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路径分析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独特的风俗民情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云南文化产业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特色民族品牌的打造以及政策的支持等优势条件,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云南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度依赖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发展理念落后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发展路径选择。
  [关键词]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云南;文化经济
  引言
  当今,随着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变,传统产业竞争力因环境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质量的下降而受到削弱。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及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独特的风俗民情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了26个少数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特色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民族工艺品业、民族演艺业、影视业、新闻出版业、广告会展业等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产业体系。2015年,云南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25.05亿元,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1 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1.1 差异性的文化资源
  文化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地域性,云南是资源型的边疆多民族省份,除了丰富的矿产、水电、植物等物质资源外,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植被形成了云南特有的以民族为核心、以环境为表征,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内容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态圈。
  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并存的现象,由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诸如哈尼族的梯田稻作文化、彝族的毕摩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宗教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圈。不同的文化圈内又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工艺文化,各民族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了风俗信仰、审美情趣的差异,因此云南民族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如木雕、石雕等工艺在民族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材料的运用虽大同小异,但在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却显示出地域民族文化的特色。云南民族工艺具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特点,由此形成了品类繁多的传统民族文化工艺品,如大理鹤庆银器、剑川木雕、个旧锡器、石林刺绣、建水紫陶等。同时,在云南特殊的地理区位、生态环境、历史发展及社会交往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茶文化、饮食文化、医药文化、古道文化、石刻文化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存在差异性的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有资源和优势资本,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价值。
  1.2 将特色资源转化为民族品牌
  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国内外知名的民族品牌。依托于民族民间工艺文化,打造了一批产品型文化品牌,例如個旧的锡器、大理的扎染、鹤庆的银器等传统手工艺品,这些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承载着厚重民族文化的手工艺品。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步发展成为旅游纪念品甚至是艺术品,成为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传统的木器木雕民族工艺为支柱产业的剑川县为例,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了“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一村一业、一户一品,乡村手工艺‘一村一品’的态与势”。
  2014年,剑川县从事木器木雕产业人员达到12000余人,有1500多家个体经营户,15家专业生产厂家,木雕产业实现产值2亿多元。迪庆依托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景观,打造了“香格里拉”这个享誉海内外的文化旅游品牌,据统计,2015年迪庆的旅游收入达到16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3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19.1%。
  云南依托各民族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开发寓文化乡愁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以展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民间传说等文化的民族演艺业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门类,形成了许多蜚声海内外的演艺品牌。《云南映像》是云南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通过现代舞台表演的形式,将云南民族文化意蕴展现出来,成为云南文化“走出去”的一张明信片。目前,《云南映像》的品牌效用越来越多元化,不但带动了民族服饰、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还带动了地产、餐饮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作为一个行业标准,促进了以云南民族文化为内容的其他演艺品牌的发展,例如,以展现普洱的民族文化、茶文化及马帮文化的《天赐普洱》,由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打的以展示丽江历史风情的《丽江千古情》、《丽水金沙》等演艺剧目,使得云南民族文化得到更广泛的认同。2015年,红河州原生态演出节目《哈尼古歌》被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导演组选定为唯一驻演节目,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演出1000余场。
  1.3 有的放矢的政策推动
  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作为基础。云南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云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同时,云南的地形地貌以及各民族地区历史发展状况导致了文化产业的分散性,差序性,同时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这些问题决定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针对差异性的民族文化资源,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市场定位,调整产业布局,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例如,在《云南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昆明,积极推动文化出版印刷业、影视传媒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与东部发达地区相似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地方,推动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手工艺市场的建设,早在2000年,云南省政府就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加强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大理、丽江积极推动文化古镇的建设,推动文化旅游、民族餐饮、民族歌舞表演等产业的发展。   通过推行一系列具有发展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差异性的民族文化为根,形成了一批风格迥异的文化品牌及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云南文化产业多层次性、包容有序的发展。
  2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以来,云南文化产业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受到各界的关注。目前,人才的缺乏、观念的落后以及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阻力,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企业的参与程度也有待提高。
  2.1 产品的文化性在消失
