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打造高效的课堂,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老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考察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效率意识,使“高效轻负”的理念深入人心,使之成为衡量是否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课业负担 教学效率 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38-02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业负担多与提高教学效果,往往被认为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传统教学方式认为,只有增加学生课后的练习,才能巩固白天课堂学习的知识,才能够提高学习效果。然而,这个观点从根本上是错误的。课业负担的减轻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和学的质量。一味的提高课业负担,而不观察是否超过了学生的负担能力,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熄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做到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数学效果的统一。
  一、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二者不能统一的情况下,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业负担重,精力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传统教学主要的模式就是,在白天的教学中,老师讲解这一天需要讲解的知识,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消化吸收,跟上学习的进度,往往就会留下课堂作业。适量的课堂作业会起到良好的巩固效果。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在大量的作业巩固的情况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加大作业数量,导致学生作业做到很晚,休息时间不足。在第二天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样就会降低教学效果,达到相反的目的。
  2.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学习兴趣降低。
  初中数学的学习一大部分是来自教师的教授,但是学生的兴趣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世界和社会充满了好奇心,渴望能够走出校门,进行实践,因此更加的不希望束缚,渴望自由探索。如果教师过于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减少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间,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用机械的方式束缚在数学学习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该心理一旦产生,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严重者会厌恶老师,影响学习成绩。
  二、减轻课业负担并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要想实现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二者的统一,有以下几方面可以注意:
  1.优化教学结构,记忆减负。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学习从根本上要求的是将数学体系的同化、重组、改造、重建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知识要点的学习,这样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散乱的知识点难以掌握。因此,要加强结构性教学,减少繁琐的知识结构体系,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①突出核心知识的教学,构建数学体系
  要掌握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核心内容,才可以进行发散性教学。学生以核心内容为核心,构建初中数学体系框架。构架数学知识层次,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记忆和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②注重知识的结构化
  所谓的知识结构化,就是要清楚初中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因果关系、类属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掌握这些关系,才能找到数学学习的要点和技巧,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要注意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建立,引导学生运用推导、归纳整理的方式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知识脉络的构造,将学习的知识横向和纵向进行分析,画出关系图,这样就将数学要点更加清楚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把不等式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到一类,把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点归到一类,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分类,构建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2.优化课堂结构,微课堂“减负”
  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拥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仅要着力于课后,也要关注课堂学习。
  ①选择适用的情境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计划和课件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来设定。教学情境的设定要以现实、贴近学生生活为标准,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的设立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生活的实际。教学内容在情境中的体现不能以直接导入的方式,而是需要学生加以验证的方式进行。比如在教授“平行线的判定”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对桌球是否熟悉,平时娱乐时是否有玩过。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个球经过两次反射后所走的路线是否平行,用课件加以演示分析。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提高教学效果。
  ②选择有效的提问
  课堂提问作为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将数学内容、数学目的、数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设计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数学效果的实现。教学老师的水平高低间接会反映在课堂提问中去。因此想要设计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学问题,就要精确掌握数学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有的数学水平。因此,设计一个精彩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全等时,教师可设计下列几种证题思路加以提问:
  1.如果有两边相等,还应寻找什么条件?学生答:寻找它们的夹角或者第三边对应相等。
  2.如果有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还应寻找什么条件?学生答:还应寻找它们的一个角或相等角的另一边。
  3.如果有两个角对应相等,还应寻找什么条件?学生答:还应寻找一条边相对应相等。
  到此时,教师可以提问,那么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学生就能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解法。同时教师要强调的是: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有两边中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强化“思维”训练,增强学习后劲。
  初中是一个拉开学习成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在初中一年时,学生的数学成绩十分的优异,但是随着年级的逐渐上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逐渐变得吃力,数学知识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学习成绩的下降,也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也要将旧知识进行复习,新旧知识进行融合,提高其学习能力。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营造一种“网络构建”的思维环境,把旧知识比作“老朋友”,把新知识比作“新朋友”,联系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数学的学习不是一种僵化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培养思维能力是减轻日后学习负担,培养学习后劲的重要途径。
  ①注意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是思维的深刻性。所谓的思维深刻性主要是指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思维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知识结构上,而是能够进行发散性思考,加深理解,抓住问题的本质。这就要求老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耐心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
  ②注意思维严谨性的培养
  所谓的思维严谨性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保证严谨和自动检查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通过提问、设问、质疑等方式让学生能够重视推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自行妥善处理推理过程中的失误,重新进行思考。
  4.淡化分数,为学生的心理“减负”
  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查学生的方式就是进行考试,而往往分数是考察的关键。考查形式和评估方式的一成不变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甚至这样会违背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和分数脱不开联系。现代化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发挥。因此,不能固守传统的分数考察方式,要寻求多种新理念、新思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在评定试卷的时候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人人有会做的题,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经验。共同学习应试经验,共同进步,简化分数的作用,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单纯的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数学教学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一方面影响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我们教育事业的落后。因此,为了打造高效的课堂,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老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考察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效率意识。使“高效轻负”的理念深入人心,使之成为衡量是否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有关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经验型的教学模式转换为科研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宗爱芳,杨晓峰,杨金高.减轻初中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科学教育2002年05期
  [2]田园园,赵正.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之再讨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得,人格的健全乃至整个心理结构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意义。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幼儿语言发展走向自由和谐的阳光地带。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
期刊
【摘要】研究“微课程”的理论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思想,是走在教育改革最前列的教学理念。它翻开博州地区“微课”建设的首页,使博州地区的教改跟上全国的教改步伐,为边远地区开展“微课”活动树立一个可以参照的样板。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平台,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信息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为了能够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图书馆管理方面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不够成熟,当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与障碍,为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图书馆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针对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完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摘要】快乐的教学来自对教学事业的真诚,来源于对学生的关爱,同时,也来源于快乐的心态,为了树立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更好的建立师生之间的友好感情。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活泼的天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教学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快乐教学
【摘要】《建筑装饰施工与验收》是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工学结合课程。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现代高职教育的课程需要采取更具有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工作任务 实践操作 装饰施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39-0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有确定目标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才能实现。  【关键词】加强 公路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42-02  公路文化建设是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