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成因及对策的传播学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est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的传播学根源是社会生产力、历史与国情三方作用形成的传播障碍与隔阂,其外在表现是城乡之间信息鸿沟过大、农民阶层处于失语状态,农民获取信息成本过高三个相互关联层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传播学路径是渐进式改革,即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激活农村传播容器;积极推进自然村落的分界与重组,合理规划农村传播路径,从空间角度降低社会信息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媒介系统、农村教育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传播主体的创造性转化。这三个方面应齐头并进、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不可偏重任何一方。
其他文献
在生命史理论的视角下,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招募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91名初中生(年龄12~14岁),采用饱食进食
Michael Beer和Nitin Nohria共同撰写的《破译变革密码》,是组织行为学领域掷地有声的一部著作。在与这两位大师精神上沟通完后,笔者饶有兴趣地将本书与Friedmann的著作《关于
现在地方上流行的、大家经常接触到的“乡土研究”这个说法,虽然广为人知,并且由来已久,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于地区和参与、从事的人不同,在所做所言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分歧
文章以某造林治沙项目为例,阐述如何应用参与式社会经济评估方法来发现和分析项目设计中的社会经济问题。方法包括:相关利益部门座谈、项目村踏查、村级半结构访谈(村干部、男性
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2004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范围(适用于文理综合、文科综合及政治单科)和2003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范围相比,有较大调整.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在我们这样的大国,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迅速投入了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
2004年秋我区初中将使用七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
在社会互动的提取小组中,说者的选择性提取可能会导致听者对未提及但相关内容的遗忘,这被称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本研究实验1首先考察了有无真实他人在场对社会分享型
国际理解教育指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讲述、讲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以及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特别是本国、本民族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战争与矛盾的历史,让国民学会从全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