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2基因沉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沉默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2(ARPC2)基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TPC-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无义短发夹RNA(shRNA)序列慢病毒(shCtrl)感染的TPC-1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含有ARPC2 shRNA干扰序列慢病毒(shARPC2)感染的TPC-1细胞作为实验组。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抑制ARPC2表达对TPC-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克隆形成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抑制ARPC2基因对TPC-1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结果

shARPC2可以高效感染TPC-1细胞,72 h后感染效率达到85%以上。MTT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PC-1细胞的增殖被抑制。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14.79±0.21)%比(21.13±0.33)%,t=27.77,P<0.05],实验组G1与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高[G1期:(67.57±0.08)%比(62.06±0.36)%,t=25.56,P<0.05;G2/M期:(17.64±0.12)%比(16.91±0.17)%,t=6.154,P<0.05]。实验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2、CyclinE和CyclinD的表达均降低。实验组形成克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个比(161±6)个,t=9.011,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8.60±0.77)%比(4.08±0.40)%,t=9.011,P<0.05]。对照组抗凋亡因子p21与bcl-2蛋白表达降低,促凋亡因子bax蛋白表达上调。

结论

shRNA干扰ARPC2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PTC TPC-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ARPC2可能是PTC治疗的生物学新靶标。

其他文献
bcl-2转录抑制因子1(Bit1)是失巢凋亡效应分子,可通过下调bcl-2表达发挥非caspase依赖型促凋亡功能。已有研究发现,Bit1可通过Erk、FAK-PI3K-Akt-NF-κB等通路影响细胞生存与凋亡。Bit1在各肿瘤中表达水平呈现显著肿瘤特异性,并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将对Bit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主要作用机制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目的系统评价CXCR4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公开发表的关于CXCR4表达与NSCLC预后相关性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5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
目的分析导丝定位后手术切除不能触及的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特征及超声与钼靶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3月至2018年10月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行手术切除的324例不能触及的乳腺结节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发现且不能触及的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及钼靶检查结果。结果58例恶性病变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33例,导管原位癌14例,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4例,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乳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小结节(结节最大径≤10 mm)患者77例,共101个结节(良性35个,恶性66个),术前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及SWE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小结节的弹性模量值[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最小值(Emin)],并
目的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COG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2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和2008年5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COGC患者各1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8岁及57岁,均因乳房无痛性肿块就诊。光学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浸润性筛状癌及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散布在肿瘤组织内,间质内有不同程度
泌尿系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无创液体活组织检查的发展代表了精准医学领域的重大创新,开辟了癌症的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计划的新时代。循环生物标志物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治疗反应和预后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在效用。文章就液体活组织检查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凶手。近几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患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乳腺癌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家族史和基因变异。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DNA的修饰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DNA甲基化及羟甲基化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广东省潮汕地区单中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67例HNSCC患者的肿瘤原发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以肿瘤细胞p16蛋白阳性率≥76%为判断HNSCC存在HPV的依据,分析p16蛋白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法(ISH)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骨髓抑制是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同时是否出现骨髓抑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学药物的有效性。回顾性研究发现在早期乳腺癌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优势。文章将探讨骨髓抑制在早期乳腺癌化疗过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42例女性TNBC患者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cad表达对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TNBC患者E-cad低表达率为59.5%(144/242),其表达与肿瘤临床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