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调控实现高电压高镍三元长循环稳定性(英文)

来源 :null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htyr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提高高镍三元放电比容量,将充电截止电压从4.3 V提高到4.5/4.7 V,放电比容量可从200 m Ah g-1提高到230 m Ah g-1,这对提高能量密度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会导致界面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本文在商业电解液(1 mol L-1 LiPF6/EC:DEC=1:1,体积比)基础上,加入双添加剂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和三甲基硅基磷酸酯(TMSP),一方面形成富含F, B, Si等元素的无机组分界面膜增加高电压下界面稳定性;另一方面, TMSP中的Si-O键具有清除电解液中高腐蚀性HF的作用,以此增加电解液的稳定性.在成膜和除HF的双重作用下,抑制了4.5/4.7 V高截止电压下的界面反应、过渡金属溶出、表面相变及产气.组装的LiNi0.8Co0.1Mn0.1O2/Li电池在4.5 V下具有800圈的循环寿命,在4.7 V下具有500圈的循环寿命.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地评估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注射术相对于单纯AGV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07-20关于AGV植入术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NVG的文献,将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8例和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
我国存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分布不均衡和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等问题,现阶段,如何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变医疗模式现状,是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百姓的健康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百姓就医舒适化、便捷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了必然趋势。一方面,智慧服务模式的建设,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技术、服务创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
为了BIM技术能够更好的在水电水利工程中得到充分的落地应用,本文以两河口水电工程机电专业的三维正向协同设计应用实践作为切入点,总结了协同设计过程中的重难点,详细阐述了采用“区域划分、超前设计、迭代更新”的方法开展协同设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最后对BIM技术在现有设计成果基础之上的信息化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与思考,对水电水利工程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价值挖掘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专科医联体建设对实现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科医联体建设实践进行介绍,分别阐述了其在跨区域和区域内构建横向型和纵向型专科医联体的建设目的、工作内容、建设特色,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医疗质量同质化、延伸健康服务链、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四方面提出了深化妇产专科医联体建设的建议。
软件总包商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保证项目完成的时效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将部分软件服务外包出去。在外包软件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本文以总包商成本、风险最低,同时保证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外包过程分析,提出可能存在风险,并为总包商提出相应管控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帮助。
本研究选用玉米、黄瓜和番茄秸秆作为载体材料,固定化PAHs高效降解菌ZH-H2(Fusarium.sp),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对煤矿区农田高环多环芳烃(HMW-PAHs)污染老化土壤进行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培养60 d后,3种材料固定化ZH-H2处理(Y+B,H+B,X+B)对10种HMW-PAHs总量均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其降解率分别为21.65%、16.10%和15.49%,且Y+B处理的修复效
为了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和区分不同基因型的BVDV,试验根据GenBank中BVDV的3种基因型5′端非翻译区(UTR)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3个探针,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建立BVDV基因分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采集28份犊牛鼻拭子和40份粪便拭子样品,应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
以天津市津南区某超限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消能减震加固项目为工程背景,对结构拟定3种防屈曲支撑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布置,分别为逐步布置形式(方案1)、连续均匀布置形式(方案2)、多跨布置形式(方案3)。采用PKPM和SAUSAGE软件进行反应谱分析及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不同防屈曲支撑加固方案对超限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可以明显增加整体结构抗侧刚度,改善结构扭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