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和我

来源 :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定义和划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百度的定义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并且被限定在“中国大陆”范围之中,港台的华文文学除外。再细细按时间划分,又分为三个阶段:1949 到1978,即新中国成立到粉碎“四人帮”,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巴金、丁玲、艾青等; 1978到1989,改革开放初期吧,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有王蒙、张贤亮、刘心武等,90年以后到现在,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等。
  美国的学术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定义,与上面说的中国自己的定义有点不一样。他们分了四段:第一段称为晚清时代,1895-1911,这个时期美国已看成是现代社会了,故而这现代文学就从那时被划进去了;第二段是共和时代,是从1912年到1949年,从时间上看就是从孙中山中华民国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段被称作毛泽东时代,顾名思义,是毛泽东为代表新中国的年代,即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离世;第四段指毛泽东去世之后到今天。
  上面这两种划分有各自的立场和理由。对我个人来说,用第一种即中国自己的划分来谈新中国之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可能更加熟悉和容易些,但是,我一来不是学文学出身,二来我呱呱落地不久,“文革”就开始了,待我懂事之后,接触到的中国文学作品有限,大多是语文课本里的那些文章,记忆最深的就是鲁迅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了。虽说我在中国度过了二十年的岁月,我接触到的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也是有限,尤其我在大学时,学的是英文专业,阅读了不少外国文学,却偏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所疏漏。
  我该从何说起呢?想了想,还是从我记忆中或者说对我有所影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些作家和作品说起吧。
  我小的时候,主要是跟做外科医生的父亲住在一起,父亲一上手术台,就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了,有时他把我带在身边,我可以站在凳子上,看他进行外科手术。一般的手术,比如切除阑尾什么的,一个小时不到,就好了,他会让我做个小跟屁虫。如果是个大手术,需要几个钟头的,他就把我关在他医院的宿舍里,锁上门,任我一个人在家里乱翻。我最喜欢翻找书看,我父亲的书架上大多是医学书,属于文学的只有一本《水浒传》,因为那个年代正在批宋江,我实在无聊就会翻那本书,但是,那些夹杂文言的老式小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无趣,看得最多的就是武松打虎和潘金莲勾引武松……。若还无聊,就听广播,那时广播里有长篇小说连播,《万山红遍》《金光大道》《李自成》等都是那时从广播里听的,听得断断续续。算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我最早的影响吧。
  我读小学期间,“四人帮”被粉碎了。很多“文革”时期被禁的小说又流传了出来,父亲那时常会有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小说,像巴金的《家》《春》《秋》,杨沫的《青春之歌》,当然还有《红楼梦》和莎士比亚全集等,父亲可不愿我看这类书,他觉得我年龄太小,这里面有男欢女爱的描写,不适合。所以,他通常借回来自己看,但他不可能一天看完,他就藏起来,我也是那时候学会搜找的本领,不论他藏哪里,诸如被子里、床头柜里饼干盒里,都能让我翻出来,趁他上班之际,一目十行地读完,必须快,因为他回来我就无法看了,这也培养了我快速读书的习惯。
  不过,那个时候,不懂文学的描写或者艺术的加工,只知道追求情节,父亲最不愿我看的男欢女爱,却是我最好奇最喜欢看的。父亲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想来他不是那种工农兵出身,故而太革命的书像丁玲、艾青、赵树理的书,很少见他读,而这些巴金、杨沫的书,后来我想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看过电影,加上书里充满知识分子的习气,这会儿书解禁便读得起劲,也算是对他青春的一种纪念吧,而我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得以受到了点儿中国文学的熏陶。
  读初中之后,我读了《人民文学》《当代》《收获》杂志上的小说,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都是这一时期读到的,那时的我可能读得半懂不懂的,毕竟“文革”时我才出生,所谓的伤痕文学在我那个年龄里不可能有太多的共鸣,以至于今天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几乎想不起这两篇我十来岁时读过的书什么内容。
