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育出素质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是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也是成功教育的一条法则。结合教育出素质。欲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基础课与专业技术兴趣课和创新发明实践课相结合,知识教学与思品、智能、学法、良好习惯培养相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相结合,教学改革与教编改革、考评改革相结合。结合是纽带、是钥匙、是桥梁。
  【关键词】结合 结合教育 素质教育 素质
  
  Combination education produces quality
  Nie Songli
  【Abstract】Combination is one rule of the objective things and also is one principle of successful education. Combination education produces quality. If we want to actualize quality education better, we must insist that the basic class be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terest class and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practice class, knowledge teaching be combined with ideology and moral character, brainpower, style of learning and excellent habit,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 be combined with the third class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be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reform and examination-evaluation reform. Combination is the ligament, key and bridge.
  【Keywords】Combination Combination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制订的一项英明决策,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变革和跨越,具有划时代意义。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笔者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发现:结合是个好办法。结合,也是一条客观规律,它有联系、联结、配合之意。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大到宇宙天体,小到一事、一物、一现象,皆为相关因素的有机结合体。结合,不仅构成世界万物,而且也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结合,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神效威力。它也是一条教育规律。素质教育则是纵横相关因素有机结合的整体。施教者善结合,就能拓宽教学路子,走活教育之棋,结出素质之果。否则,陷入顾此失彼的形而上学误区。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哪些结合呢?探究中发现,结合链很多,本文择要略述如下:
  
  1.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坚持基础课、专业技术兴趣与创新发明实践课相结合。基础课,也即奠基课,若教学好,便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专业技术兴趣课,是指大中专院校的专业课、职业技术学校的技术课、中学阶段掉队学生所感兴趣的课。这类课教学好,有利于培养各种专业、技术及一招鲜的专门人才。尤其是对于中学阶段的学困生而言,若能学好一门喜爱的兴趣课,通过深造成长为专业人才,意义更加重大。这要比他学不好全部课程而苦恼失学好得多呀!开设创新发明实践课,既有益于普遍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专门科技人才的茁壮成长、脱颖而出,尤其为日后成为高级科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三结合课程教育,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笔者的管窥之见:中学阶段的学困生兴趣课和普遍的创新发明实践课,至今还是空白或最薄弱环节,亟待完善。据悉,2008年高考中,某省竟有一个考生因平时应考文化课排满,无法发展自己的发明兴趣,甚为苦恼而故意考砸。此事既凸现了现行学校课程开设的弊端,又给现行教育敲响了警钟。如果学校开设有兴趣课或创新发明实践课,也许会圆他的一招鲜梦、发明梦。可惜……若现行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每一周开一节兴趣课和一节创新发明课,每学期(年)组织学生参观一次新科技成果展览,并开展创新发明周活动,不知将会激活多少青少年的创新学习细胞。若能与此同时,在中、高等院校创建创新发明系科(兴趣课),或自下而上创办一整套创新发明学校(院),从事专门的创新发明教育,那么,国民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将会普遍提高,高科技人员的补给就有了保障,不至于再演断层的悲剧。一流的科技人才也将会层出不穷,大大推动我国科研事业及各行业全面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会出现大的跨越和新的崛起局面。一言一蔽之曰:中华新腾飞,需三种课程结合开设,同时开花。
  
  2.授课中坚持知识教学、学法传授与智能、思品、良好习惯培养相结合。因为知识是人生之基石,智能是人生腾
  飞的根本动力之源,思想品德是人生的方向盘,学法是开启人生科学之门的钥匙,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则是成就事业、成功创业的保障。它们都是成功人生必备的素质,缺一不可。长期以来,由于偏重知识型人才的教培,导致一些教育“产品”不合格。近年来,虽推行素质教育,因落实有差距,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怎样培养素质型人才呢?必须坚持上述五个因素的有机结合,辩证施教。例如,在教学现行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四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把握曹操、袁绍、诸葛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三国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明白曹操、诸葛亮的为人,分析两个战例中双方胜败之因,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双方指挥两战致胜的第一、第二草案,借以开发学生智能。最后组织学生给三个人物、三国、两战例按有关项目列表,介绍记法、列表法,培养快速、准确、有序做事之良好习惯和技能。只有上述诸因素的结合活动,才能使学生受益面广,收获值大,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有利,何乐而不为?
  
