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中高年段科学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强调科学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科学素养、实验能力是离不开科学思维、观察能力等。提高学生实验能力,需要在科学课的教学设计中,重视实验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应用,从而全面的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段;科学课;实验能力
  引言
  从教学目标上看,学生实验能力,可以说小学中高年段科学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科学思维,有着良好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能够探究科学实验活动。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就需要在中高年段的科学课中,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小学中高年段科学课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由“疑”开始。因此,在小学中高年段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先抛出具有启发性、质疑性特征的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问题上,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对比性特征的材料,激发学生进行相关的假设思考,通过假设来引发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制定实验的探究计划,根据计划逐一的搜集数据和信息,将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开展验证假设的实验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做过多的干涉与潜在的暗示和引导,以免干预学生的思维,然后学生通过实验活动的结果,得出问题的答案。在整个科学实验课程中,教师需要预留出与实验的分析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的思考与分析问题,避免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并根据与同学、老师的之间的交流,了解自身自主实验活动中的不足,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科学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小学中高年段学生认知事物的主要方式与渠道,观察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应用科学的能力的基础。小学中高年段科学实验课过程中,观察活动是贯穿于实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也正因此,才能得出问题的结论,才能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又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成长。而在小学中高年段科学实验课中,有效实现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目标,则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在科学实验课中,让学生通过手、眼、嘴等感官直接接触事物,从而来感知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科学的观察方法,应用感官去观察、认知事物。如《浮与沉》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体积这一概念的认知不足,不明白体积的含义以及物体沉浮的原因,相应的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相关的概念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感官观察“物体沉浮”的实验,让学生先通过观察了解到让浮在水面的瓶子沉下去以及沉在水底的瓶子浮在表面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提出假设,根据假设来在三个瓶子中装置不同的物品,如水、沙三、土等,然后根据内部装置物品不同的瓶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验证假设得出“瓶子沉浮的过程中,重量发生了变化”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来训练学生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并且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中,教师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尺子伸出桌面10cm,20cm的距离对比,让学生通过耳朵和眼睛这两项感官,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以及振动快慢情况,以此训练学生的感官观察能力。其次,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课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设置两个实验探究活动,分别是“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一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同一把尺子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以及不同快慢的振动情况的原因”,基于引导示范的观察活动,让小组学生提出假设,基于假设的内容,让学生做实验。实验二过程中,实验任务围绕研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进行,让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交流制定实验的方案,同时进行方案的交流,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安静聽尺子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时的声音高低情况,根据自己所听到的高低情况进行记录。然后再根据眼睛观察的快慢情况进行记录。在教师的演示后,小组成员进行二次的实验探究,并根据探究的观察结果对比,得出最后的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实验数据的交流。第三,备足实验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观察的机会。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在科学实验课程中,除了通过观察活动提升观察能力之外,还需要有实验实践的参与机会,因此,教师需要备足实验材料,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观察和实验。最后,在科学实验课中,也学生准备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材料的类型、搭配组合以及交给学生的顺序,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通过对比观察,建立良好的观察习惯。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教学中,准备花岗岩、砂岩、瓶子等实验材料,让学生在较长的观察时间内观察花岗岩、砂岩流水冲刷的变化情况,包含对瓶子内部冲刷后的水的颜色情况,以此来明确观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薇斌.重视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数据意识与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2020(12):66-67.
  [2]  马艳萍.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课实验技能[J].才智,2020(11):57.
其他文献
摘 要:时代发展越来越快,传统教育模式不再完全适用于现在的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被提出,国家开始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始被重视。初中教师也应在数学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性。本文简要分析了现代初中数学课堂数学交流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数学交流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交流策略;交流时机  
期刊
摘 要:課堂师生互动是高效课堂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根据互动方法、内容的不同,分别指向不同的教学目的、起到不同的作用。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使用频率较高、常见的几种指向——培养素养、串联课堂、调动情感、检验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指向  课堂互动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构建高效课堂常用的教学策略。课堂师生互动因方法、内容等的不同而在教学中起到多种效用——也就是
期刊
摘 要: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承担着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担。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文言文提出的要求,成为语文教师当前努力的目标。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成效还是不尽如人意。本文根据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及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当前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中华传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进行全面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初中学生正是处在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当中,在整个的学习生涯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加强行政管理,就能够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成果,进一步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学习上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能够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从而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趣味化学实验进入初中化学课堂进行展开的。化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行之有效地激发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锻炼学生学习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看待问题。因此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进入课堂迫在眉睫。这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冲击。  关键词:趣味化学;初中化学;实验  引言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飞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實验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验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懂得物理实验用到的各种方法,也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有的初中物理实验器材也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影响到学生在做实验的顺利进行,如果对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改进与创新后,可以让实验的现象更加的明显、节约课堂教学时间、降低实验成本等等,所以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对物理实验教学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更新,教育行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目前,创客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且已经被逐渐应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学习内容。本文将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设科学化教学环境、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三方面内容,对中
期刊
摘 要: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个人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重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的英语思维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传统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契合学生英语教育标准。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涵盖范围广、综合性强、学生个体差异大,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要求较高,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应将现代化教学理念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思维导图为教学辅助手段,将抽象化的英语知识点转化为具有清晰条例与
期刊
摘 要:我们都知道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依靠着中华儿女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传承和发扬的,我们每一个人从小都接受教育,当然幼儿园也不例外。良好的学习方法应从小培养,所以我们要对幼儿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采用幼儿园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要让每一位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让儿童们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模式中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幼儿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各阶段的学校中.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慢慢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微课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地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随后从二个方面来讲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微课的策略,以此来提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三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在目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