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是浪漫的,它源自想象,又激发想象。因了诗的存在,人类的天空熠熠生辉。本文使用语文课堂教导学生了解咏史怀古类诗的特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掌握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方法。
  【关键词】咏史怀古 诗歌鉴赏 方法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盛、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如左思的《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诗歌前四句,将山涧下面一棵郁郁葱葱的松树与山顶上面一棵只有一寸多粗的小树苗对比。小树苗因为长在山顶上,反而覆盖了大树,遮掉了大树的阳光。
  诗人这样写,是要说社会不公平、人与人不平等:有的人有品德、才能,但出身低微,就长在山谷里的一棵松树一样;相反,有的人由于出身贵、血统好,尽管他是一棵小树苗,为长在山顶上,却能得到阳光的照耀。诗中表达了作者心里的一种抑郁不平。
  诗歌最后点到历史人物“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人说冯唐很伟大,有见解有才华,但因出身低,一辈子都做小官,不受重视。
  这首诗既咏了历史人物,写了历史事件,又非常强烈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某种感情。
  由于这类诗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总体思路是读懂作品中所写的“史”与“古”,弄清作品中所写的“古”与作者所处的“今”的联系,抓住古(人、事、景、物)与今(人、事、景、物)的对比,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找出作品中所写的“史”与“古”,弄清作者所临古迹有怎样的内涵、追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缅怀的历史人物是谁,从而读懂作品的内容。
  如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只要弄清了与幽州台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再联系作者独上幽州台的特殊背景,整首诗要表达的内容,作者要抒发的情怀就明白了。
  幽州台不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它连接着一心想使燕国强大而建台堆放黄金招揽人才的燕昭王,联系着为报君恩而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的一代名将乐毅、剧辛等,幽州台有为君主招揽人才,使国家强大起来的象征。
  明白了幽州台的典故,再看陈子昂是在怎样的情形下登上幽州台的。公元696年,陈子昂跟随将军武攸宜率领的军队来到幽州,正值36岁的陈子昂,才华横溢,见解独到,向将军武攸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武攸宜不采纳,陈子昂很失落,怀着这种心情登上幽州台。
  诗人登上幽州台看到的是满目荒凉,没有黄金,没有人在上面,触景生情,自然想到了那些能礼待、任用人才的古人,而这种人现在是见不到了,燕昭王、乐毅等人都已远去,都不在了;以后的呢,现在同样也是见不到的。联想到天地悠悠(过去、现在、将来的历史长河)中,像诗人自己这样遭遇的人不知有多少,因此,诗人感伤、流泪。
  诗人在幽州台缅怀燕昭王、乐毅那样一批古代人物,为自己,也为那些同自己一样遭遇的人。但更重要的是抒发内心的一种失落感,感慨当代没有燕昭王那样的人物,如今只能空对已经荒芜的黄金台,叹惜自己的怀才不遇。
  我们抓住作品中有关的“古”与“史”,理清了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就抓住了一把解读咏史怀古类诗的钥匙。
  其次,在读懂作品所写内容的基础上,弄清作品中所写的“古”与作者所处的“今”的关系,找出古(人、事、景、物)今(人、事、景、物)的不同,在古今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弄清作者所见的“古”与当前所见的不同,就能明白作者写作的目的。
  作者在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纵目四望,看到潼关险要的地势,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自然联想到在关中建都的封建王朝的兴亡。诗人遥“望西都”,想到秦人在那里“经行”,看见的是自己朝代的“宫阙万间”;汉人在那里“经行”,看见的是自己朝代的“宫阙万间”。可现在呢,诗人所见昔日帝都的遗址,却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身处元朝的作者,看见“西都”的“宫阙万间”早已“都做了土”;而元朝的京城大都,又修起了“宫阙万间”。古今对比,诗人感慨,王朝有兴有亡,宫阙也有成有毁,无论兴亡,百姓遭殃,表达了对历朝累代统治者的不满,对老百姓的同情。整首诗名为怀古,实在伤今。
  读姜夔的《扬州慢》,只要抓住古今对比,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就一目了然。
  作者路过扬州,驻足观看,所见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所听的是“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而诗人杜牧笔下的扬州却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作者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荡然无存了。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突出了战争给扬州造成的破坏、给人民带来的伤害,表达了作者对南宋偏安政策的不满。
  最后,领悟作者在咏史怀古中抒发的不同感情。诗人怀古咏史有以下几类情况:
  第一类是感慨个人的身世。这类诗也依托历史,但抓住的只有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巨,贾生才调更无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最好的才华、本领是安邦定国,汉文帝应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些,但汉文帝只是“问鬼神”。难道汉文帝是个昏君吗?不是,历史上汉文帝是个难得的宽厚仁义的国君。诗人之所以只抓住“问鬼神”,是因为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这与汉文帝“问鬼神”相似;而且自己和贾谊最终不被重用的命运也相似,诗人借此发挥,来抒发自己“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无尽感慨。
