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改善社会人心的一剂良药吗?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为什么宗教进行了数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点依然照旧?
  答:我们说到人的时候,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的人。人们对宗教的态度也因人而异,有信仰的,有不信仰的,有信得深的,也有信得浅的。而宗教对人的改造是建立在这一前提下,所以对每个人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宗教在人类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在佛教史上,有多少人因为信仰而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乃至趣向解脱。虽然宗教对净化人类心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面对一个巨大的社会,面对几十亿人口,它的影响不能遍及一切,也是正常现象。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社会,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些文化和做人根本就没有关系,有些文化对人类心灵甚至有毒害作用。每天的电视都在传播着什么?我们打开电视,看到的大部分是除了消磨时光外一无是处的连续剧,甚至是暴力和色情,而这些信息和人性弱点是相应的,不利于人性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宗教要发挥自身作用,就需付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艰难的努力。
  问:我不否认宗教教化有众多成功的先例,但是不是总体上停留在杯水车薪、扬汤止沸的状态?虽然社会上有其他势力在和宗教争夺与抗衡,然而宗教为什么做不到以正压邪?
  答: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社会环境中正义的力量强大还是邪恶的力量强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佛教也认为凡夫是“心随境转”。通常情况下,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的确很大,因此,宗教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和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关系密切。
  另外,也可以从人性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儒家对人性有善恶两种不同看法。如果说人性是善的,自然更愿意接近善的东西;如果人性是恶的,自然更倾向于恶的东西。佛教认为,人性既有善的因素,也有恶的因素,但每个人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却有不同侧重,有些人善的力量会更大,有些人恶的力量会更大。以目前的大众素质而言,人性偏恶的还是居多,这也是造成社会不良风气的根本原因。而宗教对社会的改善是长期的,不能以一时的正邪之争看待这一问题。
  问:毛泽东也曾试图改变人性,他的“六亿神州尽舜尧”和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对创造新人的最宏大的努力,但落到了惨重失败。我怀疑人性能不能够改变,所有的努力,包括宗教的努力会不会最终都归于徒劳。或者我们应该寻找另外一条途径,就是在社会制度上下功夫,把个人之恶通过制度的调节和转化,变成社会的总体之善。
  答:探讨人性能不能改变,首先要知道,人的天性是不是固定的。如果说人的天性是善的,那人性根本就不需要改变;如果说人的天性是恶的,那人性根本就不能改变。从佛教角度来看,生命的主体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人性不过是心念和行为的积累,当我们培养着其中善的力量,就构成了善性;当我们张扬着其中恶的力量,就构成了恶习。这就说明人性也是缘起的,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塑造、去改变。、
  改变人性还需要合理的方法,就是建立人们能够奉行的道德准则。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造就一代新人,传统道德被彻底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这种新的道德观建立的基础是什么?能否适用于任何时代?我们知道,新时期道德观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而唯物论的道德既没有神本的基础,又缺乏三世因果的基础,只是建立在理想的社会模式上。但理想终究只是理想,能够被广大民众长期接受并付诸实施,还要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因此,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建立一种合理的道德规范是当务之急。合理的道德规范,必须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及长远利益相符合,并且是切实可行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也只有这样的道德,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有利于人性弱点的改变,有利于社会的改变。
  问:即使不说人性是善是恶,至少人性是自私的。我在贵寺西花园中喂放生池里的鱼,看着那些鱼互相争抢,没有一条鱼表现出礼让,那应该还是被种了善根的鱼,我想这就是生物的本性。人类之所以要建立道德,就是为了约束本性。比如道德没有要求人爱自己孩子,那是因为人的本性就爱自己孩子,道德却有很大部分是要孝养老人,那是因为动物本性是不养老的,那不利于生物的进化和竞争,因此人脱离动物,就要建立这样的道德来约束本性。从这样的角度看,道德要求人不自私,也就正好说明人的本性是私的。本性之所以叫本性,就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能改变,也就不叫本性了。当然,我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从宗教的角度。
  答: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命素质不同,起点不同。有的人天性贪婪,有的人天性淡泊;有的人天性残暴,有的人天性仁慈。俗话说“三岁看到老 ”,就说明天性的力量对后天的影响非常之大。但生命素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我们所说的天性也是生命的积累,是我们心灵习惯的积累。传统宗教和道德的意义就在于改变人性中不健康的因素,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充满着贪婪和自私,但我们也要看到许多人因为信仰宗教或接受传统道德的教化之后,使人性得到改善,心灵得到净化。古今中外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希望的。
  问:我不是一个有神论者,但也不是一个无神论者,我对是否有神持一种不可知的态度,至少我自己目前对此没有一个确切答案。然而即使真的没有神,神是被宗教本身创造的,我也认为宗教和神的概念是对人类十分有用的,对社会有很大的意义与好处。人类虽然有不同宗教,但宗教都是帮助人寻找意义,平衡精神,促使人向善和建立人际和平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不同的宗教是不是可以视为同一个大体系的不同侧面?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圆周上从不同方向趋近同一个圆心?还是佛教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世间唯一的绝对真理呢?
