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辐射杀伤的D_(10)值测定及牛黄解毒粉的辐射灭菌效果观察

来源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对短小芽胞杆菌E_(601)菌株片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进行D_(10)值(即杀灭90%细菌所需剂量)测定,以及对中药牛黄解毒粉进行辐照灭菌观察。结果表明,以上各菌辐射杀伤的D_(10)值分别为2.1、0.17、0.07和0.08kGy,牛黄解毒粉经10kGy辐照后,能达到灭菌效果。 The D_(10) value (ie, the dose required to kill 90% of the bacteria) of the Bacillus pumilus E_(601) strain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was determined by irradiation with 60 Co γ rays. And observe the radiation ster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bezoar detoxification powd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10 values ​​of the above radiation-killing bacteria were 2.1, 0.17, 0.07 and 0.08 kGy, respectively, and the bezoar detoxification powder could reach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after being irradiated with 10 kGy.
其他文献
应用DNA含量图像分析技术,对21例经44次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细胞癌的DNA含量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显示,8例(38.1%)复发肝癌的DNA含量与其原发肝癌明显不同,提示前者为不同克隆
全反式维甲酸(维生素 A 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完全缓解率很高,与常规细胞毒性化疗剂不同,全反式维甲酸具有使恶性细胞转化为成熟髓样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大
甲氨蝶呤影响 DNA 合成,5—氟尿嘧啶可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使 DNA 合成受阻,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这些已早为人们所熟知。但抗癌药物和磷脂代谢(与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之
1935年德国首次报告从事铬(Cr)化合物制造业者的肺癌发生率显著增高;此后英美等国进行深入研究,但多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作者从1974年开始对东京铬酸盐制造厂的86名男性工
结直肠癌为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些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在美国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我国属8大常见肿瘤之一,居4、5、6位。说明结直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一种
2005年新玉米上市以来,东北玉米市场相对往年一反常态,不但没有出现季节性的价格下跌行情,反而自新玉米上市以来,价格持续上涨。如果东北玉米价格再连续上扬,这将使得后期东
2例睾丸的精原细胞瘤患者在睾丸切除及放疗后分别于30年和9年出现远期转移。1例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和肺,1例转移至乙状结肠和左输尿管。为此进行了文献复习。精原细胞瘤的远
软组织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皮下软组织单发或多发性、无痛性的生长缓慢的肿块。血液中成熟的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病理学检查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与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肉芽肿
近期,有关部门对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市场动物药材走势调查显示:从2000年至今,连续六年,95%以上的品种热销不衰,其销售量与销售额均居其他品种之首,价格普遍上涨,而且居高不下
本文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分析了4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癌基因c-Ha-ras、K-ras、N-ras、c-myc、N-myc、hst、EGFR、c-erbB-2和抑癌基因p53和Rb的变化;使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