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可逆调控棉纤织物表面超疏油性能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自组装聚电解质多层膜和离子交换法调控基体表面的疏油性能.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上可以控制十六烷的接触角在69°和4°之间变化.在棉纤织物上,当聚电解质多层膜吸附全氟辛酸根离子时,织物表面是超疏水和超疏油的,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54°,与十六烷的接触角高达150°.当全氟辛酸根离子被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替代后,水的接触角没有明显的变化,在152°左右,而十六烷却能完全浸润表面,接触角为0°.通过全氟辛酸根离子和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的交换,织物表面可以在超疏油和超亲油之间可逆转换,这对于拓展超疏油表面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考察了热氧老化过程中不同老化温度点及不同老化时间下特种氟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热氧老化对氟硅橡胶热失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氟硅橡胶的拉伸
对多壁碳纳米管纯化、酸化、酰氯化,并在酰氯化的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对苯二酚、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最后接枝聚硅烷。研究结果证明: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显示聚合物接上了碳纳米
采用乙二醇降解工艺,对废弃涤纶纤维进行降解得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单体,水解BHET得到对苯二甲酸(PTA),再经过硝化、还原、重氮,偶合反应制备偶氮染料,实现废弃涤纶的
以1,6-己二胺和钼酸铵为前躯体,通过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法及后续的程序升温碳化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β-Mo2C.通过X射线衍射、N2-等温吸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硫酸钛为钛源,Hβ分子筛为载体,La为掺杂元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TiO2/Hβ复合光催化剂,并以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适宜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出了二维花状δ-MnO2纳米结构,通过引入Au3+离子原位得到了新颖的多孔二氧化锰薄膜结构.并采用XRD、SEM、TEM和BET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Au3+离子导
介绍了丁腈橡胶-金属复合密封垫片制备方法及最佳配方:生胶选用丁腈橡胶DN219,用量100,补强填料选用炭黑N330与热固性酚醛树脂的配合,用量都为30份,硫化体系采用过氧化物硫化
通过一锅法原位合成法制备出石墨烯/CdS纳米薄片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图谱(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借助光化学反应仪研
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酪蛋白(Casein)为原料,利用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为交联剂静电纺制备了酶交联Zein/Casein复合纳米纤维.表征了酶交联前后样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