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切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因腺样体肥大导致OSAHS的患儿共100例,部分患儿合并有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男74例,女26例,年龄3~10岁,病程均>3个月。所有患儿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4 d、1个月、3个月、6个月晨起
【机 构】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116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切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免疫指标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因腺样体肥大导致OSAHS的患儿共100例,部分患儿合并有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男74例,女26例,年龄3~10岁,病程均>3个月。所有患儿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4 d、1个月、3个月、6个月晨起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6 ml,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CD3+、CD4+、CD8+、CD4/CD8、CD19、NK)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分组:A组为单纯腺样体肥大,共51例,行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B组为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扁桃体炎,共27例,行腺样体、扁桃体等离子消融术;C组为腺样体肥大合并扁桃体肥大,共22例,行腺样体、扁桃体等离子消融术。基线资料中年龄、性别等变量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观察指标的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术后3个月访视点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A组:术后4 d时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5±6.20比19.18±5.91,P<0.05),其余免疫指标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4 d时,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术前,CD3+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IgG含量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个月时,CD3+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术前,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IgG含量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免疫指标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术后4 d时,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术前,CD3+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个月时,CD8+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术前,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免疫指标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比较:术前A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高于B组,B组IgG、IgA含量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4 d时,B、C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22±6.14、32.36±6.87比36.36±5.19,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切除腺样体对OSAHS患儿免疫指标无明显影响,伴有扁桃体问题的OSAHS患儿术前存在免疫指标紊乱。手术对OSAHS患儿免疫指标短期内有一定影响,1个月后趋于正常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化脓性链球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emm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猩红热监测点患儿的咽拭子,分离培养化脓性链球菌,用杆菌肽敏感试验进行鉴别试验并测量抑菌圈直径大小,用Vitek GP卡进行生化确认。KB法测定其对红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诺氟沙星和氯霉素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mefA
目的探讨miR-27b靶向TET2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验证miR-27b对TET2的靶向作用。体外用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分为对照组、ox-LDL组、ox-LDL+anti-miR-con组、ox-LDL+anti-miR-27b组、
目的构建稳定的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株感染性克隆,为深入研究登革病毒毒力位点及嵌合疫苗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登革病毒4型Ban18HK20株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将病毒全长cDNA分6段进行亚克隆构建,再将其逐一拼接连入高拷贝质粒pSPTM中,获得稳定的病毒全长cDNA克隆,以其为模板体外转录RNA,并将RNA电转染Vero细胞,获得恢复病毒。通过蚀斑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生长动力学试验、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FMT)对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S)组、LPS组和FMT组,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LPS 5 mg/kg制ALI模型;FMT组于造模完成后灌胃粪菌液10 ml/kg(2次/d,连续2 d)进行干预。各组分别于干预结束后24
目的探讨在悬浮MDCK细胞中培养H7N9禽流感病毒时最佳的TPCK胰酶添加量。方法在细胞生长期和产毒期,添加不同浓度的TPCK胰酶,每12 h取样监测其对细胞生长的数量、活率、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以及血凝滴度的影响,并对TPCK胰酶的批间差异做一探索。细胞生长期胰酶的添加量为0、1、2、4、6、8、10、15 μg/ml;产毒期胰酶的添加量为0、0.5、1、1.5、2、2.5 μg/ml。出现血凝滴
目的研究lncRNA-mtb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软件预测、Western blot验证lncRNA-mtb的非编码性质及在不同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差异;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巨噬细胞lncRNA-mtb表达,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T-qPCR技术进一步确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疫苗免疫豚鼠后所诱导的抗体水平及动态变化。方法筛选检测抗原,利用ELISA法分析来源于不同厂家的不同批次的钩体疫苗免疫豚鼠后所诱导抗体反应,进一步利用钩体菌攻击豚鼠动物模型,探讨研究钩体疫苗诱导的抗体反应与其保护性的相关性。结果来源于钩体LigA蛋白和腐生型PatocⅠ抗原与钩体疫苗免疫豚鼠血清无明显抗原抗体反应。选用钩体疫苗所含的相应血清群菌种的菌体蛋白作为检测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现在治疗药物不能完全清除肝细胞核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它的存在导致了病毒的持续感染,所以很难彻底治愈。目前对cccDNA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寻找治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现对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结构和调节机制,以及检测和清除
目的研究我国人群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GⅠ.1和GⅡ.4型特异性IgG、IgA和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HBGA)阻断抗体水平,从血清学角度认识我国诺如病毒流行情况,为疫苗研发、临床实验和疫苗免疫策略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和HBGA受体阻断试验,对采集自广州、襄阳和烟台的839份自然人群(年龄跨度为6月龄至88周岁)
目的探索在线失眠认知行为治疗(e-ai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eCBTI)对慢性失眠患者的疗效和治疗依从性。方法本研究是4周的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微信平台募集受试者,纳入符合DSM-5中慢性失眠诊断标准的190例患者,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分为eCBTI组(n=95)和治疗等待组(n=95)。入组后2组均进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