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四举措”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教学中提得最亮的口号。
  关键词:教学情境;设计问题;加强指导;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46-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教学中提得最亮的口号。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融入课堂,为充当主角做好心理准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中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教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用多媒体出示鸟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出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进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
  2精心设计问题,引导主动参与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合理设计教案,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容量要大,要有思维价值,既能引发学生认识冲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要难易适度,融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为一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确保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总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把总的设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及有思维价值的地方,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表面性,注意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求导性、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比如在上《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文中说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小张衡认为数得清。"到底星星能数得清吗?"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各抒已见,振振有词,许多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运用了自己的课外书掌握的知识,一个问题使课堂上出了意见分歧据理力争积极思维的现象,一番争论,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创造思维水平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必然会越学越聪明。
  3加强指导,使学生善问会答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陆九渊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有疑",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要教会学生发问,打破"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要鼓励学生好问。爱提问,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这种天性,对孩子的提问,不管是对是错,是大是小,都不应该批评或嘲笑,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其次要教育学生善问。在充分调动学生好问的基础上,要逐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重点进行设疑,要求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也就是要学会提问题,努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浅显的提问趋向深层次的问题。教给质疑的方法,教会学生提问,问到点子上。教者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上提问,针对课文提问有利于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
  重点培养学生释疑解答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最终目的。在阅读中学生只有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可以说这个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会学习"的知识方法,善于启发学生自已去寻找问题答案。例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还没走出草地他就牺牲了;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老班长完成了任务。。。。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我适时抛出了问题:"为什么老班长在临死前说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呢?问题一出,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再深入地理解,终于明白:老班长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尽管他为之献出了生命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做不够好,足可见他对于革命事业忠诚。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答案,感觉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尊重每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细心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提高这些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此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困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困生的进步,并使学困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37-01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阻碍着学生获取新知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以后学习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因此我觉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38-01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活动单导学模式顺应了当前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导学单为媒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开展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和导学单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29-01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脚步,《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目的、内容、要求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而这些变化的根本,就是实现由教师传授知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要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变化,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上渗透新的理念。在这样的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41-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
期刊
摘要:预习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地位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学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积极思维。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学能力,是养成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好方法,也是明确学习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  关键词:预习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34-01  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25-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要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由此看来,自主评改作文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  1生写师改,弊多利少  长期以来,学生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44-01  很多同学对学习历史有这样的体会:历史看看容易懂,记记容易忘,考考分数低。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都觉得历史知识记不住?许多老师都会告诉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有效地理解历史知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把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是理解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43-01  随着课改的深入,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有了根本性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都已引进教学课堂中。在教学设计时教者不仅考虑如何去教,也在注重指导学生怎样去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近年来,笔者在听了很多语文阅读教学课后,时常发现一些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常常出现有教改的意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为了迎合新课标中"自主学习"的理念,教辅资料编写中刮起一阵"案"字风,书名多为"学案"、"导案"、"讲案"等等,书中栏目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目标整合"、"活动探究"、"发散思维"等等,让大家都以为这就是新课标教学,其实这是一种误导,笔者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学案导学的理论基础、编写原则、实施过程以及使用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案导学; 学生; 课堂
期刊
摘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音乐辅助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关键词:音乐辅助;学习;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40-01  1案例背景分析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