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回忆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监考。
  看完题,看了几页书。起身站一站。又一次看见脚下的新鞋子,我笑了:“太漂亮了,这鞋子!”这鞋子,有着小巧的跟,横条的带子,镶着点点的金属扣,特精致!软软的绵羊皮,很妥帖地包裹着我的脚,特舒爽!鞋的黑衬着我肌肤的白……太漂亮了!我不禁走了几步,再来一个舞蹈POSE,简直美死了!
  我不由得回忆起买鞋子的情形。
  前天下午,我上完课,与二姐去医院看望病中的伯母,然后一道去逛了街。我们一路说着许多话,琐琐碎碎的,好多话说过就忘了。但是,那种呢呢哝哝的亲却如阳光雨露一般,让我觉得又温馨又润泽。好久没跟二姐逛街了。我喜欢与她逛街:没压力,不烦躁,有收获。
  我们去了几个店,陆陆续续地买了一些东西。然后到了国光大超市,来到达芙妮专卖柜。我一眼就看中了这双鞋子。穿上后在镜子前走来走去,不舍得脱下。一看标价,339元。那位MM说今天搞活动:买一送一。可是我哪里需要两双呢,又没男鞋。问她可不可以打五折,又說不能。真是两难!姐看我那么喜欢这鞋子,也去选了一双舒适大方又洋气的鞋子,然后我们一起买一送一。真划得来,我才出179元,就买了这么中意的鞋子!其实,我姐是为了成全我才买的,因为她类似的鞋子有几双。姐说:“不就一百多块钱嘛!”此刻,我穿着、看着、想着,心里美滋滋、暖融融的:姐真好!
  家有俩姐。在我眼里,她们是极美丽的!大姐清秀,二姐妩媚;大姐瘦削,二姐丰腴。大姐老实宽厚,二姐干练爽朗;大姐是地道的农民,嫁在本村;二姐与我在同一个学校,同一年级教书。不过,两个姐姐身体都不是很好,都有过自己的伤心事。当初看着大姐进手术室感受到的惶恐,想着大姐辛苦劳作而心疼;为在南昌动手术的二姐敬斋饭的虔诚,在二姐夫病逝时为痛彻心扉的二姐心痛……回味起来,至今历历在目。幸好,她们都挺过来了!大姐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都生了儿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大姐的儿子在南昌工作,人家称他为专家了,还交了可心的女友。二姐的儿子今年顺利地考上了华南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可谓鹏程万里。
  我爱我姐,我姐也爱我。俩姐大我许多。小时候,我跟弟弟争姐姐,争来争去:大姐是我的,二姐是弟弟的。我和弟弟是在她们背上长大的。她们背着我们去干活儿,背着我们去读书。大姐背我,二姐背弟弟。后来,大姐不上学了,在家干活儿。二姐却还坚持背着弟弟继续上学。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竟然是二姐教我数学,她像老虎一样,我怕极了她,幸好我数学好。后来,我读初中,她随后就教初中,只是不教我。我就跟着她住校。她时不时地弄一些好菜给我吃,她特爱弄精肉汤吃,汤又清又香。我学习好,也许是肉汤营养出来的。中考前,我刚好发育,惶惑极了,弄脏了被子,她也不骂我,还为我准备那些东西。幸好有姐,不然,我中考肯定会考得更烂。
  我读小学的时候,大姐就出嫁了,就嫁在本村。当时,小小的我感到有些热闹,并没有伤感,因为还多了个姐夫对我们好。后来大姐分家了,我常常去大姐家。大姐常弄一些好吃的给我吃,好像我特别好吃。大姐不爱说话,可对着我,常常讲个没完,我也一样。再后来,我师范毕业,二姐也嫁人了。那时,我已经十八岁了,大姑娘了,二姐的出嫁让我怅然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跟两个姐姐相反:身体好极了,心理脆弱极了。谁也弄不明白,我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老爱哭鼻子。我都不记得我在两个姐姐面前流过多少泪,流了些什么泪。有时候,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也跑到她们面前哭,她们也不烦。我姐爱我,我知道,她们用的是不同的方式安慰我。
  没有哥哥,是天大的遗憾。所幸,有两个姐姐。不然,我牵挂谁呢?又有谁会这样牵挂我?
