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职教集团内“双师型”教师流动共享机制的探讨

来源 :人才资源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集团是近几年来随着高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概念。组成职业教育集团主体可能有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以及社会组织。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并整合多方力量,提高现代职业教学体系建设;并有利于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对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系统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团体内,每个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去支持和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校企联盟协同育人机制、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五群融合”协调发展等途径,构建“校企联盟、五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
期刊
湖南省提出了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目标,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培养现代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紧密配合湖南省发展需求,为实现“三高四新”战略目标添砖加瓦。通过分析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和特点,阐述“三高四新”战略对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服务“三高四新”的湖南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等内容,认为可通过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开展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以及加强国际交流
期刊
现代产业学院是实现产教研结合的重要路径,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如何发挥好现代产业学院的耦合作用,融合政府、高校以及行业企业各方的优势资源,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多元主体协同的作用。在各主体间形成开放合作、齐抓共管、整合资源的新格局,通过聚焦新的组织形式,构建和谐的场域交互,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路径。
期刊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需定培,建设好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过程中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载体,该文从产教融合的视角,介绍了产业学院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评价制度。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产教融合成为中职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应当格外关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拓展,通过行之有效的产业学院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和中职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深度关联。产教融合背景下,传统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产业和人才培养之间的深度协同,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建设产业学院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
期刊
新发展阶段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区域性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形成生态系统的创新路径。黄淮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政企多主体协同,以组织模式改革催生产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描绘产业人才画像,变革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产业课程地图,变革课程体系;创设新型教研组织,变革师资队伍;跨学科、项目化的ADRE学习团队,推行研究
期刊
当前,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与突破使得传统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产业学院是一种根据我国国情和高职院校办学实际而提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产业学院的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已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基于“校政企行”协同合作,以“产业发展为牵引、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关键”的思路建立产业学院共同体,并从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
期刊
目的 考察100、300、800 nm和1、2μm 5种不同孔径氧化铝陶瓷膜分离醋香附(vinegar-processed Cyperi Rhizoma)挥发油的工艺,探索陶瓷膜用于中药挥发油分离的可行性,为实现油水混合物的规模化分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醋香附油水混合物,考察醋香附油水混合物粒径分布、平均膜孔径与稳定膜通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化学需氧量定量评价挥发油截留率,并通过
期刊
本文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背景,全过程贯彻OBE教育理念,遵循“产业需求牵引逻辑”,发挥高校、政府、社会等共建共管共享作用,打破基于知识传递的传统人才培养逻辑,侧重持续改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课程与实践相融、科教与赛创互通、创新品格与能力相长,强化创新精神与素养互促,有望在内涵式发展、转型发展、分类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有利于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现代高等教育理论。
期刊
布局现代产业学院是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的一项关键举措,是加快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项战略安排,是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校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不能有效对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偏弱等现象,本文采用“多元导师协同+全过程管理”方式,试图构建一种可复制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产业学院化学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范式,为助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提供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