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突破困境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上有诱惑,家庭中有分歧,学校中有摩擦,学习中有困难,加之中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的不成熟性,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感性化和简单化,这很容易使中学生陷入困境,感到焦虑、烦躁、痛苦和迷茫。颇有“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栏”的无奈。这不仅影响了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国家和民族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今天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明天就造就什么样的社会。对此,家长们也忧心忡忡,因为孩子不仅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更是他们的心灵寄托和希望所在。那么,中学生如何才能突破困境健康快乐成长呢?
  一、分析原因找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当中,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取得积极的效果。因此,要想突破困境首先就要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中学生在分析原因时,第一,要客观全面。也就是要客观地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方面分析。第二,要重在分析自我。要以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为指导分析自己,要以鲁迅“榨出自己皮袍下面的‘小’字来”的精神为榜样解剖自己。第三,要具体深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同样的事情对不同学生的影响或有或无或大或小,所以,一定要分析出属于自己的具体而深刻的原因,真正找到对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第四、要正反结合。既要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中包含着太多的教训,而人生是需要教训的;更要分析成功突破困境的案例,因为“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案例中蕴藏着通向成功的途径和方法。
  著名数学家卡尔?高斯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贝尔纳认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中学生在探寻方法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必要的物质,不浪费丝毫;不必要的时间,不耽误分秒;不必要的言语,不随便开启;不必要的心事,不任意妄想。
  二、强大心理调心态
  一个人的强大是从自己内心的强大开始的。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和健康的心态,就会充满阳光充满激情充满勇气充满智慧和力量。战胜困难突破困境,实质上就是战胜自己突破自我。德国教育家享?奥斯汀认为“这个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失败。”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万种智慧更有力量。”因此,中学生要突破困境,必须先强大自己的内心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心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面对和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如何面对讥讽毁谤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它告诉了我们应对讥讽毁谤的正确态度和方法。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一生不知会遇到多少讥讽毁谤,关键问题是遇到后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应对。有些同学一遇到有人讥讽自己就怒气盈胸,甚至大打出手,轻则关系紧张身心疲惫,重则后果严重害人害己。要知道,讥讽毁谤只能打倒庸懦无能的人,而丝毫不会影响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前进的脚步,讥讽毁谤可以塑造我们开阔的胸襟、良好的修养、坚贞的操守和高尚的人格。面对讥讽毁谤我们不必生气,而要争气;不必反唇相讥,而要加快脚步,因为赶路最要紧,前程最重要。请牢记李白那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驾舟摇橹奔前程,任尔讥讽啼不停!
  第二、如何面对诱惑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各种新奇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思想意识相互激荡,多元的价值取向相互碰撞,中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较弱,而好奇心和接受力却很发达,于是一些负面的东西很容易对他们形成诱惑产生消极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著名的“糖果实验”告诉我们:只有眼光长远善于抗拒诱惑的人才更容易成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抗拒诱惑,你才有更多的机会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做重要而有价值的事,将来才会成为一个重要而有价值的人。比如有的学生携带使用手机,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有价值吗?除了得到暂时的宣泄和虚幻的成就感这些肤浅的满足之外,更多的只能是对自己的毁灭,而努力学习才会真正享受到深沉的来自心灵深处的大快乐。拒绝诱惑必须有一种绝决的态度,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更有得,老子有云:“知其黑,守其白。”执着于正道之事,远离污浊之地,人生自有另一番景象,因为,正道就是通向成功最近的路。
  第三、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人生路上有坎坷,青春时节风雨多。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解决问题享受成功的过程。要想战胜困难摆脱挫折,首先要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的客观性及其重大意义。困难和挫折是生活赠与每个人的珍贵礼物,困难和挫折越大营养价值越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直面困难和挫折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激发我们的潜能增长我们的才干幸福我们的人生。将困难踩在脚下,就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高度,对黄山奇松而言,艰险只能造就它的风骨成就它的威名。其次,要有信心和勇气。美国威尔逊说:“要有信心,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真正发挥出来的能力才不到10%,还有90%以上的潜能有待开发。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而自信和勇气就是开发宝藏的利器,再次,讲究方法持之以恒。面对困难和挫折,要讲究方法不可蛮干,有了正确的方法之后,更要持之以恒,切忌一日曝而十日寒。
