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代数与模态逻辑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f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余代数成为国际逻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余代数的基本理论建立于范畴论基础之上,而范畴论是关于对象和对象之间的箭头的理论,它是比集合论更加抽象、更加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因此余代数也就成为非常抽象的数学结构。从广义上说,余代数处理基于状态的动态系统,比如理论计算机科学中的(加标)转换系统、模态逻辑的模型和框架等等,它是基于状态的动态系统的抽象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余代数的基本概念,然后论述它在非良基集合论研究中的起源,接着说明余代数与模态逻辑的联系。最后,余代数提供了一种处理模态逻辑语义的抽象模型,因此具有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钛(ANP)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blot检测NPR-A在AGS细胞上的表达;Br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ANP对胃癌AGS细胞增殖的影响;cGMP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作为哲学史上的两个革命家,前者通过对"此在"的现象学的存在论分析提出了"语言是存在的家"的命题,后者通过"感性活动"的存在论原则得出了"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的结论
文章介绍了汽车爆胎的危害、爆胎产生的原因及目前主要防爆胎方法,并分析了一种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重点阐述了该装置的道路试验检测方法和应用前景。
个人向度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视阈,离不开特定文化思想的背景支援,这突出地表现在:哲学对"理念个人"的逻辑预设;物理学对"原子个人"的单位分析;经济学对"资本个人"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