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今生 首例“非典型性”谍战剧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始于谍战
  两个男人,因为所处阵营的不同,注定要成为终生的宿敌。黄以轩和孙世安身为国共两党的特勤人员,他们的交锋开始于新中国解放前,伴随着家破人亡的惨痛代价,黄以轩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这也正是他与孙世安不死不休斗争的正式开始。代表着共产党的黄以轩和代表着国民党的孙世安,展开了一场场险象环生的谍战较量。
  成长于生活
  新中国解放后,身处大陆的黄以轩和身处台北的孙世安开始了转战北京、上海、台北、香港的隐蔽斗争。结合真实发生的多起历史事件,故事的主线推进到上世纪70年代的“文革”时期。在那个特殊时期,黄以轩经历了队伍中同志间的不信任,面对孙世安策反所展开的反策反,以及在上山下乡的艰苦环境下仍然要秘密开展的敌我斗争,使他坚信活下去才能继续战斗。
  充满生活气息的间谍斗争正是《誓言今生》相较于常规谍战剧的不同之处,在与对手见招拆招的同时也要肩负生活的重担。当你印象中的特勤人员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时,或许这样两个仍需为柴米油盐和儿女情长所困的特勤人员才会显得如此“可爱”。
  结束于情感
  从1948年到1998年,50年的时间长卷记录了黄以轩与孙世安“你来我往”的大半人生。人近晚年的两位老人虽然都已经退休,但是仍然习以为常地相互监视与窥探,不再有险象环生的残酷博弈,取而代之的是两位老人家的搞笑逗乐。两家子女间的渐渐成熟的爱情关系成为两位老人为之“战斗”并一定要“摧毁”的目标,或许这也是两个人晚年最后的较量。
  刘江 如此“混搭”很过瘾
  电视指南:当初怎么考虑要拍这样一部戏?
  刘江:其实就是因为它的丰富性,另外因为是它跟《黎明之前》不一样,恰是因为它的不一样我才要拍。当时我一看这个剧本,哎呦,太丰富了,可以说编剧把整个故事弄得龙飞凤舞,各个情节的组合在命运当中有反特剧的色彩、谍战剧的色彩,然后归结到一个生活剧。在这个行业里面,简单的划分是两大类:一大类是情节剧,一大类是生活剧,像《黎明之前》这种就是强情节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就是很典型的生活剧,那么这个《誓言今生》我觉得是一种混搭(笑),是情节剧跟生活剧的混搭,它不像情节剧一根筋就下来了,有很多情节化的段落,然而它又不全是生活剧,生活里面有很多谍战的桥段和谍战的内容。
  电视指南:这部剧中的时间跨度有50年,也是会有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沉淀感吧?
  刘江:对,其实它的主线是两个男人,一个是共产党员,一个是国民党员,他们互相博弈了一辈子,但是最后在世界格局的大形势下,也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最后是有一种宽容,走向了一种融合。
  电视指南:这两个男人之间的博弈是否跟《黎明之前》相似?
  刘江:主要是戏剧的构成不一样。《黎明之前》是一个类型化的事件剧,通过一个事件展开各种桥段,一环一环,是强情节的东西;《誓言今生》展开戏剧情节,展开的是命运,是人生,它是对人物的一种刻画,他的丰富性比那个要多得多,信息量要大得多。还有它这个发力点也不是照着谍战剧的写法去写的,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桥段,但是着力点还是在一个人物的塑造上。
  电视指南:相对来说这部戏是不是比《黎明之前》更难拍一些?
  刘江:难拍得多,你想想,它两岸三地的戏,要不断地转场,当然台北我们没去啊,故事基本上发生在北京、上海、香港,然后1948年的上海,1955年的香港、北京、上海,1965年的香港、北京、上海,还有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就这么多年代跟区域的变化,场景上就不是一般电视剧可以比拟的,一般电视剧来讲,场景上差不多是200来个大场景,这就了不得了。我们这部戏是600多个,因为牵扯到三地,每个地方都有很多场景,然后还需要年代变化,变化一次年代我们就需要改一次场景,(都是临时搭景吗?)有搭的,有改的,但是香港那边我们确实受经费上的制约啊,不可能去香港拍,而且香港也没有那样的地方了。这个戏的制作难度非常大,最困难的就是在这了,场景散,场景多。
  电视指南:对演员的要求是不是也很高?
  刘江:对,郭晓冬也好,姜武也好,我甚至觉得他们老年比年轻时候演得更好,哈哈。(您不担心他们听了会不高兴吗?)这倒没事,因为这也是夸他们啊,老年部分我觉得他们演得特别出彩,你们到时候看了就知道了,反正我是很满意的。(他们看过了吗?)他们自己到现在都还没看到这个片子呢,可能他们要跟观众一块看了(笑)。
  电视指南:之前您与郭晓冬和姜武都合作过,这次是因为合作上已经很有默契了找他们来演还是觉得更适合角色本身?
