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借物寓意理念 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名师在线·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小学美术学科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教学目的,从合理引入民间美术资源,鼓励学生挖掘美学元素;解读民间美术中借物寓意的思想,指导学生提高审美意趣;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美学创造能力等方面,探讨如何将优秀民间美术中的借物寓意思想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民间艺术;借物寓意;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8-0083-02
  引  言
  中国民间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但是稍不留神人们就会忽略它。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如何将优秀民间美术融入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引入民间美术资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美学元素
  (一)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精神
  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饥饿、疾病、贫困、兽侵、灾荒总是不断地威胁着人们,更有种种不是仅靠物质手段就能够解决或解脱的人生问题,如生死、贵贱、尊卑、美丑、善恶、安危、公平等,频繁困扰着渴望幸福的心灵。这时,人们往往诉诸精神手段,以求替代性地解决和满足。许多动物、植物及天文现象作为“物候历法”的参照对象,对人类早期的生活起了重大的参照作用,进而与人类自身的求生观念、功利意义发生联系而被视为生存的象征。中国民间美术继承了远古精神,符合人类的心理追求,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情感,引导人类走向未来[1]。长久以来,民间美术的创作理念、审美原理及表现手法一直为其他类别的文化艺术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因此,其被视为“民族文化之根”。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民间美学元素
  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发现美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环节。因此,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民间美术资源的合理引入,鼓励学生挖掘民间美术的美学元素,让他们懂得民间美术就在身边,美就在身边,促进学生掌握发现美的方法和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回想自己在家中眼见或耳闻过的民间美术作品,如门上的雕饰、窗花、杯盘碗盏的图案及各色工艺品等,并出示相应图片,使学生对民间美学艺术特色有直观的了解,发现这些图案及工艺品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如对称、均衡、调和、比例等。
  (三)将民间美术元素渗透进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学期,笔者将大量民间美术的美学元素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民间美术的美,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使民间美术获得传承与发展。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时,在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陶器时,教材中提到了这些陶器上的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如舞蹈彩陶盆上的图案显示,人们用舞蹈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些彩陶盆表达了欢乐的主题。学生对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课前,笔者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类似的图案,并把实物或照片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学生都非常积极,纷纷举手:“老师我家的盘子上也有这样的纹样。”“老师,这个图案真有意思。”“老师,你看我的水杯上也有这样漂亮的图案。”……一件小小的器皿中承载着千年前的历史,让人不得不赞叹前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
  教师除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接触民间剪纸艺术、草编艺术、陶瓷艺术、木雕艺术、捏泥人艺术、刺绣艺术等,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在家庭中或旅行中眼见或耳闻过的民间美术作品,如门上的雕饰、窗花、杯盘碗盏的图案及各色工艺品等,并拍照留存下来,使学生对民间美学艺术特色有直观的了解,发现这些图案及工艺品中蕴含的民间美术元素,如民间美术中一些图案的象征、寓意、意象及民间美术对生存精神的探讨等。
  二、将民间美术的借物寓意思想渗透进课堂
  对于较复杂的民间美术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将复杂的内容解剖成一些简单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和研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从而让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练习画“适合纹样”时,教师可以设计课前预习单,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方式了解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完成预习单上的学习任务,并用预习汇报的方式将自己在课前了解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生1:我在预习过程中了解了瓶插牡丹的特别含义,将每个字分开来,看一看每个字的意思。
  寓意富贵(牡丹的代称)平(瓶的谐音)安(插放之意)。
  生2: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福”字,這个字究竟蕴含了什么寓意呢?
