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化学思维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化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素养。主要有:思维敏捷性的培养;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思维精密性的培养;思维批判性的培养;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开发学生智力实质就是培养会思考、善推理且具有化学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地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经过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效培养初中生化学思维能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不懈的努力和尝试。
  一、培养初中生化学思维的深刻性
  化学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用扎实的化学知识去深刻理解和认真分析题意,并能够准确地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但初中生的化学思维经常受到离散性影响,即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了解,或只关注知识的内涵而对其外延缺乏了解,导致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产生不良后果。提高学生化学思维的深刻性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规律、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以达到逐步增强学生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化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些智慧型学生能够从与大多数同学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深刻挖掘问题的关键点或隐含的条件另辟蹊径去解决问题,这些学生思考和解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学思维具有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二、培养初中生化学思维的逻辑性
  化学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思维要有序且具有条理性,但由于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的初中生思维还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对化学概念及相关知识间的因果关系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导致学生多步推理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化学理论和反应规律来加强推理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来构建化学知识体系,逐步增强学生化学知识的条理性和有序性。初中生的化学思维要求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因为任何一项化学发明都是经过宏观上的反复实验和猜想、微观上的反复推敲和完善,再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才可能产生新的化学理论。化学思维从本质上来讲是似真推理与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似真推理帮助人们在化学学科中找到新命题,进而一步一步地得到解决命题的途径与方法,而似真推理确定的新命题一般情况下需要依赖逻辑推理进行系统的论证和完善。因此化学思维一定是人的大脑生动活泼的策略创造与人们的反复实验验证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有机结合创造出来的产物。
  三、培养初中生化学思维的精密性
  化学思维的精密性主要表现为教师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针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运用不同的知识展开讨论分析来加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已知信息和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化学思维的片面性逐步减少、精密性逐步得到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开展化学定量研究和计算,帮助学生精选题型和合适的题量来加强学生思维精密性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初中生化学思维精密性的目的。
  四、培养初中生化学思维的敏捷性
  化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思维的迅速程度和锐敏程度,但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思考问题时学生的思维经常受到某种模式的束缚,从而使思维的敏捷性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时候,对于物质可以由分子构成的知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对于物质也可以由原子和离子直接构成的知识认识比较模糊,导致学生运用这方面知识进行化学思维的敏捷性不足。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来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通过一定数量相关习题的训练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要善于联想、富于开拓,甚至反弹琵琶抓住问题的本质,不断地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针对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展开思考得到多种解法从而真正体现了思维应用的广阔性和敏捷性。
  五、培养初中生化学思维的批判性
  传统教学是通过习题的狂轰滥炸使学生反复练习、反复纠错,使学生深陷题海不能自拔,长期以往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培养而且抑制了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引领学生不断参与化学问题的思考和实验探究,在不断地思考和实验探究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挖掘题目中隐藏的条件,仔细区分易混易错的概念,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解题习惯,教学中教师根据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设计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以便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在同学的质疑及批判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使初中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总之教师要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开发化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不断体验化学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使我们师生合作学习的化学课堂更加精彩、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斌.在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孙玉明.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J].成才之路,2010年07期
  [3]卢海涛.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1年07期
其他文献
根据首批接受口腔内科多媒体仿头模实验室教学的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情况,研究经多媒体仿头模实验室教学的实习生在临床动手能力、病例诊断正确率和科研教学能力等方面与以往的
【摘 要】线描画来源于生活。只有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积累大量的线描素材,把这些素材内化成深刻的形象特征,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借用多种工具材料,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作,才能使作品呈现丰富内容。  【关键词】幼儿;线描画;趋同化  在以往的线描画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遭遇这样一种尴尬:全班的孩子画出来的作品大多是一样的。画出来的树一样是蘑菇云状的,用
对《学书枝言碑》的研究,自然导向了其书法创作。别、清彦书法崇帖,有其治局目的和纠正民风野蛮的用意,也与其家学渊源有关。他传世的作品形式多样,书风因时空和心情的不同而多变
本文以支票的填制为切入点,将手机课堂、微课程教学的现代信息教学技术与翻转课堂、岗位体验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机融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探究。
【摘 要】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性别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建立男女生“一帮一”小组,采取男女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等因性施教的教学策略,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副语言”,区别对待男女学生,营造和谐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性别差异;和谐课堂;因性施教;教学策略;副语言  引言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也
建立了原位臭氧化土壤修复的扩散-反应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被处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时空分布及臭氧的穿透曲线.运用序贯求解策略,由有限差分法获得了该模型的数值解,并根据一
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类院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效用的相关措施。
【摘 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纲要》和《指南》的指导下,我们都看到,在丰富的活动区角里,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孩子们获得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各方面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們教师要确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引导,并深刻领悟区域游戏的内涵,因地制宜地创设区域游戏,理解课程游戏化的意图与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游戏;幼儿;材料;观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水平培养,期待孩子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葫芦丝是我国比较著名的传统民族乐器,也是比较常见的、受到群众关注和欢迎的传统民族乐器,葫芦丝在演奏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因此其中的魅力是其他民族乐器不能够相比较的。对于葫芦丝的喜爱,除了我国的音乐人之外,很多国外的音乐艺术家也非常喜欢这一类具有我国民族色彩的乐器。和其他的乐器相比
【摘 要】教育的本质目的不在于帮助学生去达成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目标,而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综合能力和一种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让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隐性;思维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能力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学生去训练,去提升,直到学生带着这种能力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