  文化产业文化是“魂”,文化内涵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品位。云南文化产业具有民间性、群体性、生活性等特点,但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外来文化不断与云南本土民族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新的意识与观念使民族地区的文化结构发生变化,为了迎合外部消费市场的需求,许多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运用现代生产线进行标准化的生产与复制,使得民族工艺品只重“工”而不重“艺”,减弱了民族工艺的民族特色。工艺品的制作是一种创造而不是制造过程,现代生产技术的多元化、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等逐步消解着传统民族工艺,“艺人”向“工人”转变的趋势越来越强,民族民间工艺的功能性逐步让位于视觉艺术性。例如,许多民族地区的传统版画越来越多的加入了时尚元素。剑川的木雕产业也开始从传统生活向现代生活转变,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大量应用,使得依赖于传统木材建筑的木雕工艺和产品逐渐失去了生存的文化生活环境,因此,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许多木雕作坊改变了制作风格,越来越强调视觉装饰性,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装修艺术的需求。
  目前,许多人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仅仅是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以及一些大型演艺公司的宣传及表演而获知的。近年来,虽然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主要是通过旅游业及其带动的房地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他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传统工艺、舞蹈以及古镇建筑和文化遗迹的开发利用上,许多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意识多停留在酒吧文化、旅游文化、服装文化等表面上。
  2.2 产业发展观念落后,集群规模小
  云南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对发展云南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人将文化资源当成自然资源来利用,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开发能赚快钱的优势资源,使得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较低,形成不了高端品牌,文化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在许多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中,主要是为了迎合外部市场的消费需求,生产经营方式还处在对现有资源的简单开发利用阶段,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发展模式,缺乏工艺技术的创新和民族文化的创意,同时也忽视了对偏远地区民族文化的研究,加剧了云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一定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文化企业与大量其他相关产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目前,云南文化市场分割严重,同一产业内部也四分五裂,无法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由此导致文化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高,小型企业居多,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除以政府力量组建的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等国有企业外以及少数演艺公司外,其他文化产业特别是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大都是小微企业,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与强势企业进行市场竞争。
  2.3 政府偏好导致政策支持的不均衡
  政府在利用其控制的各种资源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容易将行政思维塞进文化产业中,政府更注重地方经济发展指标是否完成,通过各种论坛及会展来宣传地方形象,因此,容易将自己的发展计划强加到文化产业中,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特别是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行政手段管理文化产业,忽略市场的作用,容易造成文化资源选择及使用的混乱和低效率。同时也造成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例如,文化产业政策更倾向于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演艺公司,而那些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民族文化产业则发展相对缓慢。这样就增加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财政负担,限制了云南省文化资源及产业优势的发挥,同时也造成了文化产品的单一性,虽然有《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纳西古樂》等艺术品牌的成功推出,但周边产品发展滞后,一些民族工艺品由于产品创意人才的缺乏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导致民族文化产业的产品研发不够,不能适应人们对文化产品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和市场化竞争。同时,政府偏好又导致金融机构在投资方面形成三六九等,银行金融部门也倾向于投资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致使小微文化企业存在融资困难的发展问题。
  3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加强传统手艺和现代创意人才的培育,双向提升文化创意水平
  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人才是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连接点。
  同时,“对一种社会文化的理解不易自发的形成,它必须得到训练。教育使这种训练,使对文化内容和表现的理解成为可能。”
  首先要加强对特色民族文化的普及教育,“文化普及的真正含义不是降低要求,以便说每个人都受到了教育,而是指每个人的创造性都得到训练”。加大对云南各类高等院校的理论教育的投入,增强从业人员对云南特色文化的理解,培养一批对云南民族文化经历有着共识的设计创意等技能人才和项目策划人才。
  其次要培育良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加强对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建设,改革艺术类高校的教育体制,积极聘用各类民间艺术大师,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是加强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制定文化产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将文化内生于社会秩序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氛围,确保人才请得进、留得住,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人才基础。   通过人才的培育,进一步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文化内容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增强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2 以科技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以现代科技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经济概念上,只是将传统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机械的复制加工,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分离的趋势,以前那种“触景生情”的感觉不复存在,文化意义的空间不断被侵蚀,以致使许多文化丧失了生存的环境。因此,加强产业的文化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将技术引入民族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丰富提升文化产业的内涵和知名度,提高云南省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
  目前,数字信息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如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数字三维虚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民族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例如,美国通过动画片《狮子王》,让人们了解了非洲的民俗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2016年颁布的《云南省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目前,云南仍有许多传承千年的特色民族文化未被世人所了解,以云南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动画作品较少。因此,应加强数字化装备、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加强文化创意园、动漫产业园的建设,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以特有的艺术媒介表现出来。同时,创新文化产业社会服务的发展模式,增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发挥政策优势