其他文献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要卖马的人,一连卖了三天都无人问津,于是,他找来伯乐,说:“我要卖一匹马,可三天了,都没能如愿,请您无论如何帮帮我。您只要去市场围着我的马看几圈,走开后回头再看一看就可以了。”伯乐按他说的做了,他一离开,马价就暴涨了十倍。  这个故事听上去有点儿离谱了。伯乐的一次“回眸”,竞能使马价上涨十倍?不过,不必去管马价上涨究竟有没有十倍,它重点说明的是伯乐的作用。伯乐“相马专家”的
对大海的向往缘于小时候跟父亲读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诗词里所描绘的“白浪滔天”的壮美景象深深打动了我,便一直盼望着能有这么一天会去大海。  第一次看海是30多年前,在青岛。那是8月末的一个下午,天空阴云密布,大雨眼看着就要落下来了。路上的行人都匆忙着往家赶,而我,一个人,却兴冲冲地奔向了大海。  站在栈桥的海边,我默默地吟诵着“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词句,盼望着大雨快点落下来,大海快点掀
一群小小的鱼   游进我的血液   我等待着   血液和身体的变化   由于鱼   我的血管变得蔚蓝   我的皮膚   也变成大海的颜色   一个体内藏着鱼   藏着大海的人   心灵   也变得像大海无边无际   我仿佛感到   眼睛深不可测   睫毛上   栖息着一群海鸥   [选自《星星》(上旬刊)2013年第10期]
在一个名字叫“盉”的西周青铜器上,就刻有一段关于地产交易的铭文。其意思大致是: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1300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价值100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和一条带花的围裙。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  在矩伯和裘卫两人完成土地抵押交易的93年后,也就是周厉王三十二年,又发生了一宗土地买卖。这宗土地买卖的交易过程也被刻在青铜
花开花谢,世事变迁;月圆月缺,飞轮循环。走过盛世年华,车来车往,尽观人世变化。  ——题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社会的缩影。车,形态各异,但本质未变;车随时而动,仍彰显真实。车来车往,车载千秋。  种类繁多的车,捕捉了人间真情;聚焦时代的车,勾勒出社会风貌;永不停息的车,暗藏着人生哲理。车来车往,走走停停,观尽人间百态。  一车一骑尽展纯朴古风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对高考不敬畏,亦不愤懑。我一直平视高考,在某些月光皎洁的晚自习课上,思索着高考给我的和不能给我的。  毋庸置疑,高考前的三年准备给了我丰富的知识。汉唐的风流文章尽收腹中,声声《琴赋》犹在耳畔;数学王国从函数到向量,珍宝尽揽怀中;法兰西民族的斗志在地图上闪烁;辩证法的玄妙在纸间流淌……  然而,高考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的思维方式。  它教会我为人处事当如汉唐般大气,如辩证法一样客
漫步在幽静的街道上,耳边突然响起“酒酿,元宵,桂花酒酿,小元宵……”的吆喝声,我得意地笑了起来。  这种吆喝在父亲读书的时候就有了,也可能出现得更早。那时候每到放学都有一位中年人骑着老式自行车,吆喝着“酒酿,元宵,桂花酒酿,小元宵……”孩子们听到吆喝声便蜂拥而至,直勾勾地盯着车旁的小金属桶,期待着里面的酒酿。  中年人把手伸进桶里,抓出一块酒酿递到一个孩子手上,那孩子立马蹦跳着躲到一旁。他先注视一
柳青是现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中篇小说《狠透铁》、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第一、第二部)等,而最著名于世的就是当年轰动文坛的《创业史》了。那个时代,文坛涌现出的很多作家以其恢宏壮美的叙事风格、饱满昂扬的创作热情,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创业史》更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中农村题材的代表作。  柳青的《创业史》,作家成功塑造出梁生宝、梁三老汉、徐改霞、赵素
一个时代总会给这个时代的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谁都不能置身时代之外。余华的《活着》叙述的时代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却只讲述了如沧海一粟般的小人物福贵的故事,让时代的潮水都戏剧性地拍打在福贵的身上。  阅读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和猝不及防的悲伤,只有一种巨大的悲凉、悲悯与无力感慢慢侵袭全身。这种感受与作者营造的叙事氛围很不协调。小说的叙事者“我”下乡收集民间歌谣,偶遇一位老人,听他讲述自己的
我坚信,这世间再没有哪一片紫藤可以开得如此恣意放荡,妩媚忘情。  这原本就是个无关繁华的极普通的园子,默居乡野,享荠麦轻风,梨花微雨,羞涩静默,内秀淡然。避开都市喧嚣的干扰,独守乡村静谧的浸润,冬来萧瑟,秋至凋零,夏依然葳蕤蓬勃,日长荫浓。春则浓郁灿烂,气质不凡,别的不说,单凭这两片紫藤花海撑起的芬芳梦幻,热闹光鲜,就足以让目睹者沉醉惊艳,唏嘘感叹了。  “昔日齷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仅此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