  3.在教育时空上坚持第一、第二、第三三个课堂相结合。换言之,即教学有字书与教学无字书相结合。所谓第一课堂,众所周知,是指排在课程表上,教学有字书的课堂。在此课堂上,掌握的多为间接知识。第二课堂,笔者认为,应是在校内的课外活动。第三课堂,则应是周末、节假日期间,学生在家庭、社会上活动的时间。后两个课堂,则是教学无字书的重要时空。三个课堂是相互依存、促进和补充的,缺一不可。一个成功的现代人,应具备的知识是有字书和无字书,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的有机结合体。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得的知识一般为间接的有字书,充其量搞一点书面训练,局限性很大。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在此时空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可以活跃学生学习生活,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良好习惯和组织交际能力。然而,第二课堂的场所仍是校园,且往往易被知识课占领,活动往往没有保障,所以,其局限性仍然很大。第三课堂应是第二课堂的延伸,它才是教学无字书的理想时空。按道理,周末节假日应当是让学生放松的,但是,学生在受教育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形成时期。有些能力无法在校园内培养,这就需要校方在照顾学生休息好的前提下,适当布置一些便于在此时空操作的活动题目来充实内容。如:关于×××的调查、一项科技小发明、今天我当家、我主持的一个活动等,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有布置,有操作,有验收、检查、评比。其操作的过程既是请教学习的过程,又是培养各种能力、好习惯和思想品德的过程,还充满着乐趣。评讲的过程又是提高的过程。还可以布置一些阅读、参观之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的题目。这样,可使节假日、周末生活富有意义。由此可知,三个课堂相结合教学,学生获得的最多、最全面。结合教育出素质,不仅体现了陶行知倡导的教、学、做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核。
  在整个教育改革链条中坚持教学改革、教编改革、考评改革相结合。这三项改革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只有都改革,才能协调发展。教学改革应以教编改革为前提,考试改革与评估改革也要相应进行启动。若教改中实施了兴趣课、创新发明实践课教育,可在考核考试评估中没有这两项,结果就一票否决。进一步表明:结合教育出素质。
  结合教育出素质,涉及的其它链条还有教学生读书,坚持读课内书与读相关的课外书相结合。读书时,坚持读、思、写、议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坚持举一与反三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历史、现实与实际相结合……
  总而言之,结合教育是规律,又是经验。欲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应紧绷“结合”之弦。以结合为纽带,连结相关因素施教;以结合为钥匙,开启素质教育之门;以结合为桥梁,将单一的知识传授过渡到提高综合素质之彼岸。实现教育的新跨越,多一点结合之辩证法,少一点单纯之形而上学。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地理教学以封闭为特征,使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得不到保证,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得不到承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创新能力更无从提高。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传统地理教学 开放的地理课堂     竞争的时代与社会迫切需要知识
期刊
【摘要】在高考指挥棒下,有些教师和学生只是把语文作为获取分数、跨入大学校门的手段,使语文教育充满了功利的色彩。鉴于此种情况,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认为语文教学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教师应从情感渗透、文化浸染、个性飞扬这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从语文教学中得到文化的滋养,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品位,完善自己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渗透
期刊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精神。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把学生引进积极思维的境地,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寻求与众不同
期刊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染整技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对染整技术专业人才需要的要求。本文从染整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我校实施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观点,旨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今后从事染整技术
期刊
新课标对物理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它不仅可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不仅要求政治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研究能力、课程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能力结构要优化,要更新,要充实调整。笔者认为,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师应从研究能力、教育教学基本能力、课程的整合实施开发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教师 能力     高中新课程打破了政治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框架,实现了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中学课程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曲。通过利用各种方法有效的导入是教师教学中必备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新课标 新课 导入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lass under the course standard   Ma Hongying   【Abstract】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lass of the new high
期刊
【摘要】新课标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学好数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活动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生活实际    “认识厘米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方法、发展思维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它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学习活动。其实,做作业有个方法或策略的问题,只有把握方法,遵循规律,保质保量,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益。本文以数学学科为例谈谈做作业的方法。  【关键词】温故知新 明确题意 定时定量 及时反思    Innovate the schoolwork mode and make it bri
期刊
【摘要】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关键词】想象 创新 自主 合作 能力培养    Offer students a sky for their freely thinking  ------Innovation te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