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三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的背景下,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三型”党组织已成为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现状着手,对高职院校“三型”党组织建设路径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指导实践。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三型”党组织 建设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向全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课题。对于高职院校的党组织而言,“三型”党组织建设既是历史使命,又是时代要求。目前,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使得高职教育延伸到了企业和社会,对传统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作为党务工作者,就必须面对新形势,更新党建观念,使党建工作融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努力打造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三型”党组织。
  一、高职院校“三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状
  (一)部分学生党员理论素养肤浅、党性意识不强
  注重实践和技能学习,是高职学生的优点之一。但有部分学生在重视前者的同时,害怕逃避对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同样的,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表现出蔑视、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参加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是很枯燥的,纯粹浪费时间。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学生党员不按时参加,随意缺席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事情比比皆是,有的学生甚至把党员组织生活当作一种负担。不热爱、逃避理论学习,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党员理论素养的肤浅。
  部分学生为了毕业后谋得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地向党靠拢。在这种不纯的入党动机下,部分学生党员,将入党作为了求职的法门,入党前积极表现,入党后事事落后。有的学生党员将本应该为同学服务,帮助他人的党员“先进性”作为了交换的条件;甚至有的学生党员利用党员身份,换取某些资源。这些都是学生党员没有真正体会和领悟到什么是共产党员,党性意识不强的表现。
  (二)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不便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通常是第一、二年在学校完成理论基础学习,第三年就在企业参加实习,在校时间很少了。但通常发展学生党员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这无疑会对党组织进行学生党员的培养和考核增加了难度。学生发展为预备党员时,一般就已经到了第二学期下学期或者三年级了,绝大部分学生在此阶段都已经去到实训基地或者合作企业进行一线顶岗实习。
  (三)组织活动不易开展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党员以及预备党员转正的会议、党的理论讲座等传统组织活动是党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学生党员在校外,且很有可能分在几个地方,这就为党员活动的组织增加了难度。同时,在“90”“00”后学生看来,传统的学生党建活动内容单一、老套,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这样不仅导致了活动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收效甚微,而且长久的单一模式会在学生们心中形成厌烦情绪。
  二、高职院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的原则
  高职院校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既是团结带领师生员工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要求的领导核心。
  (一)以学习为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党组织具有学习提高的条件、组织学习的优势和促进学习的氛围,在社会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中学习能力的比较优势突出,应该率先构建学习型党组织。
  (二)以服务为本,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高职院校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把服务作为一种工作理念,建设好高校的服务文化,以服务为牵引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内涵建设、后勤产业、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总揽全局作用。
  (三)以创新为要,建设创新型党组织
  创新是党组织激发活力、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必然要求,创新更是高职院校党组织应对各种有形无形挑战,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生党员队伍管理及教育有效性、党员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的构建等都亟待创新,都需要高校党组织以创新精神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元素,适应时代挑战。高校党组织要大力宣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理念,鼓励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尝试,营造大胆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党组织要始终抓住创新主线,构建学习、创新、服务三者互融互通关系。
  三、高职院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突出高职特色,创新党建工作理念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以“三型”党组织的创建为契机,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职业规划,创新工作理念,注重学生责任意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党建工作,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二)创新组织形式,促进党组织的高效运转
  针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可以在学生实习的地方设立临时支部,把支部建在企业、工作室、一线车间,借“三型”党组织创建之际,在实习过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针对“90”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社区化、网络化的特征,还可以尝试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可结合实际成立党小组,建立党员示范岗等组织形式,形成党员组织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
  (三)借助网络载体,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依托网络载体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可以以校园网为载体,搭建“网上党校”,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队伍进行网络远程教育;其次,可以建立党建群和手机微博,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工作的交流沟通,实现党员、干部的网络互动;再次,可以尝试开设“手机党报”、“党建信息报”等短信平台,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
  创建“三型”党组织是党对基层党组织的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要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尤其是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师、学生现状,对高职院校“三型”党组织建设路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建设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以培养更多拥有共产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人!
  参考文献:
  [1]范杰.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2).
  [2]王稳,刘红月.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浅谈[J].新校园,2012,(3).
其他文献
从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案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案例讨论的监控和案例讨论的总结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证了案例教学是全英《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正】本文结合2005年和2010年的江苏省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江苏省12岁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分析,了解和掌握江苏省12岁学生体质变化规律、特点和
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是将造影剂缓慢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很快经肾脏排泄,从而显示双肾、输尿管、膀胱的形态及病理变化的检查方法,对协助临床诊断泌尿系统
目的 分析老年性消化性溃疡(PUD)的胃镜特点,评估其诊治效果。方法 100例PUD患者,按年龄分为观察组(≥60岁)和对照组(<60岁),每组5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易饥、嗳气、反酸、腹
目的 研究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格列美脲组,各100例。对照组单一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
根据辽宁省2006年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口6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4%,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均排名前列,因此,辽宁省在当前和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就业形势依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各学科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
1、协调能力是少儿陆上身体素质训练的重点。协调能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体运动能力,它与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等素质密切联系。它的生理基础是中枢神经传导过程的协调。
1、传球技术分析传球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进攻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与训练过程不同的是,场上情况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这就要求队员根据场上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及相应的反映。对
城建与城管的协调一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城建与城管的关系应当是“三分建、七分管”。由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导致了大量的“拉链路”、“补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