  刘江:是这样的,我刚好拿到本子,姜武正好问我最近看了什么本子,我就给他看了,看完之后他就说“这个角色非我莫属”,哈哈。但是,他确实演得非常出彩,他演的虽然是一个国民党员,但是我们坚决没有脸谱化处理,我觉得他这个角色能拿奖,演得非常出色,尤其到了老年的时候太逗了,就是老顽童的那个状态。
  电视指南:从《黎明之前》、《风语》到现在的《誓言今生》,现在好像一说谍战戏观众就会想到您,您会担心这种类型化的定性吗?
  刘江:其实我一直很冤这个事儿,呵呵。说实话《黎明之前》拍完之后,我就坚决地说我再也不拍谍战剧了,但是当时《风语》也是因为我认为它不是一个谍战剧,《誓言今生》也不是谍战剧。我还有别的作品,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包括接下来我明年要拍的三部全是生活剧,(您是更偏爱拍生活剧吧?)生活剧多轻松啊,这是两种爱好吧,就像你爱吃海鲜呢还是爱吃香辣锅,各有各的好,就是吃辣的可能会辣得你满身大汗,这就像是谍战剧一样,拍起来特别费劲,但是完成之后你也很满足,因为制作上难度大嘛,它就能体现你的制作。
  白庆琳 感情戏有点“虐”
  电视指南:对那个时期的女间谍有过了解吗?
  白庆琳:有看过资料,也很想知道更多“野史”的部分,因为无论真假,我想知道她的生活和情感,首先这个女人在我心里就不仅是台冰冷的机器了。演间谍没有难度,演一个间谍身份的真女人需要花许多工夫去揣测和探寻她的世界。   电视指南:你说这个角色是你演过最拧巴的角色,为什么?
  白庆琳:杨菲是一个孤儿,从一开始她就是自卑无助没有安全感任人摆布的,说她拧巴,是因为在她性格和天性里有很多东西和她的任务、身份是背道而驰的。
  电视指南:导演对这个角色有什么要求吗?
  白庆琳:导演要求她出场学生时代的感觉是清纯中透露出闷骚。她没有大家司空见惯机械般的女间谍那种冷漠和无情,她一辈子深爱姜武扮演的孙世安,在间谍这个无奈的身份下她更多的是一个相信爱情,向往美好的女人。
  电视指南:第一次从少女演到60岁,是什么感受?
  白庆琳:这是我第一次演年龄跨度这么大的戏。人的一生各阶段的状态和心理都是有差别的,对于表演的功力和形体的要求来说都有很高要求。少女的时期我有过,所以我知道怎么去诠释,后来的部分我有去借鉴别人的人生。比如孙世安和杨菲婚后多年的状态,面对女儿从国外归来的状态,我就借鉴了我的妈妈。每一场我和孙世安的老年戏下来我都觉得特快乐特过瘾,因为人老了就释怀了,就显得慈爱了,当这么一对“史密斯夫妇”老去的时候就像两个老小孩一样亲切。老年是人生中最精彩感动的部分,我始终这样认为。
  电视指南:孙世安开始并不爱杨菲,后来是怎么走到一块的?
  白庆琳:杨菲和孙世安的感情戏有点“虐”。最初杨菲在孙世安眼里只是个部下或者就是个完成任务的工具。他会把橄榄枝抛给大家闺秀,而杨菲这种女人即使再华丽也只不过就是个武器。而可悲就可悲在杨菲却深深地爱着孙世安。直到最后,时间改变了一切,当他们都老去的时候,孙世安才知道自己对陪伴他到老相扶他一生的杨菲怀着深深的感情。
  电视指南:和姜武合作的感受如何?
  白庆琳:武哥会不停地给对手新的火花,新的信息,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演员!看他的戏是一种享受。最初看他演了许多很平民化的角色,憨厚朴实,这部戏和他合作看到了他“帅哥”的一面,睿智精明的一面,非常帅!而且在拍摄过程中每一场戏开拍之前我们都会一边吃核桃一边对戏,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
  电视指南:演刘江导演的戏会不会有压力?
