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为目的,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经验为指引,从整体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主题式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从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流程以及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出发,浅谈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60-01
  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主题式教学。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尊重儿童立场,在教学实践中挖掘教学内容的组块构建与重组,引导学生生成主题,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思维提升、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主题式教学模块从主题板块出发,形成了对应任务结构,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一、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是在统整观的指导下,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主题的方式,超越教材,整合课内外资源。
  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活动主线,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它的基本流程是:
  (一)预习感知,梳理教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论点是学习者利用感觉吸收并且建构意义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知识,而是主动接触外部世界。我们所进行的小学主题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学生自觉建构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完成从价值澄清到价值引领的任务。预习感知,梳理教材是在课前进行的,让学生能够感知课文主题。
  (二)融合创新,重组教材
  教师根据教材板块,对材料进行重组,融合创新。这一步骤(包括文字材料、视频等)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的辅导,指导学生挖掘文本相关的主题进行构建与重组。这一步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教材的融合创新,需在原有教材统整的基础上进行。
  (三)聚点探究,主题教学
  根据重组的教材,学生据点探究,教师进行主题教学,在主题教学中分层建构语言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若条件允许,可以借助信息化多媒体辅助学习。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坚持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学科整合”为原则,尊重儿童立场,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以人为核心、开放愉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环境,挖掘丰富的学习资源,建设多元创生的语文特色课程,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语文主题式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策略:主题式识字、主题式讲读、主题式阅读、主题式口语交际、主题式
  作文。
  (一)主题式识字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因而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各种方式的识字就成为一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我们设置了古诗文诵读识字、《三字经》背诵识字,举办“识字我最行”趣味识字比赛活动,进行“我想对你说”书信活动,举行讲故事大王比赛、版画讲演活动等等,各种主题识字,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增加了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主题式讲读
  主题讲读就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深入挖掘语文课文中的教育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学习资源等,以一个个文本为线索,整合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視个体经验,与多个文本碰撞交融,在学生合作、师生互动中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中,实现开放性教学。
  这一策略,学生首先进行课堂前置,在预习文本时,感知文意,查找资料,形成学习资源。接着学生初学课文,解读文本 然后是让文本内容与生活及网上收集到的资源相链接 最后运用迁移,形成能力。循着这样的思路,教师们也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精心围绕主题进行教学设计,让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大放异彩。
  (三)主题式阅读
  “主题式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结合书香班级的建设,我们每个班级都设有书香班名,如丁香班、书海班等等,班级里组织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学校也在各类读书节时组织班级进行主题阅读。
  例如唐诗宋词比赛中对诗歌的阅读等。通过主题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读写活动中,我们以教材主题单元为中心,对符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绘本进行筛选和归类,形成了绘本阅读系列教材,推荐给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时可以结合所学单元主题,阅读相对应的绘本故事,并让学生以读写为主题绘本阅读材料的创编,提升学生阅读与创造的能力。
  (四)主题式口语交际
  交际语言学家甘柏兹是会话策略理论的创建者,他认为交际能力可以定义为:讲话人赖以创造和维持会话合作的一些语言的交际规范的知识。他认为,会话人面临的问题不是仅仅理解一段话语,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中交流。的确,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主题式的口语交际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话题,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学习完童话故事,我们安排学生学编童话,使学生创造性地说自己喜欢的话题。根据儿童喜欢童话、喜欢幻想这一特点,用编童话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培养学生说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主题式作文
  主题式作文,是以主题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以活动开展有效作文教学,让学生有话想说、有意想表达。自主题式作文开展以来,每逢节假日或学校重大活动,尤其是校运会和校庆活动,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写作,作品各有特色。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达。学生在各类特色活动展演中充分表达,从“背靠背”传统的课堂作文演绎,到主题式作文写作学生能够真实表达自己,有话可写——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总结
  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主题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挖掘教学内容的组块构建与重组,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体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具有紧密的联系。该文从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历史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发展建设,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共享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教育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旅游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此项研究成果对于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城市文化建设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必须加强培养历史空间观念的力度,要求通过历史空间观念让学生可以在时空条件影响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培养历史空间观,以便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解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空间等要素。同时,应试教育教学也要求应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历史空间观,根据当下的情形看,中考考题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初中历史的理解程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这样学
针对纺织厂为了采用低级配棉纺优质纱,以降低生产成本,分析了TQ6833R40型上销的设计理念、纺纱原理和工艺要求,通过纺纱效果的试验,指出新型TQ6833R40型上销结合了尼龙上销和
分别用蒸馏水、乙醇和乙醚3种溶液提取黑籽南瓜幼苗根内物质,于黄瓜幼情期(第一真叶宽5cm时及其后第七天)进行叶面喷施处理2次,以3种空白溶液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和根中的总糖
问:糊圈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王可平:钢丝圈烧糊产生的原因很多,也非常复杂,简单地讲,可能有以下影响因素:①钢丝圈制造质量不优良。机械性能指标不优异,摩擦因数大,散热性不好,耐磨性
用生物活性水对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200、400、800,以清水作为对照,探索生物活性水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发芽势、发
采用离子注入的方法对2个地被菊品种自交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后代的种子发芽率,株高,冠幅,花色和花径等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菊花形状均发生变异,M1代平均株高明显
蔬菜病害预防基本上都是抓住2个关键时期进行并且遵循“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的原则,其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