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两种无功补偿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0078956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活生产中对电力的需求也越越来越大,而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供电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供电压力的不断增加,影响了无功功率的分布,导致电力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合理的对电网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有效地维持供电电网的健康运行,也能大大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高质,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本文介绍了无功功率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并对实际应用中的两种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进行了说明和比较。
  [关键词]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 补偿方式 比较
  [中图分类号] TM7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25-2
  电动机的运转要建立并维持旋转的磁场来使转子产生转动从而带动设备的运行,而电动机转子建立的磁场靠的就是来自电源中的无功功率。而变压器的运行也需要无功功率使线圈产生磁场来感应出电压。当电网中无功功率的供应不足时,用电设备就不能正常地建立电磁场,影响整个电力供应系统的运行。地理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分布是否合理,既决定了电力系统为电力用户供电质量的优劣,也对电网系统自身的运转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有着很大影响。
  1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对电压产生的影响
  电网中无功功率的高低对电网电压的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维持着电网电压的水平,而电压水平的高低又影响着电网运行以及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无功电源的容量不足时,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就不能正常保证,而电网中无功功率的因数以及电压的改变会导致电气设备无法合理利用,引起不必要的功能损耗。而无功功率产生的电压变化对供电和用电系统的具体影響主要是:
  1.1电压高低对电网系统的巨大影响。
  (1)电压过高:加快了变压器中铁芯的损耗速度,导致变压器内温度过高从而减少其使用寿命。电压过高还会直接地影响高压输电设施的绝缘性和寿命。(2)电压过低:导致了电厂中使用的电力设备的转速下降,影响正常的发电量;同时加大了电网的功率以及能量的的损耗。当无功功率极其不足时,电力系统会出现崩溃的现象。
  1.2对电力用户的巨大影响。
  (1)电压过高:对电器设施的绝缘性造成损坏,缩减变压器、照明等设备的使用寿命。(2)电压过低:影响工厂用电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电炉的功率,照明设备的发光度下降。(3)电压闪变:电网中的冲击性负荷导致电压突然地下降或上升,对电力用户的使用和安全都带来了危险。
  因此,合理地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可以有效地保证电网系统中电压的水平,稳定电力系统的运行,防止不相干的远距传输以降低电网的损耗,减少发电成本。对于解决中低电网中长期无功功率不足,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优点。
  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主要补偿方式的说明与比较
  要想维持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就要保证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能够保持平衡。也就是系统中无功电源能发出的功率要大于等于电网正常负荷需要的无功功率以及电网中无功损耗的量。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平衡关系是:Qge-Qt-Qfe=Qb,关系式中,Qge表示电源所发出的所有无功功率的和;Qt整个表示电网中无功功率损耗的和;Qfe表示无功负荷的和;而Qb则表示电力系统中可以提供的备用的无功功率。当Qb大于0时,说明系统中可用的无功功率达到了平衡且保存有适当的备用。当它小于0时,说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不足以维持系统运行。这时,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达到正常水平,就要考虑对电网增加无功功率的补偿装置,这包括了全部发电机所发出的无功功率以及各种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所提供的无功功率。而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主要有变电站的集中补偿、杆上无功补偿、用户端无功补偿以及低压集中无功补偿等,而我们要着重探讨分析的是低压集中补偿和配电线路即杆上补偿这两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
  (1)低压集中补偿。目前,国内使用比较普遍的无功补偿方式就是在配电的变压器的380V侧进行集中的无功补偿。这种方法的实施要点是:①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所使用的自动补偿控制器进行控制的低压型并联电容柜的容量在几十到几百千乏之间不等,在实际使用中要依据电力用户实际的电网负荷的水平波动情况使用相应的电容器对无功功率进行相应数值的追踪补偿。②主要目的是凭借对专业用电用户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进行提高,来实现其中无功功率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电电网以及配电表的耗损程度,同时保证了该用电户的正常电压水平。③这种方法进行补偿所需要的投资费和维护成本都要由专用变电用户自己承担。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有许多自动补偿装置,主要是根据无功功率的因数对电容器自动的进行功率补偿。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专用变电用户的电能质量,然而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有一定的危害。因为线路的整体电压水平是基于系统的情况来判断的,如果单纯的补偿无功功率的量,当系统线路的电压偏高或者低时,无功功率的补偿量与实际的需要会有很大出入,为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危险。
  (2)配电线路补偿。对于配电网中难以顾及的共用变压器,可以使用户外并联的电容器来安置在电线杆上来对线路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这样可以提高配电网络的功率因数以此来进行降损升压。但是因为电线杆上装备的并联电容器往往距离变电站比较远,对其配置、保护、控制以及维修的成本和难度都比较高,并且在工作中常常受到安装的环境以及空间等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难以进行施工。所以配电线路的杆上进行补偿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无功补偿点的数量要有所控制,一条线路上应设置单个补偿点进行补偿,不适宜多点的补偿。②注意简化控制管理方式,在电线杆上不应设置分组投切。③无功功率的补偿量不能过大,否则会致使配电线路因过轻而无法承载出现电压过量和功率补偿过量的现象。另外由于杆上的空间比较有限,如果将太多电容器设置在同一个电线杆上,既对线路安全产生威胁,又致使电容器散热出现困难。④线路接线要简单化,每相最好止使用一台电容器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无功补偿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⑤简化保护方式,只使用熔断器以及氧化硅避雷器来作为线路的电流过大和电压过大的保护。
  (3)两种补偿方式的比较
  ①低压集中补偿主要是对专用变电用户进行无功补偿,而许多的公用变压器以及光大群众家庭用户和小型变电用户的变压器往往安装在户外电线杆上,要进行低压补偿就不太现实。且维护控制较麻烦,极易形成安全隐患,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②相对于集中补偿,线路补偿主要针对10KV公用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其投资小、效率高、回收较快且便于维护管理,弥补了集中补偿的不足之处。但是这种方法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主要对基本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不能岁线路负荷水平的变化进行自动地投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需要开发出自动投切技术。
  3结语
  在电力系统中,因为有许多来自与电力线路变压器及其他用电设备中的无功电荷存在,因此在运行时需要对其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来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而大量的无功功率会加大线路的电压以及电能的损失,减少电力企业的效益。因此要做好无功补偿工作,对配电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其功率因数,保证无功功率的平衡,对电网的正常健康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在技术上应根据对象和环境的不同将多种补偿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比较使用,提高无功功率的补偿效率,维护供电网络的通畅,保护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维持电力系统的良好平稳运行,保证国民生活生产能够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苏将涛,王立新.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13(04).