  高中时代充满了考大学的压力,我的成绩不错,被分在学校的尖子班里,是考大学的主力军。但是尖子班都是考理科的孩子,我对理工科越来越没有兴趣,那时想学戏剧,自己偷偷读了不少剧本,像曹禺的《雷雨》和老舍的《茶馆》等,都是瞒着父亲偷读的。幸好我遇到一个难得的语文老师,他视我的快笔为奇才,几次家访去劝说我父亲同意让我弃理工科报考文科的新闻专业,虽说父亲始终没同意,但总算在我高中的最后一年同意让我考英文专业。
  高中几年我很少能有大块的时间去读大部头的小说,待我终于走进大学的校园,那感觉就是小鸟终于飞向天空,自由了,再没人管我了,我从大学图书馆里借的书大多是小说,而且都是厚厚的书:《静静的顿河》《约翰克里斯朵夫》《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等等,大多是翻译成中文的外国小说。所以,今天若说文学的影响,我会觉得外国文学对我的影响很大。
  不过,那段时期,即八十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我的影响也不是没有,回想起来主要是诗歌对我的影响。也许那时我处在青春期,对爱情的期待和对异性之爱的朦胧向往,青春期的懵懂让我对当时的朦胧诗爱不释手,北岛、舒婷、顾城的诗句成了我的最爱,我与同学一起还成立了大学诗社,自己也开始写诗出诗刊,因为写诗读诗,也读到了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诗,更是大量阅读了不少英文原版的诗,比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勃朗宁夫人和普希金的诗,等等。可以说,那几年是我的诗歌年华。
  因为在上海读大学,上海作家的小说,也看了不少,王安忆、程乃珊的小说都看过,但那会儿真是读完就忘,似乎跟她们隔着一辈,就是没有太多的共鸣,还记得那会儿读到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今天你若问我还记得内容吗?不好意思地说,我只记得有段描写是有关一个极度饥饿的女人被男人脱裤子却在大口吃馒头的情节,其它都忘了。但是,至今我依然能背得出舒婷的《致橡树》,一字不漏!多年以后,我在美国开始用中文写作,第一篇小说里我引用了舒婷的诗句:“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舒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写的这首诗,反映的是经过十年动乱后的中国年轻一代的迷茫和彷徨,却被新世纪里的异乡新移民找到了共鸣,这是什么样的影响?很难说得清,除了命运魔掌的拨弄,更有人性中疑惑共同点的表达。   八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那些流行小说,在我当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学英文的大学生眼里,是挺土气的、过时的,不论是写农村的生活,还是写插队的经历,离我的生活都很遥远,可是若经过诗意的提炼,同样是插队生活,张抗抗的小说我看过就丢,舒婷的诗歌却镶嵌进我的脑子里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上海的女作家叫戴厚英写的长篇小说《人啊,人!》,我记得好像是大二时读的,不知为何,书中描写的女主人公离婚的种种,让我联想起我自己的父母,我四岁时,同为医生的父母离异,在父亲的有意和无意地引导下,我对母亲有一种怨恨,多年不理睬她,是那本书让我明白人的感情很复杂,不能用黑白论断。读完那本书,我把书寄给了母亲,并写了封信,意思也就是我理解她原谅了她,母亲当即连夜乘火车到上海看望我……那是文学对我生活影响重大的一点,那一年我十八岁。
  二十岁出头我出了国,反而在美国期间是我更多的阅读中文书籍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时期。高行健、莫言、余华和苏童等作家的小说基本上都是我出国之后才接触到的。人就是那么可笑,在中国时,觉得中国本土作家土气,我看的都是外国文学作品;出了国,反而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作家的作品,刚开始,大学的图书馆里中文书很有限,所以看到什么读什么,读得很杂,金庸的武侠,席慕蓉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都读,有时是彻夜不睡觉地读。慢慢的,中国本土作家的书籍也开始进入美国的图书馆里,王蒙、王朔、池莉、卫慧的书也都渐渐可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但可能也是共鸣区的关系吧,我大多读完就丢,没有太多进到脑子里去的,要说真的读了进脑的,莫言的《生死疲劳》和林语堂的幽默文集,是我觉得读着很享受的事情。
  也许是因为我的生活开始离故土越来越远,对于王朔的皇城根调侃和池莉的九头鸟方言,都无法太投入,我更加享受台湾的一些作家的作品,比如白先勇和廖辉英,也许他们的作品里没有太多的政治因素,纯人性的描写让我能更深切地体会对人的本能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让我对人心最深处的情感加以思考,读完白先勇的《孽子》,我很长一段时间试图弄懂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差异,父子两代人情感的依赖和排斥……
  近年来,新一代文学人几乎都来自网络,比如韩寒、郭敬明等,我知道他们大多是通过影视作品曲线了解的,还有好几部电视剧原作者都是年轻的一辈,历史剧写得如诉如泣,史诗一般,也确实不容易,尤其那么年轻,便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功底,很多传统文学作家并不看好这一辈新文学人,更是对他们的作品发出很多质疑,我倒是挺乐观的,乐意静观其变!
