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语文教学的新亮点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总目标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重视审美教育,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一项积极的追求和探索课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只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也是审美活动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美育之元素”,相机对学生进行美的熏染和感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一、领悟语文教材蕴含的思想美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是优秀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无不是作者人格的载体。收入课本的文章,体载形式多样,思想健康有益,大多可以称得上文质兼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针对一部分思想内容含金量大的篇目侧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得到思想美的熏陶。
  如《孔子拜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以下所说课文皆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过讲述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同时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仔细品读,深入体会课文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的人物性格和品德;再如《她是我的朋友》(三年级下册)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守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了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这篇课文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总之,教材篇目中的师生情、同窗情、爱国情、国际主义之情和人与自然万物的感情等,都蕴含着夺目的思想之美,都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善于创设浓厚的审美教育氛围,学生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体察语文教材描摹的人物美
  语文的思想美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往往通过作者细致的叙述、生动的描绘和精当的议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是借助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刻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因而许多课文里的人物形象也散发出美的光彩来。
  像《将相和》中着力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致使廉颇对其极为不满,看文中对廉颇的语言描写:“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言辞何等无理傲慢呀?蔺相如虽不能持刀作战,但他的唇枪舌战,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宽宏大度的做法着实令人赞叹,而后来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谢罪,这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精神更令人钦佩。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让学生在读中体味到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再如《小英雄雨来》塑造了雨来这样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令学生深深的喜爱,难以忘怀,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很好的美的教育。
  三、感知语文教材中渲染的意境美
  语文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收入课本中的古典诗词和一些散文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赏析语文的意境类,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培养学生的诗意感,能让他们在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中也能领悟略到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意境。
  如唐朝词人王建的“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再如宋朝词人晏殊的诗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等等,这些诗句不但展示出了由植物、山水所构成的静态画面,同时还加入动物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小鸟的鸣叫,使诗句所描绘的整个画面动静结合,不但充满了缤纷的色彩,而且莺啼鸡鸣,让人在视听感觉的沟通、融合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美。《秋天的雨》一文中,作者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因素,抓住了秋雨的色彩和气味进行描写,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秋天的图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秋雨之美、自然万物之美。
  其实,选入教材的散文、诗歌等大都是“意境美”教学的典范之作,在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细致体会揣摩这些课文,都较容易使同学们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心中产生强烈的美感。
  四、探导语文教材中精巧的结构美
  语文的结构美从一字一词、一句一段、一章一篇都可以体现出来。如汉字的字形结构和书写方法就多种多样富于变化。或独立成形(例,上中下人口手),或上下搭配、左右结合、里外布局(例,忐忑、航船、周围),或楷或隶,或草或篆。有时多一点一少笔形近而意异(例,乌鸟、洒酒),有时短一横长一竖貌似而神非(例,未末、由甲)。一个汉字往往就像一个造型优美的小雕塑,令人玩味,给人美感(例,鼎、尖),也像一张构图精妙的小画幅(例,木林森、火炎焱)。语文就是由这些结构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汉字有机地排列组合而表达出来的一门学科,怎么能不使人产生强烈的美感呢?再就句子而言,有的成分齐全、枝繁叶茂而又主干分明(例,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有的省主略宾、言简意丰(例,吃了吗?还没呢!);有的倒装前置、变化多端(例,何不试之以足?),这一类句子仿佛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悠扬婉转,给语文增添了美的光彩。
  另外,教材中的各种文章、结构多样、形式丰富,在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揭示语文的结构美,使学生在美中产生学习兴趣。
  五、品味语文教材中凝练的语言美
  语言美在语文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语文的语言美不仅体现在词藻的华丽上,也体现在词语的朴实上;不仅体现在形象生动的描写中,也体现在平平实实的叙述里;不仅体现在多种多样的修辞里,也体现在一词一句严谨准确的锤炼上。
  如《少年闰土》对闰土肖像的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劲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用一种白描的手法,廖廖数语就勾画出一个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再如《燕子》中对春景的描写“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颜色的花,都赶集似的聚拢来”,这种充满人性化的描写更增加了文章的美感。语言教学是语文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紧紧把握语言的特点,在对语言美的揭示中,锻炼学生遣词造句、修辞、炼字的功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之元素”。语文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领悟思想美、体察人物美、感知意境美、品味语言美,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想像,诱发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之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促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本文试图结合平时进行的历史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的实践,探讨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程整合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历史教学 网络技术    通过近年来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证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科教学改革无疑是一个极大的
期刊
一段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更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效果,从而为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因此设计好教学导入显得尤其重要,怎样艺术性地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呢?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化学课堂的导入方式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见解,以与同行商榷。  一、实例引导法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是哪类物质起的作用呢?它就是电池。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东西用到电池吗?学生积极回答,手
期刊
【内容摘要】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学会“耐心倾听,学会捕捉”;灵活调控,学会点化;直面尴尬,化解矛盾;适时引导,注重提升;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在师生的互动中“生成”,在“无拘无束”中翩翩起舞,让孩子真正享受到智慧的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 预设生成 激情
期刊
摘要: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兴趣    “创新是
期刊
摘要: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可促使学习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喜好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兴趣 体育 兴趣培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培养学生对
期刊
摘要:该文介绍了色彩基础理论,平面影像中处理色彩的技术和艺术上的两种要求。说明了常见平面影像色彩构成的特点和种类。  关键词:色彩 三原色 淡彩 重彩色彩构成视觉感受    色彩在平面影像中是影响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色彩不协调,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色彩的选择又会影响影像情感的表达和画面艺术气氛的塑造。所以,对色彩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是每一个从事影像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19世纪初牛顿就提出了
期刊
摘要:中学作文难教,多数教师将作文教学搞成技术培训,少数教师把作文教学搞成文学沙龙,致使“圣诞树作文”蔓延,“灰色作文”遍地。中学作文教学仍然是老师越教越茫然,学生越写越无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建议在写作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习作从贴近生活到贴近自我,还学生以创作的自由。包括先求有话可说而淡化文体要求、分解训练而不强调成篇、强调真情实感而不强求真人真事等。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写作 自由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合进网络技术并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进行整合教学。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针对以上不足,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几方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对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开放型的思维品质和知识结构、优异的智
期刊
社会上有诱惑,家庭中有分歧,学校中有摩擦,学习中有困难,加之中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的不成熟性,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感性化和简单化,这很容易使中学生陷入困境,感到焦虑、烦躁、痛苦和迷茫。颇有“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栏”的无奈。这不仅影响了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国家和民族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今天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明天就造就什么样的社会。对此,家长们也忧心忡忡,因为孩子不仅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更是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