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han_r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析79例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leukemia,Ph+AL)的细胞遗传学和相关临床表现及预后,联合应用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骨髓细胞染色体G显带技术(morphology,immunology,cytogenetics,MIC),对1991年10月-2003年12月住本院的79例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Ph+AL总的检出率为6.9%,其中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hiladelphia
其他文献
针对高三(12)班上课气氛沉闷,师生关系比较紧张等问题,学校决定在该班召开一次各科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情感交流主题班会,其中有两个学生的大胆发言,我至今不能忘怀。  一个学一走上讲台说:“我讨厌数学老师,因为这个学期学不久,老师在批改我的一次作业时,在作业本上写上‘能否证正一下’,我认为这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否定,是老师心里认为我从不订正作业才这么写的,所以,我就天天不交数学作业以示对抗。”我一听,心里
本研究旨在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因素及对健康供者的影响。181例志愿健康供者应用G-CSF5-10μg/(kg·d)动员,10例应用G-CSF3.3-4.9μg/(kg&#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收集了68例临床病例并将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了24小时短期培养,用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摘要:地理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需求,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强调地理学习与其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双脚行走。  关键词:实践活动;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不久前参加了一次地理公开课展示活动,两位主讲老师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新课的导入、课件的制作还是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处理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得到了大家的充
【正】班级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如果一味用僵化机械的管理模式,就会压抑学生的自主行为,触发学生的厌学情绪,消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更会扭曲学生的健
本研究旨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功能的影响。对我院2000年1月一2010年5月间行HSCT的患者中48例HBV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袁明
本研究观察核糖体蛋白L6(RPL6)基因表达的改变对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通过RT-PCR方法获得RPL6 cDNA序列,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分别构建正向插入和反向插入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在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耐药相关的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MTT法筛选出所需浓度Te
本研究观察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骨髓瘤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诱导分化作用。以自行建立的、能分泌入轻链蛋白的骨髓瘤细胞系CZ-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瑞氏染色观察其形态变化,用流
【正】机器人技术涵盖了包括材料、结构、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物等知识及相关技术领域,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大到用于太空开发、月球车、深海探测、海洋石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