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刍议

来源 :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4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16日,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在广大高中教师的热切期盼中正式发布了。其中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本次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如今,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已经尘埃落定,如何在接下来的具体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从而通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抓手,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这自然成为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内的广大高中教师们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那么,在日常的学科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落实好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为实现立德树人贡献更多的学科智慧与学科价值?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但愿能对包括高中思政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育教学有一些启发。
  一、学生发展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旨归
  众所周知,过去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味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结果是除了教学,忘却了其他该有的一切,尤其是把最为重要的教育完全抛在一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把基础教育带入了危险的边缘。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许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再出发,让基础教育真正彰显教育的本色。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为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告诉我们,实现立德树人,即培养人,促进学生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终极价值。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成尚荣先生认为,核心素养的核心旨归就是人的发展,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质就是立德树人。
  同样在北师大核心素养课题研究组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作为相对下位的对学生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当然也必须是指向学生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发展。这里的全面当然不能仅仅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内容的智力提升,应该是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内容的全面提升;这里的持续当然不能是目前尚有较大市场的那种拔苗助长式的培养模式,而是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渐进式的持久性的终生发展;这里的健康当然不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总是苦行僧,压力山大,苦不堪言,而是伴随着智力长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心是快乐的、积极向上的、健康阳光的,而且其德性素养也在不断得以养成。
  包括思想政治課程在内的高中各学科教学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时,如果能真正走出过去那种以提升学生学科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误区,代之以指向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只要对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有利的教学行为我们就践行就坚持,只要不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教学行为就坚决摈弃,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如过去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时遇到的尴尬,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也才有可能真正落地。因此,可以这样说,学生发展是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旨归,是核心素养时代判断与评价教育教学实际成效的根本标准。
  二、价值引领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认为,价值观是一个人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核心素养,作为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一旦价值观上迷失了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上的缺陷。从学科教育的目标而言,我认为最为根本的目标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其观念支配的,而人的最根本的观念就是其价值观,一个人之所以选择这样或者那样去做,就是因为他认为这样或那样做有价值,这显然就是价值观问题。从学科教学的任务来看,我认为最为主要的任务其实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廓清学生思维上特别是思想上的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知,从而使其原有的模糊与错误得以澄清,而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价值观的纠偏与归正的过程。
  高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借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无疑是包括思想政治学科在内的高中各学科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教学实践表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引领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如果单单依靠一味的灌输与说教,往往适得其反,这也是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被人多有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做到以理服人,入脑入心,并最终能使学生外化于行。比如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倡导与推行的辨析式教学法就是借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对学生进行积极价值引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开放的辨析式学习,理性面对各种不同观点,在自主辨识分析的基础上,自主作出判断,从而实现真正有效的价值引领。因为这个过程显然不是在强词夺理,学生的各种观点允许呈现出来相互碰撞,过程中强化学生自主辨识、自主判断,做到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价值的归正,所以教学中借助这个过程实现对学生积极价值引领必然是有效的。
  这次新颁布的普通高中2017版课程标准在对核心素养进行概念框定时将原来的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进行了完善,补充了正确的价值观这一重要内容,而且置于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之前,也就足于说明价值观本身之于素养的重要性,而且其本身就是素养的核心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核心素养之核心。因此,教学中突出价值引领,并籍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的、根本的、最为核心的任务,或者说是学科课程教学的一个教育的核心总目标。
  三、实践活动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手段
  以往的教学也有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但在单方面指向学生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生态下,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本太高,耗时太长,关键是对应试的用处不大,所以往往就流于形式,有时甚至连形式也没有。本次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比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在课程性质界定中,明确高中思想政治是“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特征;在课程理念方面,强调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在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中,培育“公共参与”素养就是强化学科的实践性;在课程结构设计依据中,提出了“促进知行合一,凸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性与参与性”;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的教学建议;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了“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新要求”,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对接等;在对地方和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建议中,提出要“结合实际,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等等。   通观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通过打造活动型课程,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真谛,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行动自觉。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教学中,要加强以实践性为特质的活动型课程实施方面的研究,除了把课堂变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模拟场所外,还要不断拓展与开辟教学活动的各种真实的实践场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迈入社会大课堂。
