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同声传译中的顺译技巧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顺译是同声传译的一种重要方法,但顺译并不是生硬地进行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要想实现顺译通常需要加以辅助技巧,其中包括断句、重复、转换、等待、预测等。因此,本文基于《中国日报》上的一篇英文文章,主要探讨了英汉同声传译中顺译原则下的技巧,目的是减少信息流压力、快速完成对原语信息的口译。
  【关键词】同声传译;顺译;辅助技巧
  【作者简介】林程程,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同声传译是口译的一种形式,即说话人在开始讲话之后3至5秒内译员要进行翻译,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发言者有口音、发言者的讲话思路不明晰等,这就要求译员先前必须进行专业性、针对性训练。前期训练方法主要有影子练习和“一打四”的游戏练习,前者主要是锻炼译员的记忆能力,后者主要是锻炼译员“一心二用”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后期进行现场实战时则需要一大黄金法则——顺译,也称顺句驱动,即在同声传译的过程中,总体上按照发言者的说话语序来翻译。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能够完全按照源语语序进行翻译的句子很少,因此译员在口译的同时还要对句子进行断句,增加衔接手段,调整句子语序。针对以上需求,本文详细阐述了同声传译中顺译的辅助技巧,其中包括断句、重复、转换、等待、预测。
  一、断句法
  断句指的是将英语句子按适当的意群或概念单位进行切分,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断句。当英语和汉语的语序基本一致时,采用顺译即可,这种情况下就不必采用断句。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语意上并不对等,这时候就需要断句。断句的目的是将英语的长句子切分成汉语的短句子,化整为零,从而层次清晰,有节奏感。同时,译员很难完全凭借短时记忆存储大量信息,断句能够把源语长句子切分成短句,从而减轻信息存储压力。断句的位置一般出现在介词、关系词、连接代词、副词、不定代词或其他后置修饰语之前。如:Due to the effect // from the pandemic, many people // from poverty-stricken families failed to go out for work // as they previously did //after the Lantern Festival, which fell on Feb 8 this year. 这段话可译为: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贫困家庭的人不能外出工作,这是往常的做法,今年元宵节2月8日后。
  从上面的例句来看,断句之后顺译的句子很生硬,是语义独立的小句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即利用汉语的衔接手段将小句子进行整合,比如采用重复法将切断的句子重新衔接起来。
  二、重复法
  同声传译中的重复主要指在语篇意义上的重复,译员在翻译时保持原有的语序不变,根据上下文重复某个短语,从而增强译文的逻辑连贯,避免过长的停顿,弥补时间差。同时,同声传译是一种即时性的翻译活动,译员适当地使用重复技巧可以解决顺译过程中所带来的表达困难,使汉语表达自然而有逻辑,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具体来讲,英汉同声传译中的重复可分为代词性重复和原词重复两种。(1)代词性重复 (这也属于概括性归纳的范畴),即用汉语的一些代词性表达方式 (如:这、那、这样、那样、如此、这些、那些等)指代前一语段的相关内容。(2)原词重复,即重复前一语段的相关内容,使前后内容紧密衔接,表述流畅(张威,2007)。
  以上述句子为例,采用重复法可以译为“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贫困家庭的人不能外出工作,外出工作是往常的做法,但是今年元宵节2月8号之后没能外出工作”,通过对“外出工作”进行重复,加强上下文之间的语义衔接,从而使原文意思更加连贯,不至于突兀。但是这样还存在一个问题,便是译文不简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译员采取了转换法。
  三、转换法
  英汉同声传译中,转换运用得十分广泛,有词性转换、句式转换以及顺序的调整等(张威,2007)。词性转换是在忠实源语信息的前提下,将源语文本中某些词性转化为目标语的其他词性,从而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英语是一种静态语言,更多地使用名詞、介词和代词;而汉语则为动态语言,特点是动词和副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英汉同声传译中,经常把英语的名词或名词短语转化为汉语的动词、副词或者形容词,英语的动词转换成汉语的名词或者副词等。
  句式转换包括句子成分之间的转换和各成分之间顺序的调整,可以归纳为语态转换、正说反说转换、it句式、状语转换。就语态转换来说,由于句法、修辞、文体等方面的原因,英语的被动语态应用得非常广泛,而汉语被动句式的使用范围与频率就相对少得多(王力,1984)。英语被动句将动作的执行者置于动词之后,若照此译为汉语,势必要增加译员的记忆负荷,影响对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因此,在同声传译中,口译员常应用各种手段将英语被动句转换为汉语主动表达形式。如:“…in spite of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epidemic.”译为“尽管困难出现是由于疫情的原因”。
  就正说反说转换来看,肯定与否定是任何一种语言都具备的表意功能。因此,同声传译中译员要争取摆脱源语句式的框架,适时进行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简化原文,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就it构成的形式主语来说,前短后长,如果按照笔译时的翻译方法,从后往前翻译势必会给译员的信息存储增加压力,因此在同声传译中可以考虑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顺译,其中包括从谓语开始翻译、替换成泛指人称的主语等。
