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幼儿的身心发展

来源 :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s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游戏是幼儿独特的活动形式
  三岁至六、七岁的孩子称幼儿。在这三、四年间,游戏几乎成了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幼儿在三岁以后,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已能直立地走来走去,能进行语言交流,能模仿成人做一些最初步的游戏,如模仿妈妈的喂饭动作,也给娃娃“喂食”、“喂水”。以后,他们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独立行动越来越多,对周围生活感到新奇,发生强烈的兴趣。他们渴望象成人一样自己动手做许多事,渴望知道许多的事,逐渐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生活的愿望。可是,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幼儿不能直接参加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去。游戏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幼儿游戏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主题和内容,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又都和幼儿周围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幼儿可以模仿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和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模拟各种动作,表演丰富的内容,也可以说,游戏是幼儿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通过游戏,幼儿具体地学习和认识社会生活,体验社会上人與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满足了他参加社会实践生活的愿望。
  二、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
  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幼儿在玩“老鹰捉小鸡”、“跳房”、“丢手绢”、“掷沙包”、“钻圈”时,要跑、跳、掷、钻、爬,能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骨胳、肌肉得到锻炼。由于游戏时全身器官处于活跃状态,对增进大脑机能,发展高级神经活动也有较大的作用。
  游戏能促使幼儿的语言、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幼儿在游戏时,他想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真的,并且把自己做不到的或没有的东西,用语言、动作或另外的东西代替。这不但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使游戏反映的生活更趋于真实,也使语言、动作、注意力、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三岁幼儿还只能简单地模仿妈妈动作,给娃娃“喂”东西吃;四五岁幼儿则能模仿搂抱、穿衣、脱鞋等动作了,而且给娃娃“喂”食时,会用白水当牛奶,边“喂”边说:“宝宝乖,快吃吧,妈妈喜欢。”
  幼儿在游戏中,还能学习劳动人民的好思想,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公共汽车”游戏,幼儿把椅子、凳子摆成一行,当作汽车,叫爸爸妈妈当乘客,自己做司机和售票员。一会儿嘴里喊道:“嘟嘟,前边拐弯了,请大家扶好”;一会儿又当“售票员”,把小纸条当车票“卖”给“乘客”。通过游戏,幼儿学习司机、售票员的劳动,体验了一心为乘客服务的思想。
  三、在家里做什么游戏好
  游戏内容很多,有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算术游戏等等。但总起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创造性游戏。如“过娃娃家”、“开商店”、“小医院”等,这类游戏能活跃幼儿的想象力。玩“过娃娃家”时,幼儿当妈妈;“开商店”时,幼儿当售货员;玩“小医院”时,幼儿当医生、护士,……。这类游戏,幼儿一个人能玩,也可以几个幼儿一起玩,父母也能参加做“乘客”、“病人”等。
  (二)建筑游戏。在经济条件许可下,给幼儿买积木,也可以自制积木。幼儿通过搭大桥、高楼、汽车,纪念碑、火车站等图案,认识几何形体,学习空间、大小比例的知识。还可为幼儿准备些装饰材料,如小彩旗、小灯笼、小花篮,将幼儿搭的建筑物装饰得更好看。
  (三)伴有活动的游戏,也叫体育游戏。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拍皮球、滚铁环、掷沙包、跳绳、跳牛皮筋等等。父母要经常提醒幼儿到户外活动,做这类游戏,对增进幼儿健康十分有益。
  (四)安静的游戏。如幼儿常玩的拼图,塑料插板、翻绳儿、串珠儿、弹杏核(杏核要洗干净)等。做这类游戏,可结合教幼儿数数,学加减法、识字等。
其他文献
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三院士是谁?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他们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对子女的教育上,梁启超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梁启超九个子女的成才,与家庭环境有莫大关系,父亲的耳提面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感恩心、同情心及礼数。对于帮助过家庭的二叔,他叮嘱孩子们逢年节必须去信
期刊
否定是一个最不受人欢迎的词语之一。我们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发言,要用赏识的眼光,多用鼓励语言;在评课现场分析教师的上课情况,要多发现教师上课的亮点。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要用一种让人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表达。每一个教师,都有希望被肯定的初始心理,内心深处都有被赏识的愿望,要想对自己进行有效的否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否定是一个逻辑学名词,与肯定相对,表示否认的,反面的;否定也是一个哲学概念,
期刊
若干年前,英国《泰晤士报》曾出了一个谜题,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什么?”很多人拿着地图研究,试着从地理位置上找答案,结果都落选了,只有一个答案获奖,那就是“一个好朋友”。是的,一路上有好友相伴,沿途说说笑笑,很快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远。”的确,没有人软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刚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人生的旅途上
期刊
职业生涯中,许多班主任都有疑问:为什么费尽心思也不能与学生心对心地沟通?为什么家长老师很努力,可孩子的成绩还是丝毫没有起色?为什么明明自己有实力和经验,却难以在教师交流中侃侃而谈?  归根结底,您可能缺乏的是一种“软实力”——共情力。以下五位老师的教学故事,一定能给您以启发。   1   一次在外讲座,戴姣老师被一群年轻的班主任围着追问如何处理棘手的学生教育问题。她想了想说: “我没有什么特殊
期刊
“微课”是学生进行作文先学的重要资源,在翻转课堂下设计作文“微课”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优化学生的习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及时全面地反馈学生习作四个方面来设计微课,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仅仅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写—教师改—简单评讲的层面,这种无聊枯燥的写作教学显然无法实质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害怕乃至厌倦写作成为了常态。随着信息技
期刊
习作,老师難教,学生难学。一方面因为习作教学一个单元设计一次训练,训练内容的主题与单元课文切合度比较高,但没有阅读教学那样具有较强依托性的文本,方法的指导比较简略,往往是“想象合理,有条理地叙述,表达真情实感”等比较空泛的要求,且单元之间联系不紧密。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课文教学侧重阅读能力培养,比较轻视课文中的习作范例因素的发掘与运用,造成“读写分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不够快,总体水平不够
期刊
大多数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即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要在群体中生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很多情况下,孩子在其中必须与他人共同分享许多权利,不能独占。分享是在社会中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如果孩子将来长大太自我中心,就会使孩子得不到尊重,得不到信任,得不到友谊,得不到支持,得不到他人给予的成长动力,这样,反倒会使他更加受挫――没有成就感、与身边的人不能和平相处、很少体会到个人的幸福。  因此,父母们希
期刊
语篇是小学生進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开展语篇教学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现如今农村小学生对于语篇学习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小学英语教师对语篇教学又是怎样开展的呢?究竟如何运用语篇教学法实施小学阅读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呢?本文结合英语研究课题《语篇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阅
期刊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有七首。“七子”是指当时被外国侵略者占据的澳门、香港等七个地方。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澳门》是《七子之歌》的首篇,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肉
期刊
语文教材编写是围绕着三个核心理念展开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立德树人,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第二个关健词是守正创新,任何一种建设都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问题。第三个关健词是语文素养,现在更多说的是语文核心素养。   一 、语文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2年党的第十八大报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