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对全麻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气管插管全麻CO2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CO2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右美托咪啶持续泵入),各15例。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气腹时(T2)、拔管即刻(T3),记录两组心率(HR)、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两组各时点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2、T3时点HR、血糖、血压较T0明显升高,且高于D组(P<0.01);D组各时点HR、血糖、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插、拔管引起的的心血管反应。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应激反应;全麻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585-02 中图分类号:R 61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18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将右美托咪啶用于气管插管全麻CO2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较少,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经患者同意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象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CO2气腹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9~59岁,ASAⅠ~Ⅲ级,均经B型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无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术前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各15例。两组一般资料、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 g,阿托品0.5 mg,进入手术室后于局麻下行中心静脉插管及桡动脉插管。D组麻醉诱导前以0.6 μg•kg-1泵入右美托咪啶10 min,然后以0.5 μg•kg-1•h-1持续输注,输注速率根据血压、心率变化随时调整。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方法相同: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6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于35~45 mmHg,持续吸入2%~3%浓度七氟烷,间断注射阿曲库铵、丙泊酚、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SPO2维持在99%以上。
  3.观察指标 监测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气腹时(T2)、拔管即刻(T3)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同时测定各时点血糖。
  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各时点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2、T3时点HR、血糖、血压较T0明显升高,且高于D组(P<0.01);D组各时点HR、血糖、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讨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插管、拔管可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应激反应[1]。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的高腹压及高碳酸血症亦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2]。丁晶晶等[3]的研究表明国产右美托咪啶可安全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气管拔管,可降低该类患者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徐兴国等[4]报道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缓解血糖、血浆皮质醇浓的的升高,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本实验的对照组,心率、血压在插管、气腹、拔管时均明显上升,有的患者拔管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右美托咪啶组在插管、气腹、拔管3个时点心率、血压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从而起到了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拔、插管反应的作用。血糖是机体应激反应的一个敏感指标,刺激强度增加,反应性血糖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D组各时点血糖值均无明显变化,而C组患者插管、气腹、拔管时血糖水平显著增高,证明右美托咪啶诱导前负荷剂量及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可以缓解血糖的升高,提示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总之,右美托咪啶对CO2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插、拔管引起的的心血管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静药物。
  
  参考文献
  [1]张 秦,陈春玲.不同药物预防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2):201-203.
  [2]石 佳,于钦军.右美托咪啶的药理作用及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6):540-543.
  [3]丁晶晶,徐金美,陈秋萍,等.国产右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临床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263-265.
  [4]徐兴国,许忠玲.盐酸右美托咪定对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37(2):225-226.
  (收稿日期:2011-06-07 修回日期:2011-09-08)
  (编辑:梁明佩)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带教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124-0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核心部分之一,是完成医学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践使实习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实习生独立完成医学实践工作的能力[1]。因此,做好医院临床实习带教,对保障医学教育质量和提高
根据Scott的三维度分析框架,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分为创业规制性环境、创业规范性环境和创业认知性环境。经过政府20年来的立法、政策调控,我国大学生创业规制性维度不断优化
摘 要: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当中,文言文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们需要克服的一个部分。对于初中的学生们而言,在接触了现代文章的环境下,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克服文言文学习的难度,教师们需要针对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各种问题,并逐一解决和克服,让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有着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本文,笔者将针对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总结出几点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
体育院校由于受专业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就业面较窄,就业难度较大。基于此,提出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旨在于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为体育院
摘 要:化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任务的作用,也是影响着学生对于日常动手能力与科技实操能力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如何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科学实践能力,老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担当重要角色,根据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文章最后贴合实际,以期望能够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动手能力;初中化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中国产业升级主要面临三个风险:“低质量陷阱”、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工匠精神不足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需求增长缓慢、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传统产业竞争力削弱等问题,加快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从国际经验看,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国家成功跨越了这一步,进入了高收入社会,但大多数国家在这一阶段都没有顺利实现升级,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长期难以自拔。中国有着产业
摘 要: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逐渐更新,微课逐渐进入了中学教学课堂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拓展,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课堂中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创新。本文对教材拓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对微课拓展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氛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经过三个月的继续发展和政策调整,中国上半年经济发展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动力结构转型趋势形成  投资、消费、出口被比喻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2018年上半年,这“三驾马车”都有了“换马”般的变化,显示出中国经济动力结构正在转型:投资呈现民间投资增速快,且投向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的特点;消费呈现出渠道、内容“双转型”特点;出口则在取得超预期增速的同
摘 要: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应当本着全面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的原则,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体育品德以及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111-01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前沿性的教育理念,是学生在成长和
剑桥大学校长杜思齐(Stephen Toope)是这所世界著名学府建校800多年来的首位非英国籍校长,在此之前他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这一决定曾引发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