  依靠行政手段主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容易使企业依赖政治决策生活,导致了市场主体的缺失,造成财政投资的不合理性,例如,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把过多的资源投入到旅游、房地产等见效快的行业中,忽视了对文化创意、科技教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利于民族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目前,云南的大多数文化企业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弱,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仅限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广电网络传输股份有限公司3家国有文化企业, 民营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以市场的手段来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分配、交换等,打破市场分割局面,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产业聚集,形成一批实力过硬、发展前景良好的文化企业。
  同时,政府应发挥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及文化监督的作用,调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品牌化,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政策和资金上的优惠政策,帮助一些依然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的民族工艺品提供销售渠道。加强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文化资源数字信息管理库,整合文化资源,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为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提供信息,制定行业法规,规范文化企业的发展,营造诚信法治的市场环境,使政府的作用由“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
  云南文化产业的發展应该具有包容性,通过整合、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点,以本土文化为核心,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内容,进而传播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炎.西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61.
  [2]邹沁园.泰滇两地乡村手工艺“一村一品”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4.
  [3]张颢瀚,沈山.第五产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64-165.
  [4]范建华.中国文化产业十家论集:范建华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4.
  [5]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社,2011.10.
  [6]李锐.大视野下的云南文化产业发展[J].创造,2013(5):58-59.
  作者简介:
  李贤鹏(1988-),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又离不开地方高校的知识和技术支撑。研究发现,广东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广东省存在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供需不平衡,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够深入
期刊
[摘 要]异地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模式之一,是将居住在不宜居住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在本村以外自然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本文以安徽省异地扶贫试点区——革命老区金寨县为例,详细介绍了金寨县异地扶贫的补助政策和实施步骤,探究了异地搬迁扶贫的主要成效及其突出的内在问题,同时,结合问题所在,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异地搬迁;异地扶贫  1 金寨县异地搬迁扶贫政策 
期刊
[摘 要]人力资源在当今社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重视,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事业单位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就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就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改革提出了建议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配套措施;  1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规范化组织、培训和调配人力,在管理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对事业单位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属性与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的博弈关系,研究显示:在当前的激励约束机制下,管理者的最优策略是疏于管理,员工的最优策略是消极工作,这是一个非正常的现象,但在现实中却广泛存在。因此文章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剖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最终结合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运营现状,
期刊
[摘 要]招聘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现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流企业更是由一流的人才造就的。21世纪企业发展更多依靠人才推动,持续发展的人才带给企业更新的创造力、更高的绩效以及更强的竞争力。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所起到巨大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所以,当前人才问题被企业提到生死攸关的地位。  [关键词]招人;聘才;学问;艺术  招聘是组织运作中重要
期刊
[摘 要]人员流动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必要的过程,但离职率过高往往会造成企业的发展困境。因而,现代企业必须正视造成员工离职行为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与改进。本文通过对影响员工离职行为的主管因素进行分析,探索造成主管因素内隐的主要原因,分析主管因素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识别和降低由于主管因素造成的离职行为。  [关键词]主管因素;离职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员工在提出离职申请时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这一实证分析手段对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包括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与态度、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等。通过梳理发现,贵州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贵州;大学生;创新创业;调查  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其研究汗牛充栋。2014年李克强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再次掀起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的新高潮。贵州省教育
期刊
[摘 要]本课题属于2014年中组部关于推进人才向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课题研究的相关子课题。主要以思辨研究法为主,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以固原市为例,对推进人才向贫困落后地区流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宁夏固原市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才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分析总结固原市人才流动的状况、做法,对于推进人才向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贫困落后地区流动
期刊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需要大批创新创业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要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教师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话题。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在双创时代
期刊
[摘 要]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随着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的扩张和各国开放程度的增加,国际间金融发展和交流更加频繁,金融市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于是,有学者断言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是显而易见的川。其直接依据是,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拥有发达和完备的金融市场,而且经济越发达,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越高。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自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