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_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学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农村公民地理科学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乡土地理实际展开。关键是要构建合理的地理课程结构、优化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改革地理课程结构
  在农村,多数学校只开设地理必修课,课程结构单一。这种单一的课程结构,不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
  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既要考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考虑大多数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我们认为,农村中学应构建地理必修课、地理选修课和地理活动课相结合的地理课程结构。这三类课的课时配比可以控制为:在教学活动总量中,地理必修课约占60%,地理选修课约占25%,地理活动课约占15%。
  考虑到我国目前课程门类过多,课程内容偏难,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不能也不应该再呼吁国家增加地理课的教学时数,只能通过调整地理必修课,优化地理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必修课教学质量与效率,适当降低必修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为地理选修课和地理活动课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地理选修课要适应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的需要。为此,我们认为农村中学可设置如下两类地理选修课:一类是面向大多数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开设的地理选修课,这类选修课以使学生掌握应用性强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为目的。其课程内容以反映乡土地理环境、乡土地理环境与当地人类活动关系为重点,可以微型课的形式设置。如可根据当地实际设置乡土气候、乡土地貌、乡土水文、乡土植物与动物、乡土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乡土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乡土环境污染和保护、乡镇企业布局、村镇规划等课程,课时可长可短,让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自己实际能力的课程进行学习。这类课程初中、高中均应设置。另一类地理选修课面向少数能够升学的学生开设。如可为将来报考经济、财贸、外语、历史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人文经济地理”,为报考地理、水文、地质、交通、测绘等理科专业的学生开设气象与气候、水文地理、地图学、地质学等课程,为培养特殊领域的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这类课程宜在高中开设。
  地理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行为选择能力为基本目的,可围绕地理观测、地理野外考察、地理调查、访问等内容开设,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获得地理实践能力。
  2优化地理教学内容
  80年代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进行了几次卓有成效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确定了以“人类、资源、环境”为线索加以选择与编排的原则;新的高中地理确定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编选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这些改革举措实现了由传统地理学科向现代地理学科的转变,地理课程内容更加贴近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地理学当今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但同时应该看到,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地理课程内容在许多方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农村,这种问题更显突出。
  最突出的是,地理课程内容偏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地理课程的“学科中心”倾向仍很突出,它更多地关注学科的发展,更重视“地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忽视实际应用;部分知识教学要求偏高,过繁地讲分布,过多地阐述某些地理现象,记忆性内容比重过大。虽然地理课程也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作为一项教学内容的编选原则,但联系现实生活的材料往往仅能起到诠释某些地理学术思想的作用,而对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以及他们的经验未予足够的注意,导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应有的适应性。对不能升学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获得有关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发生与发展规律、当地人与环境关系等方面重大问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这些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智力价值、有助于学生形成关注现实问题意识的内容却难以接触到。因此,从农村学生的现实背景出发,优化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我认为,优化农村中学的地理课程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2.1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农村公民必需的地理观念为主线选择和编制教学内容。
  2.2删减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脱节、过繁、过难、陈旧和实用性差的内容;增加那些既有实用功能、又有智力价值的内容。
  2.3突出重点,防止面面俱到。比如,突出区域热点问题,突出地理观念和意识,突出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区域的显著地理特色,不面面俱到介绍区域的位置、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居民、宗教,交通路线、国际贸易等等。
  2.4突出联系农村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编写乡土地理微型课教材。如当地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减少等问题,可编写有关乡土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面的微型课教材;当地自然灾害频繁,可编写乡土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2.5适当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学内容。
  3改革地理课堂教学,加强地理活动课教学
  改革地理课堂教学,关键是要注意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协调达成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教学目标上,地理教学存在如下不良倾向。①重认知性目标,轻情感性目标与技能性目标。存在此问题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把识记地名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成因、特征、规律等认识性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标,而其他教学任务如向学生渗透地理科学观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或笼统抽象,或只在教案上附带表述一下,仅起一种点缀作用,并无真正的地位。②认知性目标中重知识传递、轻能力培养。③情感性目标一般是大而空,表述不具体,课堂教学难以操作和评价。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全面体现各不同层次与侧面的目标,而不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是地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学仍然普遍采用以感知、理解教材为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严重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了纠正上述偏差,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应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吸收现代各种教学模式的优长,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地理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主要标准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探索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应用能力、地理理解能力、地理创新能力等得以发展;课堂练习有合理的数量与较高的质量;课堂教学信息反馈通畅,教师适当点拨启发、指引思路,及时反馈、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
