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敏捷的说话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话能力是认知能力和观察思维想象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体验。它既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训练的重点,又是难点。叶圣陶先生说:“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锁钥。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口语训练,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准确、简洁、应对敏捷的说话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读中练说,以读促说。
  阅读教材是学生说话能力训练的阶梯,读得多,吸收得多,记忆仓库里就储存得多,指导学生说话,必须以阅读为基础,以读学说,以读练说,使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规范,更富有感情色彩。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朗读除了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还有有意识地让学生复读、复述、背诵、表演。如一些故事性较强,语言生动有趣的课文,经常布置让学生把故事讲给家长或邻居听的任务,从而实现模仿说话向独立说话的过渡。
  2.创设情境,在师生互动中培养说话能力。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胆小、腼腆、紧张,不善于表达。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口语交际呢?我认为依据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忘却课堂,忘却教师,无拘无束地自由交际、自由表达是说话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首先是以配乐范读,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初步感受,其次让学生自由朗读,可以同桌互读,也可以小组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最后,老师扮演记者去采访“小乌鸦”、“小狐狸”,去询问乌鸦为什么把好不容易觅来的肉轻易地丢了?去问狐狸为什么能够骗到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就连平时默默无言的学生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样的形式既生动又活泼,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乐于发言。
  3.诱发兴趣,使学生想说。
  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会身心愉悦地投入进去,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个人只有在心情愉悦、情感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为此,我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训练办法,来开启学生之口。
  刚入学的儿童有一定的口语基础,而且思维活跃,好奇心和表现欲望都较强,渴望相互了解,为此我选择以介绍自己生活为主的话题“我说我”。我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在哪个学校上学?你的班主任是谁?”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把多余的字去掉,连贯成一段话进行说话练习。在此基础上布置作业,提出一些问题,如“你家几口人?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上班?你在家里会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兴趣很浓,他们不仅能积极完成作业,还能在课堂上有条理地说成一段话给大家听。
  针对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画面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教师可以从课本和课外书中找一些形象性、趣味性强的图画,一边引导观察图画,一边指导说话。还可以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对艺术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等体裁的文章,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使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益智的故事,以增强他们的有意注意。要求他们听清内容,抓住重点,听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因为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所以听起来认真,讲起来绘声绘色、生动感人。
  4.利用电教媒体。
  4.1激发审美情趣
  小学生对客观世界具有审美情趣,容易激发说话动机。因此,我特别注重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他们在感知情境中产生审美的情趣,进入审美活动中去,形成以“境”之“美”激发审美之情,又由审美之情激发描述情境之“美”的动机,进入以童心和童情去表现客观情境美的语言活动中去。
  有一次上课,我用多媒体组合出示了一只小白兔在长满野花的草地上蹦蹦跳跳的画面。全班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发出欢笑声,表达对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的喜爱之情。我充满感情地说:“啊!这是一只多么美丽、多么可爱的兔子!你们喜欢吗?”同学们兴奋地说:“很美!”我接着说:“大家仔细看看,小兔子美在哪里?”于是,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从兔子的形态、毛色、五官、四肢和尾巴一一展开审美活动,用喜爱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把小兔子的外形描述出来。我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句子的训练,又有说好一段话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在描述白兔的语言活动中,表达喜爱动物的感情,使学生在状物素描中尝到说话的乐趣,感到说话的“易”和“乐”,因而爱上说话。
  4.2发展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通过思维,学生可以认识那些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可见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是学生获得新知识,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他们常常以一定的具体感性认识为基础,展开“形象—抽象”的思维活动。
  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指导看图说话《小兔搬南瓜》的第二幅图时,思考:“小白兔看到车轮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学生很难把车轮和南瓜联系起来说。于是我就利用CAI软件在电视的屏幕上出现车轮和南瓜图,问学生:“车轮和南瓜的形状都是怎样的?”学生一看电视屏幕就讲出了答案,我又问:“你们平时看到的车轮会怎么样?”学生一时想不出答案来,我马上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滚动的车轮,学生立刻说:“车轮会滚动。”我又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问:“车轮是圆的,会滚动,那么南瓜也是圆的,会不会滚动呢?”学生异口同声说:“也会滚动。”“你们真聪明,和小白兔的想法一样。”我边说边出示滚动的南瓜。接着我请学生说说第二幅图的内容。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发言。
  学生借助具体语境进行了初步抽象:圆形的东西都会滚动。其思维已触及属种概念,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必须加以重视。
其他文献
“流明数码艺术大奖”(Lumen Prize forDigital Art)于2017年11月25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呈现来自全球各地的二十余件数码影像作品和VR作品,其中除了本次大奖的获奖作品外,还包括入围作品、历届特色作品及文艺复兴公司(Renaissance)带来的VR电影特别放映单元。  本届展览已经是该奖项连续举办的第六届,此次亚洲巡展选择了北景作为第一站。展览以“流明矩阵”
期刊
一、通过铰链四杆运动链分析各二铰接杆间相对运动状况与各杆相对尺寸关系和相对位置关紧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对具有不同的各杆相对尺寸关系和相对位置关系的铰链四扦运动链
该文介绍小孔径锥度深孔铰削加工机用锥铰刀的设计要点与成功应用。
对边相等铰链四杆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反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连杆曲线与一般的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曲线相比有所不同,因此,曲线的奇异点(二重点)与机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也有一些特点。
该文通过对超大跨度铰座的装焊新工艺,探讨解决了超大距度小直径铰轴孔无法整体机械加工的难题,所提出的简易焊筋工艺假轴,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较好地避开了铰座跨度对铰轴孔
2017 年 5 月 21 日下午,由王式廓基金会携手今日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时代渐强音:2017 王式廓奖暨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提名展”正式开幕.展览通过网络征集与专家提名的方式面向
期刊
2017 年 11 月 19 日,由今日美术馆联合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找朋友— 发现当代青年艺术家》于今日美术馆 1 号馆 3 层正式开幕.“找朋友”项目于 2013 年由今日美术馆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