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价值体系亟待重构

来源 :体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号“格斗狂人”的徐晓冬与若干传统武术传人的对决吸引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网络热点,引发了众多武术爱好者的热烈讨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传统武术理论界在此关键时刻不同寻常的缄默,这种看似不合情理的现象其实并不令人太过意外,而是由长时间以来传统武术理论界受差序格局效应影响导致的理论积弱趋势所决定的。传统武术理论界应当以此事件为契机进行充分反思,重构传统武术的价值体系,思考传统武术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传统武术的现代文化意义。
  关 键 词:传统武术;徐晓冬事件;土洋体育之争;武术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8)05-0025-05
  Abstract: The showdowns between XU Xiao-dong who calls himself as a “Wrestling Maniac” and several traditional Wushu inheritors caught th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entire society, once became a network hot topic, and triggered a heated discussion between many Wushu fans. As a sharp contrast, the Wushu theory circle remained silent unusually at the critical moment, such a phenomenon seems to be unreasonable but is actually not so surprising, is decided by the theory accumulated declining tendency caused by that the traditional Wushu theory circle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ial order struc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traditional Wushu theory circle should utilize this event as an opportunity to carry out thorough introspection, rebuild the value system of traditional Wushu, contemplate the basic theory issues of traditional Wushu, and explore the modern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Wushu.
  Key words: traditional Wushu;XU Xiao-dong event;debate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sports;Wushu value view
  2017年5月,綜合格斗教练徐晓冬与太极拳师雷雷短暂的20秒对决,引发了关于当代中国武术有关问题的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在社交网络传媒的助推之下,“传统武术”相关话题的讨论一度达致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①2018年3月18日,徐晓冬再次约战传统武术,咏春拳师丁浩等人的失利,又一次将事件推至风口浪尖。在排山倒海式的社会舆论风潮之下,以“太极”“咏春”等文化符号为典型图腾的中国传统武术被拉下神坛,向来标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仿佛转瞬间就变得如此脆弱与无力。一时间,仅因个别被中国武术协会严令禁止的所谓“约架”事件便导致了中国传统武术必须要面对整体形象崩塌的危机。客观地说,这种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传统武术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存续发展,形容为事关生死的关键时刻亦不为过。就常规治学理路而言,传统武术理论界在此紧要关头,理应当仁不让地充分展现自身职能,临危受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遵循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理论创新准则,保持对本学科热点问题的持续关注,推进批判反思式的理论研究工作,对传统武术当前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在社交传媒占据信息传播优势的数字时代,更应充分运用“互联网 ”的影响力进行广泛的知识普及与观念渗透。然而传统武术理论界对此事件的应对与数字时代的节奏显然没有良好匹配,亦缺乏从社会、文化等视角对此问题的深入剖析,显然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
  1 生死关头传统武术界的集体失语症
  作为一名武术工作者,在此堪称传统武术生死存亡的关头,选择挂起自然是不适宜的。然而在笔者的观察之下,事情却呈现出了不合情理的发展样态:那就是在全社会对此事高度关注并热烈探讨的背景之下,与传统武术休戚与共的众多利益相关者群体的集体失语——此前各种以传播与交流太极拳等内家拳为主的社交群体对有关事件的关注度非常低,各种民间武术出版物中,也几乎看不到任何对此事件进行议论的文字;平日热衷分享各种秘传、祖传、单传等“法门”的群体和畅言传统武术文化的各类“名家”,奔波各地分享武学心得丝毫未受影响;另一方面,体育学术界就此事件发声者亦为数寥寥。
  业余爱好者群体的浑然不觉并不奇怪。说到底,打拳练功于他们无非是“惯勤手足、活动肢体”的方法,与其错峰参与的广场舞并无不同。诸般内功心法,托古附会的故事,亦无非是在茶余饭后略充谈资,静待硝烟散尽,重打鼓另开张便是,无伤大雅。而各路掌门、护法相互吹捧的多了、久了,便自煞有介事起来,沉浸于自设的意淫江湖中不能自拔。无人想到徐晓冬如此莽撞,轻举妄动,三拳下去,自然打得整个传统武术界手足无措,黯然失声,万马齐喑了。
  与此相对而言,学术界在此时的沉寂,则是令人奇怪的——如此重要的事件没有获得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讨论,这无疑是不符合学者应当具备的基本修养和学术敏感性的——这便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作为党内政治生活重要武器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生锈、钝化现象:“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难就难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说到底还是私心杂念作怪,缺乏党性和担当。”[1]虽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针对党政机关干部提出的从严要求,但缺乏“批评”这剂药方,无疑是当今传统武术学界诸多乱象的根源之一。   2 差序格局下传统武术的贫弱发展环境
  在生死存亡关头的集体失语,或许与传统武术文化圈长久以来受累于“圈子”文化有关:熟人多了,遇事不免留上三分薄面,便不好随意议论了。既然素称内行,对于武术文化的神秘主义与江湖习气的弊端,大都心知肚明,见怪不怪。但这一团浆糊,却是诸多前辈、同好赖以生存的饭碗,各路真传、名流们充当大师的戏台,实在不好妄议。纵然如闫芳此类明晃晃打出招牌的骗子,亦能凭借所获多年的武协高段位,招摇于地方武协之中,担当重要角色。咄咄怪事背后,藏下了多少面子?一张张面子下面,又掖下了多少“里子”?
