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疏风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gE、IL-31、IL-33的影响

来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益气疏风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31(IL-31)、白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宿松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分两组,针灸组(n=60)和针灸+中药组(n=64),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针灸+中药组采用益气疏风汤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 w。观察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评分情况、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4 w,两组风团大小、风团数量、风团发生次数、瘙痒程度、风团持续时间评分下降,针灸+中药组风团大小、风团数量、风团发生次数、瘙痒程度、风团持续时间评分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0、2.667、2.396、2.420、3.077,P<0.05);针灸+中药组临床有效率为95.31%,高于针灸组的8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7,P<0.05);两组血清IgE、IL-31、IL-33水平下降,针灸+中药组血清IgE、IL-31、IL-33水平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0、7.756、10.254,P<0.05);针灸+中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3、4.139,P<0.05)。结论 益气疏风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改善其中医症状及体征,可以调节免疫指标,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复发。
其他文献
网络扫描是网络测试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提高网络扫描速率和增强扫描功能,对双端口网络扫描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拟采用双端口线速数据流发送与接收相分离的方式,同时结合发送数据流字段变化、接收地址学习、接收规则过滤等技术,使其形成多种高速网络扫描功能;应用分析表明,扫描速率最高可达156万次/秒,且功能具备实用、灵活和多样化等特点。
期刊
目的 就慢性荨麻疹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一步分析,为患者的病情管理提供有力的解决方案。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干预成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1.66%,对照组则为61.66%,两组对比差
期刊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促使当下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风云激荡,各种社会思潮观念剧烈交锋,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若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教育这条防线必须加固。这就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措施,着力于加强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而这种引导又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程,也要从思政
学位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将结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案例,探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新形势下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供实例。
期刊
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工作也需要随着时代变化做出调整。以往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在互联网时代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很有必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能让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直观,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更强。基于时代发展背景探寻小学科学教学开展信息化教学很有必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展开分析,并探寻有效的运用策略,期望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会议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涉及自身免疫及变态反应的常见皮肤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中医“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理论早已表明肠腑功能与皮部存在紧密的生理病理联系,随着现代医学理论“肠-皮轴”的提出,肠道微生态与CU相关性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调将是临床治疗CU的新趋势。针灸具有良性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效应作用,且临床治疗CU疗效肯定。因此,本
期刊
李伟林主任中医师认为,血热与脾虚湿浊蕴结为慢性荨麻疹发病之根本,风邪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应着眼于热、湿、风,强调攘外安内。根据其致病特点,确立清热凉血、健脾祛风之法,临床上使用效果显著。
期刊
土壤种子库作为喀斯特山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在深入探讨喀斯特地区植被结构、功能与动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该地区种子库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喀斯特土壤种子库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今后应加强森林群落中优势种或建群种土壤种子库动态变化,外来入侵物种土壤种子库动态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理和土壤种子库在退化植被
期刊
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补阳还五汤相关的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11年1月至2021年4月发表的与补阳还五汤相关研究文献,并分别进行发文趋势、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等进行处理分析并绘制网络知识图谱,最终将可视化分析结果结合人工检索进行深入讨论。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4 163篇,近十年补阳还五汤相关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学者为张
期刊
目的 通过研究血小板参数、血常规指标、血小板活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活化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14.0 g/kg)和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3.5 g/kg),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其中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给予博莱霉素(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