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担负我国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被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 管理者 素质
[中图分类号]G4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00-01
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教授、讲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和在校大学生,是知识丰富、智商较高的脑力劳动者。因此,高等学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管理者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高校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理论修养是高校管理者的灵魂
管理者是高校里的管理者、决策者、指挥者。要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只有把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和纲领,才能使管理者与时俱进,带领学校不断创新,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把握好方向。从管理者素质的内涵看,至少应包括:1.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信念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社会意识和人生目标的集中反映,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向,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核心与灵魂。2.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掌握好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学校面临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力。
(二)思想道德素养是高校管理者的基石
高校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管理者要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威信,应依靠思想道德素质。一个品行高尚的管理者更容易得到下属的信赖感、敬佩感和亲切感,形成共谋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要内涵包括: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文化知识素质是管理能力最主要的来源
文化知识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领导状况,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管理者,尤其是较高层领导者,必须具备多层面、复合式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1.扎实的理论功底;2.精深的专业特长;3.广博的文化知识。
(四)领导能力是优秀的高校管理者的主要标志
领导能力素质是衡量一个管理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是管理者自身知识、智力的运用,是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的综合反映。包括:1.预见、应变能力。管理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管理者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果断措施,以应对复杂的局面。2.协调、用人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必须寻求社会合作,管理者要走出去沟通、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以取得各方面的理解、支持、配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知人善任,适才专用,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质和作用,充分整合校内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提升人力资源的作用。3.创新能力。现代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管理者必须大胆创新,有所创造。坚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走出一条独特的办学、教学之路。
二、提高高校管理者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认识,明确提高高校管理者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是办学的法人实体,一个学校的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课程设置等很大程度上由高校自主决定,这就要求管理者,尤其是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因而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明确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学校的发展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要不断开拓思路,以主人的姿态去管理学校。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要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在管理者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领导班子的结构、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提高整个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1.优化领导班子结构。领导班子应由不同年龄、不同知识、不同气质、不同能力的人组成,以形成优势互补。2.领导班子应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主要应遵循:讲党性,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顾全大局,以共同目标为重;守纪律,不谋私利,不搞特权,不搞两面三刀。
(三)加强学习培训实践活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1.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把对理论的学习与学校的现实状况、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要用一个政治家的眼光看待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民主,严守纪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2.积极学习各科文化知识。一是精通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该专业的专家。二是学习高等教育管理与教育理论知识。结合高教工作特点和需要,有重点地学习,努力提高领导管理水平。三是广泛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经济学、法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司晓红.教育管理学论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成言.现代行政领导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道玉.中国怎样建設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2).
[关键词]高校 管理者 素质
[中图分类号]G4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00-01
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教授、讲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和在校大学生,是知识丰富、智商较高的脑力劳动者。因此,高等学校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管理者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高校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理论修养是高校管理者的灵魂
管理者是高校里的管理者、决策者、指挥者。要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就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只有把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和纲领,才能使管理者与时俱进,带领学校不断创新,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把握好方向。从管理者素质的内涵看,至少应包括:1.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信念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社会意识和人生目标的集中反映,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向,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核心与灵魂。2.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掌握好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学校面临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力。
(二)思想道德素养是高校管理者的基石
高校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管理者要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威信,应依靠思想道德素质。一个品行高尚的管理者更容易得到下属的信赖感、敬佩感和亲切感,形成共谋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要内涵包括: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文化知识素质是管理能力最主要的来源
文化知识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领导状况,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管理者,尤其是较高层领导者,必须具备多层面、复合式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1.扎实的理论功底;2.精深的专业特长;3.广博的文化知识。
(四)领导能力是优秀的高校管理者的主要标志
领导能力素质是衡量一个管理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是管理者自身知识、智力的运用,是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的综合反映。包括:1.预见、应变能力。管理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管理者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果断措施,以应对复杂的局面。2.协调、用人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必须寻求社会合作,管理者要走出去沟通、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以取得各方面的理解、支持、配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知人善任,适才专用,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质和作用,充分整合校内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提升人力资源的作用。3.创新能力。现代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管理者必须大胆创新,有所创造。坚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走出一条独特的办学、教学之路。
二、提高高校管理者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认识,明确提高高校管理者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是办学的法人实体,一个学校的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课程设置等很大程度上由高校自主决定,这就要求管理者,尤其是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因而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明确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学校的发展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要不断开拓思路,以主人的姿态去管理学校。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要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在管理者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领导班子的结构、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提高整个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1.优化领导班子结构。领导班子应由不同年龄、不同知识、不同气质、不同能力的人组成,以形成优势互补。2.领导班子应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主要应遵循:讲党性,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顾全大局,以共同目标为重;守纪律,不谋私利,不搞特权,不搞两面三刀。
(三)加强学习培训实践活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1.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把对理论的学习与学校的现实状况、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要用一个政治家的眼光看待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民主,严守纪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2.积极学习各科文化知识。一是精通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该专业的专家。二是学习高等教育管理与教育理论知识。结合高教工作特点和需要,有重点地学习,努力提高领导管理水平。三是广泛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经济学、法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司晓红.教育管理学论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成言.现代行政领导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道玉.中国怎样建設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