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族裔者的天地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16日,“美国国家图书奖”在纽约揭晓。是年奖项都有哪些作家最终入围?获奖作家和获奖作品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美国国家图书奖:此NBA非彼NBA
  当今世界,无论是喜好篮球还是不喜好篮球,大概少有人不知道美国的NBA,即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美国还有一个NBA,其全称为National Book Awards,即“美国国家图书奖”。
  第一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举办于1950年3月16日。当时,奖项的目标是一个“由作家颁给作家的奖项”,最初选定的是当年的最佳作品,分为三类:小说类、非小说类和诗歌类。当时的《波士顿先驱报》在第二天的报道中说,文学史正在形成之中,足见对其期望之高。很快,NBA就确立了其在国内外的良好声誉。诸如威廉斯、福克纳、贝娄、马拉穆德等一大批作家获得了这个奖项,而正是他们,奠定了当代美国文学的基石。19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NBA曾经一度扩大了评选的范围,其类别涵盖了科学、哲学与宗教,历史与传记,艺术与人文,翻译,当代思想,自传,儿童书籍等。到了1980年,一些赞助商寻求扩大读者群,把奖励的名称由NBA改为TABA(The AmericanBookAwards),即美国图书奖,而且把评奖的范围扩得更大了,总共设置了16个类别28个奖项。评选者由出版社、书商、批发商、图书馆员、作家和批评家组成。由于范围扩得太大,类别太多,自然削减了该奖项的影响力。于是,在1984年,董事会重新把奖项类别减至三个。到了1987年,名称重新改为NBA,且重申指出该奖是“由作家颁给作家的奖项”。自从1996年开始,奖项类别确定为4个,即目前的四项分类:小说类(fiction)、非小说类(non-fiction)、诗歌类(poetry)和青少年文学类(young people’s literature)。每个奖项由5位作家组成的独立的委员会来评审。经过60多年的发展,这个NBA已经成为美国最知名也是业界最高级别的奖项了。
  从其62年的历史来看,无疑绝大多数的获奖者后来都成为了美国重要的作家,更有一些人在此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因此,“美国国家图书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奖项。
  在众多媒体甚至学界的介绍中,大都把分类的前两者说成是“小说类”和“非小说类”。严格地讲,这样的定义并不够准确。对此,需要做一点点辨析。
  在西方特别是英文的语境中,说到“文学”(1iterature)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虚构类”(fiction)作品,另一类为“非虚构类”(non-ficdon)作品。前者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而后者包括自传、传记、日记等。对前者的定义,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述,就是“想象”,’即虚构类作品都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而后者的关键词则是“事实”,即非虚构类作品全都是建立在事实之上的。由此观之,在严格意义上,如果评审“虚构类”作品时,应该是包含了小说、诗歌和戏剧作品的。但为什么大家又会把它翻译成“小说类”呢?大致有三个原因,第一,Fiction这个词本身就有“小说”的意思;第二,“美国国家图书奖”是把“诗歌”单独拿出来加以评审的,而从其62年的评审结果看,在“虚构类”作品中几乎清一色都是小说;这样,难免使人产生这个类别就是“小说类别”的印象;第三,称“小说类”应该比“虚构类”的指向更加具体且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我们来看看2011年的获奖情况。《拯救骨头》:一部令人伤感的小说
  最终摘得“小说类”奖项桂冠的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沃德的《拯救骨头》。
  沃德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德莱尔,现在也居住于此。她曾经获得过斯坦福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斯泰格纳奖学金从而在斯坦福学习。在2010到2011年度,她曾经是密西西比大学的访问住校作家。说来,沃德应该算是一位新作家。她在2008年才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哪里疼痛》(Where the Line Bleeds)。但该书出版后颇得好评,很快入选“精华杂志图书俱乐部”好书榜,获得过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黑人民权核心小组荣誉奖,也进入过包括赫斯顿/菜特遗产奖等在内的入围作品。现在,沃德担任南阿拉巴马大学的创意写作教授。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14岁的不幸的小女孩儿埃斯克(Esch)的故事。在她还小的时候,母亲因难产而去世,父亲是个酒鬼,整日里饮酒作乐。那个造成母亲死亡的小弟弟,差不多就是由埃斯克一手带大的。有一天,埃斯克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而那个让她怀孕的男孩儿不过是把她当做玩具而已。恰在此时,家人得知飓风要到来了,会席卷她们位于密西西比的家乡。这个时候,就连父亲也开始担心飓风到来所带来的破坏性。埃斯克和她的三个兄弟决定把门窗堵死,然后存储一些食品以应对未来的风暴。埃斯克和她的三个兄弟为此做了准备,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食物以及物品可以让她们去储存。至此,飓风成为了故事的大背景。而小说主要讲述了此后12天时间里,孩子们尽量为了家人而互相做出牺牲,努力去维护家庭中那份难得的亲情的动人场景。
  小说的基调哀怨悲伤,细节之处常常会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大家都对埃斯克充满同情之心,对她的父亲和她的男友满是怨恨。该小说被誉为是一部动人而又令人伤感的作品。
  《转向》:探索世界如何走向现代
  在“非小说类”的评审中,最终赢得奖项的是格林布拉特的《转向》。
  有媒体介绍说,2011年的4位获奖者全都籍籍无名。其他三位可能如此,但这话用在格林布拉特身上,那实在是极为不恰当的。