  时代在变化,时代在进步,一代又一代,总会有所超越有所更新,不过,我也相信,文学作为一种人学,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化,人性深处的东西始终如一,所以,只有能写出人性深处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也才能流传后世。
其他文献
哇,病毒来了  一大早,众小编正在埋头看稿子。突然,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闹得人心惶(huWng)惶……”  话音刚落,大家就开始唧唧喳喳地议论起来。  皮皮:“看,现在被感染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呢!”  榛子接过话头:“听说,这个不明原因的肺炎比‘非典’还厉害。”  “看来,大家需要备点儿口罩了。”行动派小巴立刻想到了应对措施。  “啊!好害怕。我们会不会也被传染啊?”十一姐
编者按:  从本期开始,“临街楼”栏目和读者见面了,作者是於可训教授。他要为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说几句话,这些民间知识分子都进入了历史深处,再不说,就没人记得了。小人物往往推动大历史,他说:“新旧时代转变之际,乡村教育几成空白。而彼时之所谓乡村教育者,不独教孺子识文断字,且兼有移风易俗教化乡民服务乡村政治经济之务,所以彼时之乡村教师,身份虽微,其作用却大。”至于这个栏目名称的由来,於先生称:“临街楼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不论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目的,应把持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做为出发点,自读课文的教学更应体现这一主旨,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挖掘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题材,让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不断渗透于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最终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自动化技能”,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品质。  关键词:自读课文;课堂教学;听说读写;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左手扁錾,右手铁锤  从废石头中,可以取出  一张慈祥的脸。我随意地凿  不知不觉,它就双耳下垂  就笑口大开,就袒胸露乳  就手持佛珠。當我突然  意识到,这块废石头  像谁时,手一颤抖  就在它的眼角  添了一道泪痕
1861年,一个名叫亨利·穆奥的法国博物学家,到柬埔寨暹粒一带的丛林中采集热带动物标本。进入丛林后的一个凌晨,穆奥发现脚下软塌塌的地面忽然变得坚硬起来,他用随身携带的砍刀向下挖掘,发现腐叶下竟铺着一排排整齐的石块。经验告诉他,这是一条用石材砌成的道路。  亨利·穆奥一下子激动起来,他感到自己似乎走到了一个古老文明的边缘。  这次旅行前,他曾经看过中国人周达观撰写的《真腊风土记》,那本书详细描绘了真
造纸厂的麻雀  我舅舅是造纸厂的工人  造纸厂红火的年代,我去过他们车间  车间真大啊,我见证了纸张的诞生  也看到惊心的一幕  几只麻雀从通风口钻进去  然后,在里面迷路了  它们拼命往大玻璃上撞  一次又一次,最后掉下来  也有幸运的,它刚好对准打开的窗  唰,飞进了外面的天空  造纸厂改制,我舅舅下了岗  他有技术就去南方打工了  造纸厂倒闭后,那些大车间就空着  流水线没了,窗玻璃也没了 
一  “诗缘情而绮靡”,而人情人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情色,正所谓“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诗岂能没有情色!过去,我们的诗教传统一直强调“诗无邪”,然而,进入诗经、楚辞、民歌、艳诗、词曲的世界中,我们分明感到的是“诗有邪”,情色的成分随处可见。正如美国学者博特·莫德尔所说,“文学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它最忠实于生活,而性爱或‘色情’恰恰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歌德、布莱克、勃朗宁夫人、
西尔维娅{1},你可曾记得  西尔维娅,你可曾记得,  女人们在家中  如何辛苦劳作。  似乎爸爸什么也不做。  他总是背着双手,  弓着背,如同一位拉比{2},  抽着白桦木的短烟斗。  袅袅烟圈夹杂着神秘,  弥漫在他的身后。  我不禁怀疑,  爸爸的身上也许有些许  东方的痕迹。  或许他是位来自  比萨拉比亚{3}的先生,  在沙俄统治时期  解放了自己的奴隶。  亦或他早已习惯于  在燕
抵御恐怖袭击,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绕不开的话题。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反恐形势,各种反恐利器应运而生,其中,代号为“MP5”的冲锋枪最为抢眼,堪称反恐利器中的“精英人物”。那么,你对这个“反恐精英”知道多少呢?  看过电影《碟中谍》的同学一定对影片中那把黑得发亮、所向披靡的冲锋枪印象深刻。它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 MP5冲锋枪。  MP5是由一家名为黑克勒-科赫的德国军械厂设计和制造的。这款冲锋枪
摘 要:新课程标准和新考纲对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了共同要求,历史思维能力不足成为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历史学习的困境。在思维导图视域下分析考纲,提出 “四个全面”策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以“绘——享——导——练”教学模式探索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可以适应新时代立德树人选拔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历史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