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获得乐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认读所学的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或短文。在整体教学目标中,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小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小学英语的阅读的时空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 教学方法 时空选择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认读所学的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或短文。在整体教学目标中,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小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信息获得的手段和渠道固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阅读。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阅读过程又是一个复习巩固、温故知新的过程。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
  1.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牛津小学英语课本中出现了read and say,say a rhyme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话题,突出了英语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联系。形式上基本是以单词、对话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主题,图文并茂,都是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且提供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这些材料。
  2.设计问题要遵寻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问题推动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感知整体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课文图片,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就这样,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的问题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要做到所提问题能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不同的角度提问。
  3.把握好学生阅读的过程,适当调控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阅读,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而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为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②培养学生根据意群认读的习惯;③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4.渗透异国文化,拓展阅读空间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因此通过文化背景的渗透来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真正学好、用好英语,走向课外。
  三、小学英语阅读的时空选择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小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就决定了有不同语言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不同阅读训练经历的小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能力。恰当地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技巧与方法,将会有效提高阅读训练的效果。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循序渐进原则。读后交流讨论,培养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学生阅读后,老师应注意对阅读质量的检查评估。要求学生限时细读。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是整修阅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形式多样。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使学生词汇量扩大和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若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漫画作品,即是对那些阅读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英语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所拥有的材料带到学校,大家通过课外活动一起观看或传阅,或者进行同学之间的调剂和交换。这样,一方面节约了阅读的成本,另一方面又极大的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接触的面和量;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竞赛这一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潜能。
  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一定能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让他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高敏.2005.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吴锁华《农村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方式初探》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听力,令好多学生非常苦恼,往往是事半功倍。影响听力能力的关键要素主要有:词汇量的大小、短时记忆能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精泛结合的训练方法等等,在这些方面加强重视和教育,才能有助于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英语听力 词汇量 记忆力 文化背景 精听 泛听    赫尔德说过,耳朵是教授语言的第一位老师。“听”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忽视的地位也正逐渐
期刊
摘 要:高三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高三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高三数学 分层教学 尝试    在高三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若按以往的“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就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
期刊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单词教学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记忆单词是小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单凭简单反复机械的操练只会降低学习者的热情。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单词教学的方法,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从语音入手学单词  1.从语音入手,通过单词的读音
期刊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物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物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自然而
期刊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1.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
期刊
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言之有物,每举中的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期刊
摘 要:斐波拉契数列是新课改苏教版教材中提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数列,其特征明显,与生活的许多事例相关联,且具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规律。研究该数列,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数列中的一些重要结论,也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数学世界的趣味性与数学本身的美感!  关键词:数列 斐波拉契数列 黄金分割 通项公式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的课本封面上有一棵奇妙的树,该树从下往上的树枝数依次是1,1,2,3,5,8,13,21,
期刊
一、跟读策略  听、说、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素。大声地把英语说出来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手段。但是说英语不是自己去朗读,而是要跟读。小时候学汉语,也是老师读一句,学生跟一句,熟练了才自己朗读。而且作为母语,本身语言环境的良好,不会担心说不出标准的语音。学外语就不一样,缺乏语言基础,跟读正确的发音就非常重要。因此,说英语的第一原则就是要仔细地听,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好英语的秘诀之一。然后
期刊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诱人”。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有一定的艺术技巧,教师在教学中真正重视问题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培养自学能力,发展其问题解决、深入探究的能力,应该说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科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具备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