道:通过议论文的教学,今年所教高一的大多数学生竟然写不出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据笔者教学议论文的尝试和经验,本届学生之所以写作议论文出现上述毛病,除了思想认识水平的原因外,概括地说,更多的是高中教材和其他大中专写作教材的理论缺陷在教学中应用所造成的;具体地说,是忽略了传统议论文教学中应重提的两个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戊戌
近几年来,央视“百家讲坛”火爆荧屏,在人文基础学科颇受冷落的时代竟掀起了读史热,易中天、纪连海、袁腾飞一讲成名、人气飙升,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机智幽默,妙趣横生,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声情并茂,激情四射,条理清晰,思维缜密,论从史出,推断严谨的“说史”新方式,让百姓如清风扑面,又如清夜闻钟,原来历史可以这么说呀!反观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大多成了“一潭死水”,学生死记硬背,埋头笔记。何以形成如
【内容摘要】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但这一环节却容易被老师们所忽略。本文对导入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就这些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心得。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写道:“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一部好的作品需要一个吸引人的开篇。同样如此,一节好课也需要一个好的开头。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就是第一个环节。这个
【内容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生源素质的制约,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落后于其他学生,变成英语基础及其水平尚未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英语学困生”。本文试对英语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就促使其转化的策略作探讨。  【关键词】英语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英语学困生是指在现实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在同等的认知条件下,英语基础及其水平尚未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由于他们的存在,英语教学的课堂效果
课堂评价语是指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评定、启发、激励、引导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贯穿于教学中的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推动学习进程、促进有效教学的重要作用。那么,究竟该怎样使用我们的评价语呢?  一、准确指向性语言  评价语言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语言要简洁、不模糊。语言的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它,学生可以了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