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ick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在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性的问题,学生总怕与教师的答案不完全一致,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因此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予以肯定,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不要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培养创新思维是开发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思维常常与想象力、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相联系,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一、提高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学科形象思维的培养最终仍要归结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的途径和基础。因此,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
  二、引导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训练的机会,以提高其创新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品质。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春”字,然后问道:“你们看到这个字后想到了什么?”瞬间,教室里就热闹了起来,有的想到了“青青的小草,盛开的鲜花”,有的想到了“春耕秋收”,有的想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由这句俗语我又引导他们想出了一些关于春的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等。就这样,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像放飞的鸽子,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于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引发逆向思维
  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就决定了人们在探究事物本质时可以从两极去深入。正向思维方式在通常情况下,能有效地、经济地解决大部分常规问题。但创造性尤其强调善用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大全》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入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周的见解。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写出来的文章就立意深刻且有独创性。
  四、培养批判思维
  怀疑是发现的基础,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并自主地解决问题。在写作实践中,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推翻错误结论、传统陈旧的观点,敢于审慎地提出新思想、新见解。如:针对传统的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者常乐”等等,可引发出这样的观点:“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不知足者常乐”。这样,教师引导得当,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长久以来,由于政治课理论性强,且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实际,使学生感到政治难且空而无用,所以对学习思想政治少有兴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课以其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贴近学生生活、实用且有很强的时代感,但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依然存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成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
期刊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有时候效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教学上的脱胎换骨和创新是形势的需要,我想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舍”与“得”。  首先我觉得就是教学理念的舍与得。“舍”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模式,“得”就是要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这不仅是适应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心的问题,传统总是有它根深蒂固的
期刊
有些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不好学,不好记。的确,地理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要想全记住,如果采用一般记忆硬背形式的简单机械记忆法,那就太耗费精力了,效果也不会很好。那么要想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而不忘,记忆犹新,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多想办法,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下面是几种有效的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趣味记忆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
期刊
《少年闰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下面,我们以此文为例,具体谈谈教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抓住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抓住重点训练项目。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人物特点”,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把握少年闰土外貌、动作、语言上的特点,在讲读课文时,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少年闰土动作和语言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与讨论上。因为外貌描写是静态描写,而动作和语言则是动作描写,这样便很好地揭示
期刊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所以,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职责。    一、教师范读,用真情感染学生    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有体验;要使学生被感动,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
期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转变和训练。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从而缺少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在方法上,有的教师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习惯于没有启发性的“满堂灌”,习惯于沿用语文教学的老方法,诚然,老方法有时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随着的时代和孩子成长经历的不同,教学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否则落伍就要被淘汰的,因而,有必要分析当今社会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
期刊
开拓思路,要抓“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三个问题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知,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论历史现象、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能力。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贯通”,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历史问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作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正在教学第一线轰轰烈烈的开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落实课改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这种理念下的传统教学——讲授式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落实、理解、技能的训练、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学习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古典诗歌的教学,应在平等的对话中展开,并努力实现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对话 “学习共同体” 自主 合作 探究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也正因为如此,新教材的编写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在教材中增加了古典诗歌
期刊
化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强中学生的化学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奠基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和传授入门的化学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