  第二类是感慨世事沧桑,昔盛今衰。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昔日的繁华随风而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让人顿生世事沧桑之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云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依然架在秦淮河上,但已长满野草。乌衣巷依然在,只有一缕阳光斜照进巷口。燕子年年飞来,以前落在王、谢家,现在落在平常百姓家。今昔对比,繁华不再,顿生凄凉。
  再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在春雨霏霏的日子,诗人来到台城,看到南京城边上春天依然细雨霏霏,鸟语花香,杨柳依旧、鸟儿依旧,大自然不变;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已成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遗迹。作者将自然与人事对比,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事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衬人的伤痛,包含了作者对晚唐覆亡命运的担忧。
  第三类是借古讽今。这类诗是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看法。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诗上片写景,下片抒感。但作者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诗意、客观地感叹兴亡。“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否定前人观点,认为对于六朝兴亡相继的事实不能只是空空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加以变革,希望宋朝统治者吸取六朝统治集团“繁华竞逐”导致失败的教训,不再安于表面的承平而过着奢豪的生活,应励精图治,免蹈覆辙。
  总之,鉴赏咏史怀古诗,要在读懂作品中所写的“史”与“古”的基础上,弄清作品中所写的“古”与作者所处的“今”的联系,找出古今的不同,抓住古(人、事、景、物)与今(人、事、景、物)的对比,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其他文献
文章摘要: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弘扬民族文化,诵读经典塑造学生的品行的策略是塑造品行于课堂教学中,塑造品行于各种活动中,塑造品行于特色教育中。  关键词:诵读 经典 塑造 品行 策略  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电子网络游戏之中,而学生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传统文化的继承远远不够。而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及早让儿童琅琅上口,濡染于心
前言 :PE-RT 塑铝稳态管是一种五层结构的复合管材,是将 PE-RT 管与铝层在高温下通过特制热熔胶有机结合,形成了 PE-RT-热熔胶-合金铝层-热熔胶-PE-RT 的特殊复合结构。该管材具有了高刚度、高耐温、高韧性、低线性膨胀系数的三高一低的特性和不渗氧、抗紫外线等极佳的综合物理性能,弥补了普通塑料管道在管道应用中易变形、易渗氧、低抗紫外线等局限性,是普通塑料管道的一次革新。   1.特点
期刊
【文章摘要】:逆反心理是小学高年级特别是中学生鲜明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由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不同,其表现类型有别、成因多变这给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惑和烦恼。做教研型教师,教育反思,树品德标杆,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心育德,以德养心”,以人文关怀为细节,荡起师生情怀,开放教育,自主感悟,激活学生内动力。最大限度消解逆反心理,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关键词】:逆反心理 成因 教师 学生 情怀  常听同事
真烦人!刚开学,一切还没有就绪,又转来这么个学生,着实让人懊恼。领他入班时,我还暗自庆幸:虽说是个男孩,毕竟不是那种调皮之辈,也可以给那些惹事生非的捣蛋鬼做个榜样。谁知看上去文文静静的一个男孩,身后竟紧跟着个“保镖”。  这孩子名叫黄晓南,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看上去一点也不惹人讨厌。我领着他一走进四.二班教室就引起一阵窃窃私语,那几个调皮鬼索性嗷嗷叫着鼓起掌来。黄晓南低垂着头
期刊
【摘 要】只要是班级存在的地方就有后进生。作为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当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或挫折时,因势利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宽容的心态等待学生的成长。在等待中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 等待 冷处理 成长  只要有班级存在,就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对比。后进生常常被贴上“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求上进”之类的标签,他们在学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碾压混凝土坝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硬化后碾压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最后研究了高温对对碾压混凝土的影响及高温环境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坝;高温;施工技术    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碾压混凝土的试验研究,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时工程和修复工程,1979年我国开始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探索、研究和试验工作,1986年在福建坑口电站建
期刊
【摘 要】作为以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能把自己的学生教育优秀了,让他们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发,就是心中的最大愿望。然而,在学生群体中,往往会有一些落伍的学生,怎样使这些学生跟上大部队,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后进生;原因;兴趣;热爱;尊重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