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任职教育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改善实验教学模式、完善实验管理体系、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加强任职教育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任职教育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确定了任职教育的主体地位,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开始全面推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实验教学工作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实验室建设是发挥实验室功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重新全面统筹规划,建立起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高水平的实验室,是任职教育院校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从一般意义上讲,任职教育是以解决人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是指军官在完成基础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职业教育[1]。由于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明确、实践应用性强,在实施任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紧贴部队实际、紧贴作战任务、紧贴岗位任职的需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导。搞好任职教育的实验教学就要贴近部队的军事训练的实际需要,不断总结、吸纳部队军事训练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任职教育的实验教学,既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的提出和反复试验验证的过程,又是使人才培养贴近岗位进行模拟训练的重要环节。任职教育应以实验优先为显著特征,把实验教学作为任职教育的主题内容和主要形式,注重学员应用能力的提高。任职教育不能仅把实验教学当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应该认识到实验教学已经上升到与理论教学相提并论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条件
  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需求量大,涉及范围广。从军队的实际出发,建设和发展实验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面向部队需求,切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加强战略目标的规划与研究,争取实现实验室水平的整体提升。
  为适应任职教育的要求,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必须从过去的低、中档向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发展,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在实验室建设中,应从军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改分散投资为集中投资,除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维修费用外,还要集中大量资金对实验所需高级精密仪器进行专项投资,把有限的资金化在刀刃上,注重引进和自行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与手段,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水平。同时,应将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使用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避免实验室的重复建设、实验资源的浪费,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效益;严格审批制度,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改革重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任职能力的培养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完整的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为了使实验教学内容适应岗位任职的需求,必须突破传统学历教育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着力使实验内容由单一知识点、单纯技能性向着综合化方向转变,实现“设备部件级”实验向“系统级”实验的转变,以拓宽专业知识面为目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不断改革岗位任职教育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以岗位为导向,统筹任职基础,兼顾岗位需要的灵活性和学员选择性来设计时间课程结构和内容。根据任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创新性内容,开设以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环境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裕的实验实践时间可以有力地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使学员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获得创新能力。为了突破实验课程受时间、空间和管理的限制,可以有计划和预见性地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实验室和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潜能,实现资源共享。根据岗位需求,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员拟就不同的机型、不同档次的实验项目任务,使其不仅可以自主决定实验时间,而且可以自由选择实验内容,真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5.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
  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结构系统,一个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的质量和科研的成果。
  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实验室管理的新主题。传统的实验室功能单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造成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探索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建立院级、院系两级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明确院、院系两级管理的方式与途径,将分散的各教学实验室相对集中,实现实验室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构建新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为实验室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管理规章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保证[2]。要加强实验室管理,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只有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使实验室建设始终处于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之中,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验室制度建立之后,不应是一纸空文,要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地落实到实处。
  6.加强实验教员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创新体系中重要的核心部分,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基本素质。要重视使实验室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技术水平高、懂创新、肯吃苦、脚踏实地的高素质队伍。同时,还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把实验教学人员和理论教学员放在同等的地位,切实赋予实验技术队伍相对独立的地位,改变仅将其视为教辅人员的做法。要积极探寻实验教员知识更新、业务能力提高的方式、方法,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现有实验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人员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确保实验教学人员能够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下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例如,有计划选派一批实验室骨干到部队参加考察学习或代职,促进实验人员主动谋划试验训练工作。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是任职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就是实验室。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探索,提高对任职教育实验室工作存在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真正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职业人才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方家银.深化军事任职教育改革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2006,(06):44-47.
  [2]徐苗苗.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07):137-138.
其他文献
根据哺乳仔猪的主要生理特点,饲养好仔猪应做到给它早吃初乳、保温防压防冻、均窝寄养、防止黄白痢病、及时补铁和硒、剪尾剪牙及提早开食补料。
摘 要: 大学的三大责任: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已经普遍被社会所接受。除这三大责任外,不同的角度时代还赋予了大学其他的责任。现在的大学是否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在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普遍性的问题,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但必须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集思广益,注重学校之间的联合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责任 大学功能 结果负责 普遍问题    一提到大学,很多人就会联系到高等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不时会有“危机”出现,但危机=危险+机会,危机不全是坏事,它既是班级管理积累问题的阶段性爆发,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机遇、机会,有可能“大乱”之后,能
摘 要: 在一股股学习热下隐藏着“学习无用论”的实情,学习已从目的降格为找工作的手段了。高职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人”。通过金钱和学习的对比,本文对目的和手段的二元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把学习本身当作目的,人才能摆脱“学习无用论”的强制,在学习中体会到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习无用论” 实用主义    在20世纪90年代,“学习无
摘要:艺术教育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与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与创造力,另一方面能迎合社会的需求,更好地实践科教兴国方针。本文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成才    科教兴国,培养与社会、时代和谐发展需要相适应,能够及时充分就业的人才,应该是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笔者认为高校教育是为发展着的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有积
基于变压器在空投或故障情况下磁通频域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利用磁通对电流导数中偶次谐波制动比和基频幅值大小来判别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新方法。通过推导发现故障时磁通
摘要:发展青少年艺术教育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艺术教育存在浮躁与功利观念。使青少年艺术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轨道。本文提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使青少年艺术教育教学向全方位培养素质型、综合型和外向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观念 青少年 素质教育    在当前的艺术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浮躁心态,使艺术教学的培养目标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社会上出现了通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管理者、榜样、伙伴等角色。在今日的教学中,教师依旧担任着这些角色。但由于职业院校的工作特点,职业院校的教师角色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