  例如,我在教学中提出并实验过地理引导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包括如下四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呈现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反馈调控。”其中第一环节把学生带入良好的探究的氛围中,使学生在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支配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第二环节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向学生呈现各类问题。第三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相对独立地获取问题答案的过程,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受到基本的地理科学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得到提高。第四环节是学生认识结果的巩固、运用和检验。
  农村中学实施地理素质教育,除改革地理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外,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也是其中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农村中学地理活动课教学的开展,一方面要注意在普通教育因素中渗透一定的职业教育因素,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措施上,首先应把地理活动课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使之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开展;其次,要重视对地理活动课的管理和投入,如制订地理活动课计划与实施细则,确定地理活动课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增添地理活动课所需的简易测试仪器,增加活动经费等;第三,科学选择、确定地理活动课内容;第四,正确选择活动的组织形式。地理活动课形式包括全班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三种主要形式,具体选用哪种活动组织形式,要视教学需要而定。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人口老高龄化为背景,从城乡高龄老人基本生活保障不足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建立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中西部4省的制度探索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高龄津贴制度正逐步向规范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但现行的制度探索实践却不尽人意,高龄津贴制度的覆盖区域小、高龄老人的覆盖比例小等问题突出。  【关键词】 高龄化高龄老人 高龄津贴制度 保障程度    1人口高龄化背景下建立普惠
期刊
在一线的教学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呢?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笔者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1确立一个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掌握未来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的。这就向人们提出了终生
期刊
“为什么那么多男孩女孩离开学校时感官迟钝,心灵封闭?大多数年轻人在动脉硬化前四十年心理就先硬化了。”  ————英国作家赫胥黎  “教材”,多么凝重的两个字,多少年来,师生对他顶礼膜拜,供为神圣,未敢越雷池半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逐渐树立了一种新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即“把教材看成一个例子,一个发展学生的媒介。”教材是为儿童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教学的最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
期刊
Intel未来教育包含技术但不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培训,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网络时代的教师和教学。对于中国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借助计算机的使用,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中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现在Intel未来教育辅助化学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应用。因为Intel辅助教学具有声音、图象、文字和问答并重,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高中解析几何“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旨在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 点 直线 距离公式 推导 解析几何 教学案例 反思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①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并能用公式计算;②领会渗透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  1.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分组使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探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期刊
【摘要】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又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础,其中全员聘用制的实行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它不仅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无疑也是决定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实现的重大改革之一。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全员聘用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 全员聘用
期刊
【摘 要】 叙事教学法是由熊沐清和邓达两位学者最早提出的,它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是理念。它主张将“叙事化”运用于教学当中,换言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以叙事的形式教授一段材料或是课文、一个语言点、一个语法、一个词汇、一个句子等等,尽可能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语境或是可能世界,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而非一个旁观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调动多种心智能力(如情感、想象、创造、语言等
期刊
【摘要】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他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  【关键词】 动机培养 趣味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的问题。就当代青少年而言,其学习动机主要由以下几种成分构成:①求知动机。就是学生为学得知识,并指向于学习活
期刊
地图是地理学最独特和有效的学科工具,是学生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的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地图素养是个体经过研习所形成的最基本且比较稳定的地图知识和技能,可利用地图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和行为过程。下面是笔者经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方法,以期帮助广大地理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地图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地图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