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5S管理模式的应用评价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ao631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5S管理模式实施于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2019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将5S管理模式实施于医院护理管理中,制定护理管理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并与2019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相对比,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5S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更高,同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5S管理模式,转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及质量,减少护理工作差错,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5S管理模式;应用评价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当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现状来看,其存在物品随意摆放、护理资源紧缺、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卫生清洁不够全面等问题,如此造成护理人员繁重的工作量,同时极易引起医疗纷争。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管理,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是当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课题。5S管理模式是指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核心内容的活动,将其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护理管理工作秩序,提升工作效率,使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有序的开展,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1]。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原有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引入5S管理模式,规范护理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将5S管理模式实施于医院护理管理中,制定护理管理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开展5S活动,與2019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情况展开对比。
  1.2方法
  (1)前期准备:将5S管理模式的实施纳入年度护理管理体系中,组织护理管理人员展开管理培训班,根据当前护理管理情况,制定5S活动表。成立5S管理团队,包含组长院长、副组长、成员护士长。制定明确管理计划,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并在科室内建立5S活动推行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人员为组员,各护理人员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组织护士长进行学习,并将相关学习案例与资料进行整理,供科室小组成员学习。组织开展全院专业知识培训大会,以集中培训及科室自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人员培训,使其对5S管理有充足的认识,并熟悉相关流程及标准[2]。(2)活动实施,整理,物品整理,清出有用与无用物品,减少物品堆积,扩大可用空间,禁止乱丢、乱放行为。整顿,各类物品划线定位摆放,分类,标识清晰,将其存放与专用柜子中,在醒目位置设置卡片,使室内各类物品摆放一目了然,针对救护车及其中物品、药品管理应根据管理制度进行。清扫,主要是针对所有工作场所中的地面、天花板、墙面、设备等,根据清扫制度进行清扫,将垃圾分类处理,保证环境整洁。清洁,是对前三项的结果的维持,根据制度维持环境整洁。如将药物采用颜色标识的方式进行分类管理。素素,以护士长为带头人,培养护理人员的良好的工作素质,保证工作态度严谨、行为习惯良好、自律性高,严格按照5S管理相关制度执行各项操作,提升综合素养[3]。
  1.3观察指标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共100例,采用百分制,参与检查基础护理患者总数为100例,统计其合格率[4]。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录入,行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的形式录入,行t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5S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更高,同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
  3.讨论
  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5S管理模式,明显减少护理差错、物品随意存放的几率,通过管理使科室病区环境变得整齐、干净、有序、工作空间增大,物品摆放清晰,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及准确性,如此护理人员可以自觉规自身行为,继而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中的错差,提升基础护理工作的合格率。通过管理,转变护理人员的不良行为习惯,物品任意存取行为减少,护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物品取放的准确方便。通过管理提高,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日常仪容仪表,以规范化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同时通过5S责任落实环境管理,使病区环境卫生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进而增强医院综合竞争力[5]。
  综上所述,将5S管理模式实施于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使护理工作更具标准化、规范化,以护理人员素养提升为核心,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从而为患者提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现医院规范化可持续管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鸿雁, 张冬艳, 鄢红,等. “5S”管理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急救用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5):708-712.
  [2]陈江琼, 李静, 仇杰杰,等. 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联合质控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16):1468-1471.
  [3]梁艳. PDCA 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15,44(22):3508-3510.
  [4]陈丽, 李林, 陈玉红. 紧密型护理管理联合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 2018, 40(23):111-113.
  [5]杨洪彬, 杨越, 刘婷婷等.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2):76-7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本院治疗病患3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自2015年加强住院实施之后治疗患者3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对两组病患满意度分别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患要比对照组病患医院感染率低,而且差异性更显著,具备统计学意(P<0.05),针对观察组病患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控标准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病患,而且其差异性也比较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进行治疗的90例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P<0.05),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P<0.05)多元化健康教育,分析评价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发现P<0.05,研究存在临床意义。结论:在呼吸护理工作中
期刊
摘要: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护理工作时间约40%都在给药,由于种种原因,护士给药错误率也非常高,本文就护士给药错误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综述。  关键词:给药错误,影响因素,防范对策,患者安全  1.相关概念现状  用药错误在不同的研究中定义各不相同,如在给药过程中,用药错误即指药物,剂量,时间,途径或患者错误。目前在我国对用药错误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英国一项为期六年的研究表明,给药错误在所有用药错误的环
期刊
摘要: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学所回避的问题,绝大数高校至今仍然不愿意开设相关的课程,那么高校缺乏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是什么呢?高校为什么无视大学生的性教育?学生们对性心理健康认识的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很少开设性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形式也较为死板,内容较为陈旧,存在的问题较多,验证影响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详细研究如何推进高校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一、二病区临床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一、二病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除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之外还要接受叙事护理干预,为期3个月;对照组护士只接受护士长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两组肿瘤内科护士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护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干预性护理对ICU重症左心衰竭急救治疗的施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数量均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干预性护理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验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对ICU重症左心衰竭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入治的共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加以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老年呼吸相关护理措施,对照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照统计学差异显著,有对比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满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投诉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纠纷、投诉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临床中,
期刊
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具体的护理活动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护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实验室是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验证与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加强实验室管理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实际护理实验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具体经验,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实验组(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较少(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护理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儿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