  状语的同声传译是译员翻译时的一大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将状语后置,而汉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前置,在英汉同声传译中如果按照英语的语序翻译出后置的状语,则会出现表意不明、句子松散的问题。以after 和 before 引导的时间状语为例,如果同声传译中口译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语序,常常是顺着原语的表达次序来传译,但这样可能会对汉语表达造成颇为棘手的麻烦,因此需要对after或before的逻辑意义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顺利衔接,完成整个语段的传译。因此可以将after译为“此前”,而before译为“此后”。如果口译员有充足的时间对语序进行调整,则可以将这些时间状语进行位置的调换,即按照汉语语序将英语中后置的状语提前翻译。   在此举出一个例子。运用目前论述的三种方法将这段话进行同声传译改译:While it’s impossible to make up for their losses in wages as migrant workers, the government has managed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farming materials needed in spring plowing in spite of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epidemic. 可译为:尽管人们无法弥补工资的损失,而工资是靠外出务工挣来的,但是政府已经保证提供生产资料,这是在春耕时所需要的,尽管出现困难由于疫情的原因。例句的翻译采用上述方法,对词性、it句以及被动语态进行了转换,但是顺译出来的句子仍然不太通顺,如果个别地方能调换语序,那翻译出来的句子就会更加简洁,这样势必要将后面的部分听完才能翻译,这就涉及另一种技巧——等待法。
  四、等待法
  同声传译具有瞬间性、临时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说话者有时在口头发言或临场讲话中,难免会出现犹豫不决和不顺的地方,这时译员要善于判断,有意识地等一下,等待一句完整的话说完之后再翻译,以弥补原文的不足。如果急于翻译则会造成前后逻辑错乱,给听众的理解造成困难。
  依旧以上述句子为例:Due to the effect // from the pandemic, many people // from poverty-stricken families failed to go out for work // as they previously did //after the Lantern Festival, which fell on Feb 8 this year. 如果译员有能力处理好前面的信息流,听完这句话后将句子成分进行整合,将一些介词短语构成的状语提前翻译,这样就不用重复原词,翻译出来的句子会紧凑且简洁。但是译员往往不知道这句话到哪儿结束,也不知道这句话后面的内容。如果一味等待则会造成停顿时间过长,影响翻译效果,甚至有可能会遗漏原文的信息,因此译员还要掌握预测法。
  五、预测法
  Gile(1995)认为,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式是由听与分析、短时记忆、目标语输出和协调组成的。该模式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有足够的总量来完成口译任务,任何一方出现短缺,即会造成同声传译质量的下降,出现错译和漏译。预测是保证高质量完成同声传译的重要保障,积极准确地进行预测会减轻听与分析的压力,提高短時记忆效率,顺利完成目标语输出任务。
  同声传译的预测不仅包括对语言内词语和句式结构的预测,还包括对语言外因素的预测,积极加强预测技巧的训练,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同声传译能力。语言内预测可根据源语词语搭配、逻辑关系词、特殊句式、上下义词等进行推测。如:Liu said at a news conference on Monday that those who are prone to be stricken by poverty are clearly registered and the government will take measures to help them. 这句话涉及两个从句,即定语said后的宾语从句和those后的定语从句,译员在听到这样的引导词之后就要关注后面的焦点信息,这样能够帮助译员划分句子结构,理清笔记框架,节省时间,不影响同声传译的质量。语外预测指的是充分利用会议语境、会议主题、发言人背景等来预测其演讲主要观点,尽可能多地了解发言人可能涉及的主题细节,熟悉相关术语和人名地点,甚至可以提前与发言人沟通,了解其说话方式以及语速,从而为同声传译打出提前量,准确进行预测,减轻同声传译时听与分析的压力。
  六、结语
  在实际同声传译中, 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译员不可能像笔译员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各种翻译策略与技巧,而往往是将具体的语言情况与自身能力结合起来,如对记忆能力、注意力分配能力、主题熟悉程度等进行灵活的处理。因此,顺译是同声传译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经济性原则”下,能够减轻信息储备压力,加快信息整合速度,缩短口译与发言者的时间差,并运用上述断句法、重复法、转换法、等待法、预测法将信息自然地衔接翻译出来。当然,上述方法并不是万能的,这还需要平时大量地有意识地训练以及口译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江晓梅.英汉同声传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张威.论“顺译”原则在英汉同声传译教学与实践中的实施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2):5-11.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其他文献
【摘要】因受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后进生。为了能够成功转化此类学生,农村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英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后进生转化策略。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笔者长期教学实践,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后进生;成因;转化  【作者简介】赵艳霞,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四中