  格林布拉特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聘教授,专事文学研究,其在文学理论上的学术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人文院的双料院士,还曾担任成员皆为语言与文学领域学者的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的主席。作为西方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格林布拉特主要从事文化研究,文艺复兴研究,特别是莎士比亚研究。他是当代“新历史主义”学派的倡导者之一。自从1980年代以来,其著作一经出版,都会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他最著名也最为流行的作品为《俗世威尔: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Will Dfthe World:How ShakespeareBecame Shakespeare),该书曾经在2004年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也曾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
  《转向》写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发现。说的是在1417年的冬天,一个接近40岁的男人在图书馆激动地发现了一份特别古老的手稿。这个人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淘书者,也是意大利的学者、作家和人文学者布拉乔利尼。正是他的发现,让古罗马的哲学史诗《论事 物的本质》(On the Nature of Things)的手稿重见天日,而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古罗马的诗人和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他在诗中宣扬了在当时看来是极为危险的观念:宇宙的活动无需诸神的帮助,人们在宗教信仰中的恐惧心理有损于人类的生活;物质是由很小的粒子组成的,它们不断地流动、碰撞且在新的方向转向。
  正是这本书的复制和翻译启蒙并点燃了文艺复兴的星星之火,激发了诸如波提切利这样的艺术家和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这样的思想家;构成了伽利略和弗洛伊德,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思想体系;同时,也对蒙田、莎士比亚甚至是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这样的作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该书仿佛在告诉人们,一首诗可以改变世界。但其中对于历史文献细节的挖掘和思考更为引人入胜,也让人们看到了历史文献的丰富多彩之处。
  《转移与裂变》:展现非裔美国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类”评比的获奖者为芬尼的《转移与裂变》。
  芬尼现任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创意写作教授,此前出版过三本诗集,其中,《世界是圆的》(The World Is Round)获得2004年富兰克林诗歌奖(BenjaminFranklin Award for Poetry),《大米》(Rice)则获得1995年PEN笔会美国公开书目奖。芬尼还出版过一本短篇小说集《心材》(Heartwood),编过一本《响亮的耳朵》(The RAnging Ear:Black Poets LeanSouth)。
  《转移与裂变》是芬尼的第四部诗集,其所描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来自非裔美国人,这其中既有历史人物如民权运动的女领袖帕克斯(Rosa Parks),也有当代人物如前国务卿赖斯,既有堕落少女,也有被遗弃的女人。在她的笔下,情色、政治与家庭事件,都用艺术与激情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离开与回归》:越南裔少女的奋斗之路
  最终赢得“青少年文学类”奖项的是赖的《离开与回归》。
  赖有着不幸的童年。她生长在越南,1975年移民到美国的阿拉巴马州。目前生活在纽约市,在帕森斯设计学校教授写作。但与此同时,她无疑又是一位极其幸运的作家。《离开与回归》是她的第一部书,而这第一部作品就获得了美国的图书最高奖。
  《离开与回归》是一部小说,它描写了主人公哈(Ha)及其一家人的生活。对于只有10岁的哈来说,她所熟知的地方只有越南的西贡市,那里有热闹的市场,各式各样的传统,还有热情的朋友,当然还有她自己喜爱的木瓜树。但很快,越南战争爆发了,战火烧到了自己的家乡。哈的父亲在越战中失踪了。10岁的她和母亲以及三个哥哥一起逃离了西贡,登上了驶往希望之地的轮船。她们先是抵达关岛,接着到弗罗里达,最后抵达阿拉巴马。在美国,她们一家找到了避难之所,但迎接她的不是人们的友好欢迎,而是遭到一些同学极为不友好甚至可以称之为卑鄙下流的粗暴对待。可以说,哈在阿拉巴马发现了不一样的世界:冷漠的人们,无趣的食物,奇怪的景物。但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通过一个小姑娘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她在移居到新的国家的时候的变化、梦想和悲伤。最终,在一位儿子在越战中阵亡的善良的老师的帮助下,哈努力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新的生活。但即便如此,她未来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哈的故事取材于赖的个人经历,虽然是作者的第一部著作,但却从一个儿童难民的视角,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她的挣扎和奋斗。
  该小说的写法独特,采用了简单易懂、短小精悍的自由体诗篇,很好地再现了一个移民儿童的真实生活。叙述有不少语法错误,读者看后在发笑的同时也会感到心情沉重,更会随着哈在同学午餐的时候自己却躲在洗手间所流露出的那种痛苦而深受触动。哈的生活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异化的经历。阿什贝利:老诗人荣膺杰出贡献奖
  除了上述4位作家获奖之外,现年84岁的老诗人阿什贝利(John Ashbery)荣膺2011年度杰出贡献奖章。阿什贝利曾经是“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得者,其著作也曾四次入围。他是该奖项的第21位获奖者。此前,莫里森(Toni Morrison)、厄普代克(John Updike)、梅勒(NormanMailer)、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等著名作家都曾获过此殊荣。
