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形势下对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反思型课堂;有效作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造高效课堂,打造精品课堂,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减轻学生课堂内外学习压力. 其实,打造高效课堂本就是我们每个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它既不能是传统教学的“填鸭式”,也不是走进误区的“放羊式”,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结合体,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平衡.
  [?] 充分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课堂
  1. 备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最经典的基础知识的范本,教材例题、习题是多年筛选后最具典型性的问题,所以用好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而实际情况则不然. 不少教师教学中对教材重视不够,仅仅把教材当做一本习题集,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划一划上面的题,其他时候则基本上丢开教材,另搞一套. 要用好教材,首先要认真研读题材、背景、阅读材料等,基于学生的生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是注重联系,适当重组,数学知识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思考如何做到知识点与知识面的完美结合,如何帮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较为完整知识系统. 第三,要用好教材,还应瞄准高考,重视课本例题、习题的挖掘和外延.
  2. 备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备教法,就要选择适合学生和教材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对象而定. 如新授课应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注重概念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是习题课,则应该注重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3. 备学情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 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所以,在备课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例如,“函数的概念”一节课,就可以对学情这样分析: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由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整个教学环节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备学情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为师者的一种教学习惯. 研究学情,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学情,就是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关注了学生的未来. 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从研究学情开始.
  [?] 科学的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1. 定位好教师角色
  “教师就是排球场上的二传手. ”这是特级教师王海赳老师对教师角色的精确定位. 我们都知道,排球场上的二传手将一传手传过来的排球轻轻一拨给主攻手,由主攻手完成致命一击. 确实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言堂”,要让课堂上发现问题的人和解决问题的终结者都成为学生.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学”的兴趣,“教”必须效力于“导”,服务于“学”,着眼于“诱导”,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这样的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为主,教师“退居二线”. 但不代表教师就是讲得越少越好,有些教师谈讲色变,认为这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将课堂变成“满堂问”,不加以引导,那教师就不是“二传手”,而是排球场上的“观众”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争取达到效果最优化.
  2. 控制好课堂节奏
  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一节课的张弛快慢及具有规律的变化. 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讲究课堂节奏控制的. 因为适度的课堂节奏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 数学课堂节奏的控制包括讲练结合的合理度,动静结合度,学生思考时间的把握度等. 比如,有的教师刚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缺乏有效性. 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符合学生的思维节奏,做到起伏有致,动静相生.
  3. 培养好学生的反思能力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赖登塔尔表示,反思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反思与构建思维的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讲授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填空题:
  设点M到F(1,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 y-1=0的距离相等,则M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
  大多数学生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说出答案是一条抛物线,只有个别学生认为是一条直线. 笔者请一位答对的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解:设点M(x,y),由条件有,=,化简得,x-y-1=0. 故轨迹为直线.
  这个结果让许多学生感到惊讶:“怎么回事?”“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怎么会错呢?”笔者不动声色,请学生对照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进行反思:焦点F与准线l的位置关系有没有什么要求?
  通过反思,大家得出结论:圆锥曲线定义中的焦点不可能在准线l上,而本题中点F(1,0)在直线x y-1=0上,因此点M的轨迹应该是直线x-y-1=0.
  科学有效的反思,为学生提供了在创造的沃土和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反思超越了认知层面,产生对自我数学认识的再认知,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有效的课外作业助推高效课堂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它反馈教学信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它巩固所学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怎样设计作业模式,才能使它被课堂教学服务,又能服务于课堂教学,值得深入探索. 笔者认为,课外作业应分类、分层.
  1. 分类作业
  课外作业可分为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
  课前作业主要是问题探索类作业,主要是根据新授课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应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新课前把这些问题作为预习纲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
  例如,在“倾斜角与斜率”一课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探究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一次函数,并且知道它的图象是直线,试问: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需要几个要素?
  (2)直线倾斜角的定义中要注意什么?
  (3)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如何?
  (4)直线的斜率如何用两点的坐标表示?它是否与两点的位置前后有关?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编制题量适度、难度适中的课时作业,以便达到教学信息反馈的作用.
  2. 分层作业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可选择性、有层次性的作业. 布置作业的数量要适合,质量要高,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中.
  为此,教师可根据课堂知识布置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知识,安排3—4道填空题,这部分作业学生不会感到多大困难,要求全班学生都能完成. 第二个层次的作业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要求较高,即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一般安排2—3道解答题,布置作业时可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 第三个层次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一般安排一道题,目的在于激励一部分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要实现高效课堂.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有课内因素,也有课外因素,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智慧地践行高效课堂,才能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我们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当前,社会经济的巨大转型和高速发展,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文化环境,知识分化与融合的趋势,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等因素,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旱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课程的多
许多大学生成功创业和国家对大学生自丰创业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新定位和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的行列中了.然而并不是每
11月17日,由2013’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美林湖等机构主办的2013’第十一届房地产导刊?中国地产名人高尔夫球赛在中国美林湖高尔夫俱乐部正式拉开帷幕,本届未来
摘 要: 新课改指出,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的培养。由此,构建对话课堂,能够契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本文从创设和谐课堂、解读学生心理、实施有效提问、注重总结归纳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高效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这四个策略的提出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也是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对话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师生对话 高效课堂 实施策略
1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东方,有一座高高的东山。  离东山不远的地方,有一片五颜六色的花的海洋。当风吹过来时,你便会看到,涌动着花香的花海中央,一座小小的“岛屿”便露出了身影。如果你再走近一点去看,会发现那并不是一座岛屿,而是一座小小的村子——花香村。  花香村一整年都花香四溢,村子的每个角落开满了美丽的鲜花。那些鲜花在天空下怒放着,成群的蜜蜂和蝴蝶闻香而来,整个花期,它们都在花丛间辛勤地忙碌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还包含着语文能力、情感情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知识的获得只是学生语文素养中的一方面。不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不会阅读、不会表达、不会分析、语文素养严重极端化,现今社会,更加注重的是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语文素养的偏颇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关键词:语文素养;培养;问题;解决方法  语文素
摘 要:如何让体育课生动、有趣和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课堂的形式多变,以猜谜和讲故事的形式让体育课更形象,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加进竞争元素,让课堂更具有活力,比如各种体育竞赛,使之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猜谜;竞赛;体育课;感化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
摘 要:我们教学英语的目的无非就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英语,更好的适应这个全球化迅速发展的社会。然而事实上英语教学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这一最初的教学目标,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哑巴”,实在是令人遗憾。本文以对话教学策略为研究的核心,以小学英语教学为研究的对象,展开了一番讨论,旨在更好的提高小学生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对话教学  从中学乃至大学的英语教学效果来看,我们的英语教学可以说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以向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一体化服务的系统性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