  答:不管社会学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宗教也好,对世界的改善都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管是什么学科,虽然关注的层面不同,但必须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否则就达不到改善社会的效果。
  如果我告诉你佛陀所说的教法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绝对真理,难免有王婆卖瓜之嫌。但是,佛法是佛陀以禅定和智慧体证的宇宙人生的真实相。当我们说到绝对真理时,其实是超越语言表达的范畴,乃至思维抵达的范畴。相反,一旦用语言进行表达,就已落入了相对真理。
  真理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佛陀所说的教法是不是绝对真理,我们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比如佛法认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们对照一下,世间万物是不是缘生缘灭的?佛法讲“诸行无常”,我们可以看看,世间万物是不是无常变化的?佛法说“诸法无我”,说明世间万物都没有独存性和常一不变性,那我们再看看,万物究竟有没有常一不变性?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事实来一一检验,就可以明白,佛陀所说的教法究竟是不是代表着最高真理。
其他文献
辨风看向:近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讨论稿)》下发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征求意见后将出台最终方案。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在天津表
译文:你在银行里拿起一张存款单和一张提款单,填妥两份表后,便排队等候出纳员为你服务。 A:下一位。可以帮忙吗? B:我想存入一张支票,另外想从我的储蓄账户里提取100元。
期刊
近两年,有如百年不遇的洪水,一场凶猛的“圈地运动”席卷中华大地.截至2003年12月底,国土资源部共清查各类开发区6015个,这些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镇
辨风看向:据海外媒体5月5日布加勒斯特报道,罗马尼亚新政府5月4日发表的经济计划称,罗马尼亚新政府希望立即停止页岩气勘探钻井,直到欧洲时下正在进行的有关水力压裂对环境影
“一业一会”是指县级以上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设立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行业协会,“一业一会”是国家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中确定的基本原则。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3条明确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规定变成了同一地区不能有两个在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行业协会,即“一地一业一会”。从我国
通过先进严格的制度和精细化的管理,胜利油田让废旧物资获得了“二次生命”。废旧物资在我国被称为“第二资源”。近年来,随着资源浪费与紧缺的矛盾愈发突出,人们对废旧物资
期刊
加拿大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支柱产业为农业、矿业、林业、渔业等与自然资源相关度较高的产业,国际贸易发达,尤其依赖于美国经济,为了改变这种“钉书钉(Staple)型”经济的局面,加拿大正致力于发展独立的产业、科学技术,开辟其他的区域市场。加拿大各级政府基本间接调控企业与经济,大量的行业管理职能由各类行业组织(协会)行使。加拿大协会数量众多,非官方数据称至少有8600个非营利性协会。按照所涉及
聚丙烯是丙烯最重要的下游产品,世界丙烯的50%、我国丙烯的65%都是用来生产聚丙烯。2011年国内煤制聚丙烯大量新增产能投运,改变了生产格局。随着中国神华集团包头60万吨/年
在华北石油局,新媒体生活已经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生活中。在今天的油田企业,80后、90后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各种社交媒体成为这批新生力量联系世界的最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