  “福”:左边表示预卜的“示”,右边是装满食物的陶罐,人们通过与天的沟通来盼望好的收成。粮食装满仓,或是罐子被供在上方,象征祈祝、献礼之意。风调雨顺,粮食满仓,有了吃喝,生命就有保障。“福”字代表期盼美好生活之意,至今仍被人们使用并得到扩展。
  在学生相互分享这些内容后,学生绘画的纹样中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图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创作。
  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谐音含有“吉利”意义的汉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祝,如将“福”字倒写,用“福倒了”谐音“福到了”;用蝙蝠的形象与“蝠”象征和谐音“福”,等等。汉字的各种特点,在民俗艺术人文精神的物化表现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开展民间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美学自主探究能力
  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们依然在领略与享受着民俗艺术带来的勃勃生机和精神激励。例如,春节,人们会有祭灶活动、除旧迎新、贴春联、贴“福”字、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夜、拜年、压岁钱、闹新年、赏灯彩等一系列“年”文化活动,还有“正月十五不看灯,等于没有过完年”的民俗谚语。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渗透进教学内容中。例如,在教学“看花灯”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元宵节介绍花灯的种类寓意(“灯”指民俗艺术中的灯彩,象征着对过去一年辛勞、收获的总结、交流和犒赏,也是对来年吉祥、幸福的预祝),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放花灯的意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收集看花灯的场面,感受看花灯的欢快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
  课上,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课本图片,讲述灯市活动图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图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盏环保型花灯。
  作品评价展示:在班级组织一次元宵节灯会,让学生提着亲手做的彩灯。教师提前准备一些传统元宵节的特色食品,如元宵等,并组织学生开展猜灯谜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花灯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知识教学后,教师让学生亲自创作一盏属于自己的花灯,从而让学生巩固并应用关于花灯的知识,让学生在过节看花灯时看到的不仅仅是灯的形状、颜色,更是其中深层次的寓意,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树立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还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动力,使其在实践操作中逐步理解民间艺术的语言特点和艺术创作理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美学创造能力。
  结  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优秀民间美术文化内容,能够借助民间美术中蕴含的美学元素、美学价值及美学创造艺术,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方法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敬爱劳动人民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参考文献]
  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陈婵媛(1991.7-),女,江苏南京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与数学相关联,并且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有通过数学的渠道才能够解决,因此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时,需要实现教学生活化,能够将和日常生活紧密有联系的东西为学生引入课堂上来,并且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中连接生活,和教师进行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技能,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育階段,数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都纷纷转变自己的教学 理念,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改革理念的逐步推行之下,为全面助推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作为奠定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阶段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法的渗透,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其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有具象化的理解,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将主要讨论直观教学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直观教学;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应用  在小学低段数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学生只有了解不同工具材料的特性,掌握不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才能有效地使用各类工具材料。因此,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很有意義。  关键词:工具材料;趣味教学;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福泉女教师电视道歉事件之所以引发社会热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担当不够。如何发挥好地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使其正确承担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战争题材影片一直是世界电影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出现早,体系完整,是作为传播意识形态及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输出载体。电影《八佰》选取了四行仓库战役这样一场并无结局悬念的战斗作为故事脚本,真实还原了战争绝境中普通人性所展现的懦弱、卑微与强悍。文章分析了影片的冲突内核,同时探讨抑扬人性在战争影片这样凸显生命个体意义的艺术场域中的共鸣意义。
【摘 要】在学生进入到初中之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开始加大,学习内容增多,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顿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顿悟认知;教学策略  一、聚焦思路,让学生在课本中“顿悟”感知  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
期刊
从湖南卫视到芒果TV,伴随着湖南广电新媒体转型的芒果台也走出了一条女性综艺之路。文章以湖南卫视16年来的女性综艺作为研究样本,探寻其女性综艺发展过程中对男性凝视的对抗、女性价值的传达以及建立女性话语的尝试。女性主义的崛起对于社会平衡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如何理性表达仍需漫长的过程。
摘 要:通过对英语网络教学中所探讨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笔者发现,目前缺乏一套完整且有效率的小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因此,笔者提出以“PDCA+I”策略建构一套集“预、学、评、补、创”于一体的小学英语系统化网络教学模式,以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系统化网络教学;“PDCA+I”;微课;智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解题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但面对错题,不分析原因,仅仅让学生改正,实则是对错题的一种“浪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错题看作一种“资源”,从改错、纠错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从错题“资源”中拓展数学思维,增强自我反思意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