【摘要】研究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对分析如何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调查陕西省某高校265名本科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因素的分析,这对于指导教师有意识的控制动机衰退,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动机衰退;影响因素;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陈玛莉(1980.02-),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如今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需求,也同样无法适应教学的发展。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加强高中生的英汉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英语知识充分吸收,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英汉练习;策略  【作者简介】李振凤,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  自我国教育体系改革
【摘要】所谓中小学英语衔接,就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效地做好中小英语的衔接工作,这将使学生受益匪浅。“i 1”理论是语言学家Chris提出的关于语言教学的输入假说,“i”就是学生所能理解的材料,也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而“1”指的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浅谈如何依托“i 1”理论深化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
【摘要】在全球化進程不断加速的当今时代,英语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化语言,教育行业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如何才能够有效帮助中职学生提升英语学习质量呢?这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学习兴趣作为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动力所在,只有其获得提升,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英语学习当中,从而收获更为显著的学习效果。而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位置,契合学生学习成长特点的基础
【摘要】公示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外籍人士来到中国旅游、学习、工作,公示语英译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功能对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公示语翻译的理论支持。本文尝试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公示语汉译英进行分析,结合实例提出公示语翻译的一些可行策略。  【关键词】功能对等;公示语;汉英翻译  【作者简介】秦尊璐(1989.03-),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外事办公室翻译室,英语
【摘要】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策略,在外交语言中大量存在。本文选取外交发言人答记者问为语料,探析其中不同种类模糊限制语的表现形式及语用功能。结果表明,模糊限制语可以实现表达礼貌、委婉、折衷等目的,达到表示礼貌、表明立场等功能。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外交语言;表现礼貌;表达立场  【作者简介】张迪迪(1995-),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微课以模式新颖、形式灵活在初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成为了初中教学中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为例,阐述微课的概念和优势,分析初中英语词汇微课教学现状,探讨微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意在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张利军(1977.01-),
【摘要】新课改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早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目前江苏实施新高考模式,英语学科的分值由原来的120分提至150分,其中第一项听力部分30分,占整卷分值的1/5。在此形势下,用好早读课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听力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时,学校组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高品质的英语阅读课堂是众多英语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应用阅读技巧打造品质课堂”,以及“利用课后评价树立阅读信心”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推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品质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柳建洪,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中学。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