  白庆琳:演刘导的戏会有压力,不过这些压力也正是我想要的,一块玉石要在真正的大师手上打磨才能光彩夺目。和刘导合作是许多演员都羡慕的,因为他是个作品太牛的导演,整个拍摄过程就是个被打磨的过程。比如说有的演员戏好,除了松弛和节奏大家说不出他具体的光彩在哪,刘江导演就会帮助你发现这种玄机。
其他文献
多年前刚到英国时,作为一名电视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晚间节目,按照在中国的惯性思维以为白天的节目不好看,大多数时间就任由电视机开着,不时瞄一眼整点新闻报道,总之有点动静就行。  一天上午11点左右,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位身着户外休闲服的长者,站在蓝天、白云和绿草地间,红色的毛衣和银白的头发很显眼。他穿行在不列颠的乡村,深入“田间地头”和乡村集市,面对镜头娓娓道来,侃侃而谈,轻松、自然、亲切的语言和表情
导演:松冈锭司/山下敦弘/及川拓郎  编剧:真辺克彦/向井康介/及川拓郎/和田清人  主演:小林薰/须藤理彩/田畑智于/松重丰/安藤玉惠/绫田俊树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首播:2009-10-09(日本)  故事介绍:  午夜12点,报时钟响起,城市的一隅,属于一家食堂的时间开始了。菜谱只有猪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点。这就是老板的经营方针。特殊的风格和怀念的味道,招来了
在《中国梦之声》的舞台上,最吸引观众的不是俊美的英国帅哥,也不是与女朋友相互扶持的盲人小伙,而是评委席上坐着的各位导师。如同谈话类节目一样,音乐真人秀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满足了许多观众对于大明星导师们的兴趣与好奇。也许如今《快乐男声》以及《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已经在此看点上有所自知,开始为导师设计表现甚至冲突,但在《中国梦之声》的初期海选阶段,对于一心认为选秀是主体、选手是主角的四位导师来说,他们在
1959年诞生于上海的飞跃球鞋,如今已成为全世界的潮牌。2010年央视春晚,“小虎队”的重聚,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话题。“纵贯线”组合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就举办了50余场全国演唱会。 “怀旧” 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成为主流风潮,成为大众的主流情感需求。 谁能率先抓住它,并将它做到极致,谁就能成为一个标杆。  《黄金年代》节目因这股怀旧的热潮而生。它有着浓烈的、有归属感的怀旧情感。50年代、6
01 《同在屋檐下》 独生子女的家长们  导演:沈星浩 编剧:徐宝月 主演:郝平半、马德钟、马丽、高洋、艾丽娅等集数:40集类型:当代都市首播时间:10月10日首播频道:内蒙古、江西、贵州三卫视  《同在屋檐下》首次聚焦了中国“独代”的婚恋、家庭、亲子现状,讲述了个人工受精儿引发的两大家庭分崩离析的纠结故事。尽管“借精生子”看似不合常理,实际上却是个社会现状。  对小夫妻,都是出生在中国第代独生子
明星转做制片人,权力的转身  2009年夏天,《非常完美》火爆大银幕,成为票房宠儿,2010年夏天,《泡沫之夏》走红小荧屏,取得了超高收视率,现在,《倾世皇妃》还在拍摄,但已经未播先红,多家电视台抢购版权,这些作品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就是“明星制片人”。章子怡、何润东、林心如,他们用自己本身的名气让作品获得了超高的关注度。最近几年,明星做制片人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演几年戏之后,就不再甘心听从别人的
导演:刘江 编剧:孟瑶  主演:黄海波、高圆圆、王彤、凯丽、  徐松子、郝爱民、田岷、李心敏、何江、韩青、张一鸾、罗秀春、周扬、  李丽虹、刚毅、李健、刘辉、张梓晨  有很多人因为看过《媳妇的美好时代》而期待《咱们结婚吧》,是因为导演刘江。也有很多人是在期待主演高圆圆和黄海波这对组合,就像刘江说的,电视剧开拍前,他和编剧孟瑶只要想到这对组合,就已经感觉很美妙了。发布超长片花时,媒体把更多精力放在探
日落西山、英雄不在,说的就是如今的香港电影。这个话题已经说了许多年,但为何人们依旧老生常谈,因为我们对这电影爱得深沉,因为港片的美好似乎只能从回忆中找寻了。  2013年4月13日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如期而至,虽然目前可能是金像奖最差的时期,从里到外都透着廉价感,但是近两届金像獎在获奖记录上似乎都搞出了“大动作”。继去年《桃姐》平了当年《女人四十》在“片、帝、后、编、导”五项大奖的“大满贯”之后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现代化技术与学科联系越来越深入,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便很重要,本文主要从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高效课堂阐述了现代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希望能对构建高效课堂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传统教学总是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授知识,这种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还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利用现
对创作团队来说,被腰斩的痛苦当然更大,想想生孩子生了一半被永远卡在那里是什么感觉。  ——引言  中国电视剧为什么没有采取美剧模式?这是一个老问题。专家们给出了各种答案,归纳一下,大概有这么几条:一、审查,就不细说了;二、中国观众的观赏习惯是一气儿看完,意思好像是中国人都是急性子;三、没有相关的创作力量,意思好像是说中国的电视剧从业者都是笨蛋。其他还有些客观原因,总之现在不具备这个条件,将来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