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为医学专业服务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课是我校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化学教师应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改变公共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并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实验环节建设,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未来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关键词: 教学观念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
  当前在职业教育等于就业教育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很多高职院校以“为专业服务”的名义大量删减公共基础课。就我院情况而言,化学课很不乐观,有些系部甚至直接取消,在高职院校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需正视基础课程有其自身操作的问题,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程设置,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基础课程服务专业的能力,体现基础课应有的价值。
  一、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
  首先基础课教师要有服务专业的新理念。
  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正确定位是: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轻重之分。二者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服务。化学学科的教师要与医学专业的老师多接触,了解专业所需的化学知识,与系部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多翻阅专业课程书籍,听相关课程,掌握化学知识讲授深度和广度。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化学在医学中的新动态,教学过程中多介绍与化学有关的医学知识,使化学与医学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删减公共基础课不是最终服务的方式。
  公共基础课的大量压缩,造成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转岗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的缺失,使学生没有职业上升空间。其实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都应该思考: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
  二、改变公共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都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课程特色,课程设置中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界限分明,无交叉学科,缺少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如可开设中国化学史这门选修课程,构建化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为学生后续发展考虑,可开设医用英语口语等交叉学科。总之要为专业课服务,弱化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衔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课与基础课程物尽其用、各尽其职。
  科学制定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相关系部对于基础课课程设置、内容体系调整时应考虑学生实际和课程学习的科学性。基础课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贡献不可能立竿见影,而且其知识体系连贯、逻辑严谨,使专业课教师对公共基础课存在偏见,认为公共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距离较远,在课程体系中可有可无。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砍、减课程。如无机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在第一学期开设,有机化学第二学期授课。但实际教学中无机和有机化学在第一学期同时开课。学生苦不堪言。另外在药学、医药营销专业中,物理、化学常常被删掉。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独立的课程直接合二为一。因此,在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应提出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体系,以满足公共基础课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于学生后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教材内容的调整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兼顾基础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删繁就简。如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与高职医学相关性不强,但在化学中很重要。讲清楚原子的组成、重点讲与医学检验相关同位素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对于核外电子的运动则泛泛而谈,很快带过;原电池与电极电势部分,电池了解即可,电极电势部分重点掌握Nernst方程。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方式做了不同调整。采取专题形式: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对立体异构中手性现象、物质的旋光性等概念很难理解,而这部分内容与药学、医学检验部分紧密相关。授课时,我将手性与手性药物相结合做了一个专题讲座,先讲清常见的对称现象:旋转对称性、折叠对称性、平移对称性,然后指出手性也是一种常见的对称现象,只不过从未注意而已,如两手、两脚、耳朵、鞋子等。接下来讲手性分子、手性药物及其性质学生就很好理解。教材的处理与时间的规划很重要。也可采取实物展示形式:如油脂部分,展示成品菜籽油和牛油,设疑:这两种物质在化学上属于同类吗?讲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时,展示汉堡、薯条,告诉学生氢化油的危害。还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热点问题:在讲到无机化学分散体系时,提供雾霾视频。告诉学生PM2.5与雾霾、雾霾与分散体系的关系,枯燥的课本内容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四、加强实验环节建设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化学课重视操作性,加大應用性实践项目的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根据专业课程的需求我们先后购置了先进的教学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温烘箱、电泳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分析天平等,大大提高实验的开设率。
  根据专业需要对实验区别对待:增加综合性实验,减少基础性实验。学生熟知的性质试验相对减少,增加一些与专业贴近的实验。如在无机渗透实验中,我们用海带取代传统的半透膜,实验效果很好,学生充分了解半透膜的特点,对渗透作用的概念、发生渗透的原理深刻掌握。有机化学中,在学生掌握萃取蒸馏、升华等实验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索氏提取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在医学上,它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
  试验中对学生严格要求。简单的试管操作、滴管操作、称量对学生及时纠错。将实验室与医院的化验室等同要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通过实验的正确操作、严谨的实验态度严格化管理,使学生具备优秀的品质和职业修养。
  参考文献:
  [1]张作省.分析现状、明确方向不断深化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
  [2]王晚英.关于“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问题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3]吕倩如.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J].学周刊,A2010(8).
  [4]王联合.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10).
  课题:《化学课为医学专业服务的探索与研究》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编号2014068Y。
其他文献
现今对陈洪绶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人物画造型、线条的继承和创新等方面,而从其用色角度去加以分析却是不多见的。陈洪绶人物画的用色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篇仅从其所处的艺术环境出
摘 要: 关于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很多高中生存在区域地理学习兴趣不足、读图习惯欠缺、区域定位分析能力与迁移能力弱等学习困惑,对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理论素养,厘清教学目标,优化区域地理教学设计,并依据区域地理教学特性,建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达到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学对策 区域地理  由于区域地理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高中学生学习该板块内容时,出现学习积极性
生物材料学和与其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领衔前沿学科之一,是应用科学的核心学科.现代生物材料的核心是生物医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融会,是将分子生物学的理
在中国西部宏大的开发序列中,已崛起新的能源巨人——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公司。在中央企业工委169家企业中,神华集团2000年排名116位,2001年上升到11位,2002年攀升到第7位;
In this paper, a switching logic-based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is proposed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ly parameterized systems (NPS). Specifically, the controller
本研究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例,研究维库溴铵术后肌药残余作用及不同肌松恢复程度下拔管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同时研究BiPAP无创通气方式对麻醉恢复期呼吸功
摘 要: 中国梦是每一个心中有中国、梦中有中国的普通人的梦,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将中国梦扎根于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他们优秀的行为习惯与献身中国梦的精神,引导他们践行中国梦。  关键词: 中国梦 物理教学 爱国热情  当下,中国梦已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但归根到底也是每一个心中有中国、梦中有中国的普通人的梦。不
新闻发表在报纸上是给读者看的,要让读者看后感到明白清楚,晓畅易懂,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否则,新闻信息的传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新闻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报道
摘 要: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科的特点及实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些基本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多思考问题,多动脑筋才能得以提高。因此,在课堂45分钟内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
《冶钢报》的办报方针是,立足企业,面向班组,贴近职工。创刊以来,我们的编辑、记者、通讯员就努力做到把笔杆子、照相机对准一线,让职工在企业报上唱主角。 “Stee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