  第四、如何面对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要有归宿的,它不可能总是漂泊流浪,不是在这里靠岸,就是到那里驻留。钱学森先生把自己无比热爱的情感献给祖国母亲,他痴心一片百折不回物我两忘,于是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勋。中学生情感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情感远离了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远离了对父母对亲人的感恩,而停靠在了狭窄的异性之间。当中学生陷入情感问题之中时,一定要多想一想自己肩上的责任,多想一想父母那百般的辛苦和殷切的希望,就可能会“动心忍性”了。王金战先生说:“恋爱是中学生成长中的课题。”这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必须处理好异性交往与成长的关系。中学生在处理情感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胸怀坦荡心无杂念。其二,行为大方热情有度。过于热情即为多情。其三,学会拒绝做好防范。其四,潇洒挥手告别昨天。其五,努力奋斗陶醉其间。中学生之所以要处理好情感问题,是因为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抱恨终生。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要任务,如果做超越某个阶段的事,往往会带来伤害,就像真理哪怕前进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提前红的枣必定有虫,提前摘下的果必定苦涩。请同学们记住“珍藏那段情感,终生清冽甘甜,一旦任其泛滥,必会成灾成难。劝君莫去倚危栏,闲愁令人肠断。”
  三、注重点滴养习惯
  要想走出困境,就要从点滴的改变做起。使自己陷入困境的事一点一滴都不去做,做到日有所新日有所长,日子一长就养成了习惯,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苏格兰社会改革家托马斯?格恩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而后完成的。”英国普德曼认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点点滴滴都做好了,就离困境越来越远了,离成功和幸福也就越来越近了。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实验——在素质教育的教改活动中,数学课堂实施数学实验教学正成为教改实验的一个新动向。本文从中学数学实验的教学观、教学原则、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实验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实验——在素质教育的教
期刊
内容摘要: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本文试图结合平时进行的历史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的实践,探讨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程整合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历史教学 网络技术    通过近年来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证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科教学改革无疑是一个极大的
期刊
一段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更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效果,从而为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因此设计好教学导入显得尤其重要,怎样艺术性地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呢?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化学课堂的导入方式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见解,以与同行商榷。  一、实例引导法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是哪类物质起的作用呢?它就是电池。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东西用到电池吗?学生积极回答,手
期刊
【内容摘要】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学会“耐心倾听,学会捕捉”;灵活调控,学会点化;直面尴尬,化解矛盾;适时引导,注重提升;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在师生的互动中“生成”,在“无拘无束”中翩翩起舞,让孩子真正享受到智慧的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 预设生成 激情
期刊
摘要: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兴趣    “创新是
期刊
摘要: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可促使学习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喜好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兴趣 体育 兴趣培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培养学生对
期刊
摘要:该文介绍了色彩基础理论,平面影像中处理色彩的技术和艺术上的两种要求。说明了常见平面影像色彩构成的特点和种类。  关键词:色彩 三原色 淡彩 重彩色彩构成视觉感受    色彩在平面影像中是影响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色彩不协调,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色彩的选择又会影响影像情感的表达和画面艺术气氛的塑造。所以,对色彩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是每一个从事影像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19世纪初牛顿就提出了
期刊
摘要:中学作文难教,多数教师将作文教学搞成技术培训,少数教师把作文教学搞成文学沙龙,致使“圣诞树作文”蔓延,“灰色作文”遍地。中学作文教学仍然是老师越教越茫然,学生越写越无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建议在写作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习作从贴近生活到贴近自我,还学生以创作的自由。包括先求有话可说而淡化文体要求、分解训练而不强调成篇、强调真情实感而不强求真人真事等。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写作 自由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一个交互系统的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合进网络技术并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进行整合教学。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针对以上不足,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几方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对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开放型的思维品质和知识结构、优异的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