  阿什贝利1927年出生于纽约。他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从1953年起开始诗歌创作,此后出版了无数的诗集,获得过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奖项。他的诗集《凸镜中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in a ConvexMirror)获得了美国三大奖项: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家奖。其作品被翻译成20余种外国语言。
  他不仅自己创作诗歌,还长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把法国大诗人如兰波(ArthurRimbaud)等人的诗作翻译成英文。他还在《纽约杂志》和《新闻周刊》上写作视觉艺术的文章。除此之外,他还写过戏剧和小说。像格林布拉特一样,阿什贝利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人文院的双料院士,并曾在1988到1999的11年间,担任美国诗人学会(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的会长。
  耶鲁大学英文系主任海默(LangdonHammer)在2008年曾说,回顾过去的50年,美国诗歌界没有人像阿什贝利那样显得如此之重要;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诗人布尔特(Stephen Burt)把阿什贝利与T.s.艾略特相提并论,足见学术界对他的高度评价。阿什贝利获得此奖,也是实至名归。
  与此同时,迈阿密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创办人之一卡普兰(Mitchell Kaplan)获得公共服务奖。卡普兰是美国书商协会的会长。在创办书店、创建图书博览会、高校图书馆建设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NBA中的两位华裔评委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评委中有两位华裔学者。一位是“小说类”的评委,也是知名作家李翊云(Yiyun Li),另一位则是“非小说类”的评委黄云特(Yunte Huang)。两人同为北京大学毕业生,都在上世纪90年代到美国留学,现在美国工作和生活。
  李翊云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作为作家,其创作多为短篇小说,曾经发表在《纽约客》上,并且曾入选《最佳美国短篇小说集》等。2005年结集出版的《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获得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Frank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 等重要奖项。
  黄云特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后赴美留学,1999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巴法罗分校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现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英文系教授。其主要从事20世纪美国诗歌、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等。其最新著作《陈查理》(Charlie Chan: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Honorable Detective andHis Rendezvous with American History)于2010年8月出版发行。
  少数族裔者的天地
  若是稍稍总结一下2011年的获奖人选及其作品,我们大致上可以看出有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新,即新人新面孔居多。虽然格林布拉特是学界知名人士而为大众所知,但其余三位获奖者则几乎都为文坛新人或者刚刚出道不久。诗歌类获奖者芬尼算是其中资格最老的了,但其获奖作品也不过是她的第四部诗集。小说奖得主沃德,不过是在3年前才出版了第一部作品,获奖作品算是其第二部重要作品。而青少年文学奖的桂冠则是授予了刚刚写出处女作的作者赖。
  其次是少数族裔者居多。在此次获奖者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少数族裔有两层意思,第一,四人获奖者之中,除了格林布拉特之外,两位是非裔作家,一位是亚裔作家,第二,同样,在四人获奖者中,除了格林布拉特之外,其余三位全部为女性。
  第三是上述少数族裔的作家,其作品的主题、人物与故事,也都与少数族裔的群体及其生活密切相关。沃德描写的是自然灾害面前的黑人家庭的爱恨情仇,芬尼用诗歌在为黑人的历史与现状呐喊,赖则以动人的笔调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亚裔在美国艰难的奋斗之路。
  在2011年11月16日的颁奖典礼上,诗人芬尼的受奖演讲最为成功,也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她的演讲或许代表着少数族裔的声音。她说:
  我们来自历史,南卡州的奴隶法典,我们共同颤栗……有你们陪伴就是要燃烧得更加明亮。在美国,黑人是曾经由官方规定不能接受教育的唯一的群体。此时此刻,我也想正式地表达我的无言以对。
  主持人利特高(John Lithgow)现场评论道,“这是我平生所听到的最佳受奖演讲。人们送给她的掌声和欢呼声,也是我所见到过的给予诗歌奖得主中最高涨的。”
  由此可见,即便在当今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公平问题,以及不同群体特别是少数族裔群体的现实际遇,仍旧是作家写作的焦点,也是读者关注的焦点。
其他文献