  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真正落实好社会实践活动并非易事,需要包括教学评价在内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联动。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在内的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中都在强调实践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宏观上的原则进行要求,而是如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各个具体的环节点上都有明确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为教学中真正做到指向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当然也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提供了保障。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应成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与手段。
  四、整体全面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后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同学科的性质、教育任务等有别,因此凝练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与数量就自然有所不同。從各科新课程标准所明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数量来看,最少是3个,最多有6个,思想政治学科包含政治认同等4个学科核心素养。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它。他还指出,在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每个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又划分为若干个水平,不同的核心素养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整合,形成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以此来规范和指导过程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以及高考试题的研制。
  由此观之,我们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就要从全面整体的角度去领会与把握,要从学科规定的几个核心素养的关系上去整合,要在同一水平上就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整合,不能只顾其一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四个: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其中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是学科的最根本任务,是其余三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科学精神是达成其他素养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是其他素养的必要前提或必然要求,公共参与则是其他素养的行为表现。可见思想政治学科的这四个核心素养就是一个内在关联的全面的有机的统一整体。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又对四个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水平1至水平4的四个等级的不同水平,为我们提供了对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整合的具体视角,这显然是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水平划分的依据,也是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以及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试题研制的依据。
  因此,教学中惟有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把握、整体认知和有机整合,才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真正有效地使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体全面是各学科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策略,核心素养的核心策略就是整合。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学生发展是根本旨归,价值引领是核心目标,实践活动是载体手段,整体全面是核心策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无疑是当前新课标下各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上四点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而言或许并不充分,但教学中做到这些方面无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切实落地是十分必要的,对教学一定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体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师真正做到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己任,充分发挥我们的学科智慧与学科价值,就一定能创生出许多使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具体教学策略与实现路径。
其他文献
职业生涯中,许多班主任都有疑问:为什么费尽心思也不能与学生心对心地沟通?为什么家长老师很努力,可孩子的成绩还是丝毫没有起色?为什么明明自己有实力和经验,却难以在教师交流中侃侃而谈?  归根结底,您可能缺乏的是一种“软实力”——共情力。以下五位老师的教学故事,一定能给您以启发。   1   一次在外讲座,戴姣老师被一群年轻的班主任围着追问如何处理棘手的学生教育问题。她想了想说: “我没有什么特殊
期刊
“微课”是学生进行作文先学的重要资源,在翻转课堂下设计作文“微课”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优化学生的习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及时全面地反馈学生习作四个方面来设计微课,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仅仅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写—教师改—简单评讲的层面,这种无聊枯燥的写作教学显然无法实质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害怕乃至厌倦写作成为了常态。随着信息技
期刊
习作,老师難教,学生难学。一方面因为习作教学一个单元设计一次训练,训练内容的主题与单元课文切合度比较高,但没有阅读教学那样具有较强依托性的文本,方法的指导比较简略,往往是“想象合理,有条理地叙述,表达真情实感”等比较空泛的要求,且单元之间联系不紧密。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课文教学侧重阅读能力培养,比较轻视课文中的习作范例因素的发掘与运用,造成“读写分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不够快,总体水平不够
期刊
大多数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即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要在群体中生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很多情况下,孩子在其中必须与他人共同分享许多权利,不能独占。分享是在社会中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如果孩子将来长大太自我中心,就会使孩子得不到尊重,得不到信任,得不到友谊,得不到支持,得不到他人给予的成长动力,这样,反倒会使他更加受挫――没有成就感、与身边的人不能和平相处、很少体会到个人的幸福。  因此,父母们希
期刊
语篇是小学生進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开展语篇教学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现如今农村小学生对于语篇学习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小学英语教师对语篇教学又是怎样开展的呢?究竟如何运用语篇教学法实施小学阅读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呢?本文结合英语研究课题《语篇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阅
期刊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有七首。“七子”是指当时被外国侵略者占据的澳门、香港等七个地方。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澳门》是《七子之歌》的首篇,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肉
期刊
语文教材编写是围绕着三个核心理念展开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立德树人,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第二个关健词是守正创新,任何一种建设都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问题。第三个关健词是语文素养,现在更多说的是语文核心素养。   一 、语文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2年党的第十八大报告
期刊
一、游戏是幼儿独特的活动形式  三岁至六、七岁的孩子称幼儿。在这三、四年间,游戏几乎成了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幼儿在三岁以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已能直立地走来走去,能进行语言交流,能模仿成人做一些最初步的游戏,如模仿妈妈的喂饭动作,也给娃娃“喂食”、“喂水”。以后,他们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独立行动越来越多,对周围生活感到新奇,发生强烈的兴趣。他们渴望象成人一样自己动手
期刊
张大千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大千先生才华横溢,他善作诗词、擅长书画创作、篆刻图章以及书画鉴定,样样精通,誉为全才。他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的研究、整理、发展和革新;他的绘画根植于中国画传统,深入研习石涛、八大山人、徐渭和敦煌壁画,并上承宋元诸家,学其古人具有超越常人的广度和深度,是一位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中年以后更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新创独具个性的泼墨、泼彩画风,为传统笔墨注入了现代新风,在近
期刊
他出生于西班牙一个贫困之家,父亲是一个铁匠。因为生活贫困,他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随父亲到处东奔西跑。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  23岁,他来到意大利,参加了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负了三处伤,以至于被截去左手。  退伍回国后,他虽历任军需官、税吏等公职,但一事无成,反而曾被下狱。  负债累累、命途多舛的他想到了自杀。铁匠父亲知道后,并没有劝慰儿子,只是把一块烧得通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