  “差序格局”是由费孝通先生在1947年提出的用以概括传统中国社会水波纹式结构特征的概念,至今已为人文学界、社会学界所耳熟能详。这个中心概念阐明了乡土中国社会中重视人伦的基本特征。而所谓的“伦”,用费老的话说,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这些“伦”规定着社会系统的差等,如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而所谓“不失其伦”,就是遵循传统社会所规定的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之中的诸般“纲纪”[2]。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今时今日的传统武术,谈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恐怕最具“传统意味”的特征,便是以这“一轮轮的波纹”形态呈现出来的圈子文化了。种种社会关系的重重缠绕,说白了,还是面子,还是圈子,被所谓的传统道德、江湖义气所绑架,明哲而保身:既然大家彼此都在装睡,自然无须充当承受众多怨念的“闹钟”。
  在历史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长时间的包裹之下,武术徘徊于一边是民间武术发展的杂乱无序,一边是官办武术发展不接地气的扭曲纠结之中,打着传统武术旗号的种种虚假丑恶,令人愤慨,鱼龙混杂,良莠难分,以至于社会上频繁出现对武术文化的整体质疑:这样一门所谓的“国粹”,到底还有没有救?到底还值不值得拯救?
  这时,徐晓冬的出现,便如一头凶猛的野兽,掀开了笼罩传统武术许久的虚伪面纱,将“面子”这道阻碍中国武术百余年发展最核心的画皮彻底撕破。诚然,从表面的言行上看,其人举止不免粗鲁,言谈时或不雅,但他至少是真实的,敢于面对自我,挑战权威。他的挑战行为是属于这个新时代的真实而了不起的实践行动——它将金庸小说、港台电影中飞檐走壁的侠客们统统打回原形,迫使所有人回到原点,回到理性看待武术、科学看待武术的原点。在笔者看来,这次事件不啻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土洋体育之争”之后发生过的对于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影响最大的社会事件,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是“土洋体育之争”的当代延续——只不过,这一次的“土洋体育之争”不再是单纯的打打口仗。
  遥想近百年前,鲁迅、陈独秀等人,就从价值观的层面对武术进行了深刻批判。对传统武术“出主入奴,互相标榜”的江湖行为嗤之以鼻,认为民间习武是彻头彻尾的社会反智行为,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迂腐与愚昧的部分,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巨大阻力,理应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之下冲刷入历史的垃圾堆。然而,就算是如此尖锐的批判,也并未真正解决中国武术科学化的问题。鲁迅称当时新旧杂糅、改头换面的“新武术”为“九天玄女传与轩辕黄帝,轩辕黄帝传与尼姑的老方法”,极力嘲讽无视体育发达机体效验而抱定“武松脱铐”把戏的思维方式,并将此种迷信归谬于义和团式的“打拳打下去,总可达到枪炮打不进的程度”的荒谬结论[3],并在《杂感》里不依不饶地挥洒其鲁迅式的尖刻:
  北方人可怜南方人太文弱,便教给他们许多拳脚:什么“八卦拳”“太极拳”,什么“洪家”“侠家”,什么“阴截腿”“抱桩腿”“潭腿”“戳脚”,什么“新武术”“旧武术”,什么“实为尽美尽善之体育”“强国保种尽在于斯”……直隶山东的侠客们、勇士们阿!诸公有这许多筋力,大可以做一点神圣的劳作……我们改良点自己,保全些别人;想些互助的方法,收了互害的局面罢![4]
  作为新旧文化转型期的代表性学人,鲁迅这乍看之下略显偏激的立论,联系今日传统武术界之种种,更显其超卓的学术眼光与历史穿透力——传统武术当下所深陷而不能自拔的窘境,与近百年前几乎别无二致,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中的不完全、不彻底,更使今日的中国武术显示出价值观、知识结构、实践方法、评判标准诸多方面体系性的全面崩塌。大众对于传统武术的认知仍然受到大量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对于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文化概念的神秘化、玄虚化解释,在科学与理性为主题的现代文明范式映照之下,其弊端更是无所遁形,使得整个传统武术界长久不振,积弱成风,成了阻碍传统武术健康发展的沉重枷锁。
  3 亟待重构的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价值体系
  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路径,基本上可以被视作是由接受到积极引进现代体育文化的过程,也是参照着现代体育来推动中国本土体育转型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确存在异质文化的鲜明矛盾与激烈冲撞,出现过激进的反传统思潮和保守的国粹意识的彼此干涉——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切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消長融合中都曾经有过的经历,并不出奇。近百年前的“土洋之争”,最终使得若干见识超卓的体育学者、体育教育家以及许多民族体育学者能够逐步达成共识,统一努力于中国体育界的转型实践。其基本原则是既要充分引进和发展“洋体育”,推动“洋体育”的本土化,又须尽可能保护和继承民族体育资源,并且参照“洋体育”来促进“土体育”的转型,在保持本位特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这两个方面兼容并举,才可能最终发展出与现代中国发展相兼容的武术文化。笔者浅见,以为今时今日的中国传统武术界,理应通过思考传统武术的基本理论问题、探寻传统武术的现代文化意义等努力,充分借鉴业界前辈的精神遗产,推进重构中国传统武术的伟大工程。
  3.1 思考传统武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中国传统武术包含着最为关键的两个层次,一是解决武术“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在此基础上解决更高层面的价值取向问题。
  首先是中国传统武术概念界定的问题。
其他文献