新疆是王蒙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自 70 年代末从新疆“归来”后的王蒙创作了《歌神》《买买提处长轶事》《杂色》等一系列描写新疆伊犁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与《在伊犁》系列小说,更是构成了王蒙新疆小说特别是“伊犁叙事”的“双璧”。王蒙通过他的《这边风景》等小说,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范式——“新疆美学”。  壹  新疆是王蒙的受难地,也是王蒙的“福地”。1963年,因《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义,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生生不息的传统美德之一。对古往今来的所有中国人而言,义都是一个极为熟悉的字眼儿:它不仅连结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更凝聚着孔孟以来历代圣贤的谆谆教诲;它不仅意味着一腔热血,更承载着正义与担当,有如信念之根,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南宋文天祥就义后,书于衣带的绝笔赞中有云:“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位末世丞相,堪称践行仁
曾经是国内某知名公司的技术骨干,曾经是一个多媒体软件产品的主管,现在是一位富有创新意识的基础教育IT工作者。这就是上海市七宝中学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陈圣日老师。  自从1998年被仇忠海校长鼎力引进之后,陈老师便和教育信息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选择教育并投身教育之后,他保留着勤于钻研的特质,工作中不断求索创新,善思的他似乎从来没有让学校信息化发展停下过脚步。  刚进学校的时候,七宝中学看好他的多媒体
2006年是实施《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它既承载着对过去五年各项工作实施总结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开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局面的历史重任。本刊试图通过对2006年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发展脉络的梳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这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随着事件的回放,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一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在稳中求变、力图创新。    “十一五”规划开启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而哲学这一追问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智慧之学则是这一精神生命的核心。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研究以及哲学智慧之继承发扬应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回归到中国哲学固有的问题,确定特定的哲学思想所欲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进而思考这些思想所蕴含的智慧如何为现代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案。同时,应处理好历史性与时代性之关系,需要梳理出重要思想观念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把握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
笨花、洋花都是棉花。  笨花产自本土,洋花由域外传来。 有个村子叫笨花……  铁凝以抒情笔法将 “笨花”吟诵为生命的传奇,也使其成为回溯乡土中国历程的符号。铁凝将笨花作为一种镜像来书写,而有关笨花村庄的叙事,指涉为生命与精神意向的象征,原本是走向对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探索的凭借。  《笨花》一改铁凝以往创作《哦,香雪》《玫瑰门》等关注女性命运、注重个人情感开掘的基调,截取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
王小帅是当代中国影坛最具个性和风格的电影作者之一,面对当今电影市场中一浪高过一浪的商业化浪潮,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将目光放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通过冷静克制的镜头来承载自己对于个体、社会和历史的独立严肃思考,为推动中国作者电影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小帅在谈到《地久天长》的创作初衷时说道:“希望通过时间去感受人和人之间,以及人类自身的命运的无常。”30年间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被导演
己亥年初夏的五月,有机会到衡阳参加船山书院的学术活动。作为中国书院研究的同道,王立斌将他的《辛稼轩与铅山瓢泉词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送我。我与王立斌虽初次相识,但因其师是著名的文史学家史树青先生,我在岳父家曾常與史先生相见并请教,所以便有了亲切感。  王立斌与我同为恢复高考上的老知青大学生,也同为中国书院学会的副会长。其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长于考古、文博、历史、文物鉴定、图书和书
最近一个月,我一直在自欺欺人。拖着拖着就是不愿意打开这个叫做“第三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总结”的文件夹,仿佛只要我不动笔,这门课程就永远不会结束。而只要在电脑上敲下任何一个字,就是正式地和过去一年半中的自己和老师告别。昆图斯说,“习惯是比天性更顽固的东西。”是啊,我已经习惯了每次课前看着先生单肩背着公文包,手端着白瓷杯走进教室,习惯了课上听到刷新古代文学史的新颖学术观点,习惯了课后在宿舍里和舍友讨
京剧自晚清年间成熟,迅速进入鼎盛时期,并且在不到半个世纪的短短时间里就风靡全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近两个世纪以来,京剧在中国社会文化领域拥有特殊地位,对它的繁荣发展助力不小,福兮祸兮,不能一概而论,整体而言,对京剧的传播助力不小,但更重要的是京剧伶人们对艺术的精心雕琢与执着追求,才成就了京剧辉煌的成就与地位。  尽管京剧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与艺术领域有毋庸置疑的地位与影响,但京剧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