  [2]陈玥玫,苏蔚.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5).
  [3]刘晓东.浅析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尿性急性肾衰竭 (MARF)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2例MARF病例 ,其中创伤性MARF 5例、非创伤性MARF 7例。常规检测其血电解质、肾功能、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与
目的 研究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的相关临床问题.方法回顾138例由创伤或畸形所致的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的外科治疗,其中齿突发育畸形伴寰枢椎脱位62例,齿突骨折或横韧带断裂伴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54例,寰枢椎半脱位伴旋转畸形22例,全部采用Gallie技术,6例合并使用侧块经关节螺钉固定,此6例患者术后采用简易颌胸围领固定,其余患者均采用头颈胸石膏或颌胸石膏固定.随访1~12年,平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髓系原始细胞系MDS-L经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的三氧化二砷(As2O3)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处理后的生物学变化.方法体外培养的M
目的 超声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局部心肌的纵向运动.方法超声测量15例LBBB患者和15例正常人各瓣环,获得纵向上不同时相的峰值速度(VS、VE、VA)、持续时间(IVC、S、IVR、D)、最大时间-速度积分(TVImax)和最大下移距离(Dmax),以及心电图QRS波起点到S波起点的时间(Q-Sb)、到S波顶点的时间(TTP)、E波的减速时间(Edc)等.结果 LBBB患者左室室间隔
目的 构建带有U6启动子的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锤头状核酶真核表达质粒及其突变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观察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由U6作为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的核酶真核表达质粒pGTRz-U6及其突变体pGTmRz-U6,并以空质粒pEGFP-C1作为对照.Lipofectamine2000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G418筛选阳
目的 探索副衣原体在棘阿米巴内的生长发育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阿米巴共培养技术,通过染色和电镜观察了解不同时期滋养体中副衣原体生长的形态变化.结果在电镜下,可见副衣原体BN9存在典型的二个生活形态:即网织体和原体,在滋养体内可形成成熟的吞噬内体,网织体在吞噬内体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然后发育成成熟的原体颗粒,吞噬内体中,可见原体与网织体并存;胞浆中可见较多的游离原体颗粒.在成熟囊胞中,胞浆内可见较多的游
目的 探讨与总结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跟踪并分析3例原位肝脏移植患者急性GVHD的临床经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外周血HLA及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检查作为其诊断依据.并对免疫抑制剂进行调整.结果3例在术后3~8周内均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期间肝功能均正常或接近正常,巨细胞病毒(
目的 观察异氟醚、安氟醚诱导麻醉对大鼠边缘系统部分核团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的改变,探讨异氟醚、安氟醚麻醉诱导期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对照组动物除不吸入麻醉气体外,其他条件均与两麻醉组相同.安氟醚组、异氟醚组大鼠分别吸入2%安氟醚或2%异氟醚至步态不稳、一侧肢体着地,即翻正反射即将消失时,移出麻醉箱,立即取标本.用NADPH-d组化
目的 评价CT尿路造影(CTU)对非结石性尿路梗阻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 40例非结石性尿路梗阻病例给予实质期、分泌期增强螺旋扫描.分泌期数据经第2次重建后在工作站以三维方式获得CTU影像.结果 40例中,24例良性梗阻呈轻度或重度积水.18例先天畸形CTU呈现各自特征;4例输尿管炎表现为鸟嘴样狭窄,2例前列腺增生可见膀胱后壁压迹.16例肿瘤患者梗阻端呈截断或锥状狭窄伴局部软组织影,12例尿路中度积
[摘要]官地水电站左岸下游河道整治工程防冲墙施工条件差、工期紧,防冲墙处于回填石碴和水下混凝土施工之间,施工的成败决定着官地水电站左岸低线拌合系统和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的尾水的正常安全运行。  [关键词]官地水电站 水下 防冲墙  [中图分类号] TV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30-3  1概述  1.1工程概况  官地水电站左岸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护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