关于精神病,医学上是这样界定的:精神病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疾病。病人有程度不同的自知力缺陷、心理障碍,丧失判断力,不能正常地学习、工作、生活;动作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往往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的患者还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4年前,我走上了精神病人管理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与精神病人直接的面对面。我
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冷却肉”还是个新鲜词儿,而欧洲一些国家在肉类消费方面已然形成了一种“风尚”。从科学饮食的观念看,他们这种推崇冷却肉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冷却肉是最富营养的一种。  那么,究竟什么是冷却肉?又为什么说它比冷冻肉,甚至比鲜肉更有营养呢?这是因为口感好、味道鲜的猪肉必须要经过排酸和后熟两个过程,而预冷工序正是为这两个过程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环境。  从活猪送宰到分割成块,这些过程中,鲜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导致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的疾病。  病因  1.化学因素:化学物品以苯及其衍生物、有机磷农药多见,常见引发此病的药物有氯(合)霉素、解热镇痛剂及磺胺类药、四环素类药、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  2.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r射线等。  3.生物因素:与再障发病关系密切的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  4
物理大题在高考中得分率一直较低,主要原因我认为是该得到的分没得到,而这该得到的分又与答题的规范程度有关.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分数,现就物理大题规范答题原则和基本要求总结如下.  1 物理规范答题的总原则  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且具有学科特色,文字要简洁,字母符号要规范且符合学科习惯.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要清楚,能
在近几年中考题中,写广告词、创作宣传标语等类型的题目渐渐增多。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简单的一句话,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一举多得,备受中考命题人的青睐。本文就广告语的一般特点与创作时的表达思路提出个人的看法,仅供考生参考。  一则合格的广告语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主旨明确  主题是广告语的灵魂。唯有突出了主旨,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
中年男士王先生去年因肾结石而做手术取石。手术后,他在饮食方面十分谨慎,牛奶、小虾皮、海带、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均被列为“忌口”之列。最近,他又出现肾绞痛症状,B超检查发现一侧肾盂内有两枚直径0.5~1厘米的结石。这位患者感到很困惑,他一年来一直坚持吃“低钙饮食”,怎么还会生出新的结石?他向我咨询:今后在饮食方面该注意些什么?  人所共知,结石是硬的,且发生于泌尿道中的结石大多含钙。出于对肾绞痛的
【摘 要】 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逐步加大,资金使用效率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提高财政效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房地产市场基础监测项目绩效评价的案例,就财政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展开初步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支出; “一观三论”; 绩效目标;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
很多人知道吃苹果有好处,国外更有“一天吃一个苹果就不需要医师”的谚语。至于国人以为光吃苹果而“不食人间烟火”,就可借此达到特定养生目的的观念,则可能是源自于古代道家的养生方法。  中国很早以前就出产苹果了。唐朝道家名人,也是古代中医名人的孙思邈先生,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提到,苹果可以“益心气、耐饥”。以前修道之人,也常常把苹果当作主要食粮。但是流传到今天,部分现代人断章取义地把这些观念弄偏了,
在庆祝建军80周年前夕,我应《祝您健康》杂志社之约,专程采访了“世纪同龄人”李钟奇老先生。李老自幼习武且长年累月刻苦锻炼并收到良效,所以,我们的话题也就自然从李老的武术生涯谈起。  “请问李老,您是多大开始学练武术的,向谁学的,是属于中国武术的哪一个流派?”我开门见山地问道。  “回首往事,一言难尽啊!那可是距今已有98个年头的公元1909年了!”李钟奇老人提及往事,顿时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  
崭新的红绸带,重新绑住了卷起的毕业证,却绑不住流逝的青春,也绑不住流逝的生命。这一展一卷之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朝如青丝暮成雪,甚至,当泛黄的毕业证重见天光时,领证的人大多竟是旧时学子的后人们,这些后辈也已人过中年。弥足珍贵的是,年逾九旬的蒋道福老人、陈金华老人等,亲自来到了当年求学之所,从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范军手里,接过了原本该是风华初起时领取的大夏大学教育系1949届、1950届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