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疾病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云课堂和传统教学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利用蓝墨云班课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室面对面讲授和学生研讨学习、课后录音蓝墨云班课复习巩固的教学设计,以及利用蓝墨云班课的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的课业评价,提高了高职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8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50例,胆管细胞癌5例,肝癌术后复发11例,肝癌移植术后复发5例,肝转移瘤12例,肝母细胞瘤5例),均行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FDG后1h进行,延迟显像在注药后2~4h进行.对双时相显像
熔铝电阻率的测量基于电涡流原理 ,设计了传感器的结构和标定方法。为了简化测量熔铝电阻率的硬件电路 ,在信号处理电容中采用了LVDT专用芯片AD5 98硬软件结合消除了温度影响 ,在熔铝及铝基合金的凝固研究中得到实用
一直以来浙江省都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新的教育改革更是深化了体育教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随着教育水平越来越发达,学校对
目的 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内镜下特征、良恶性判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25例大肠类癌患者中,肿瘤直径<1.0 cm者18例.12例直径<0.5 cm者均无肌层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11例无肌肉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类癌患者,9例内镜下治疗能获得良好效果,5年生存率为100.0%;2例行外科手术,术后1例因类癌扩散并脑转移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辅助工具,它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让我们努力运用
期刊
空间天文学的诞生rn由于地面天文观测要受到地球大气的各种效应和复杂的地球运动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因此,天文观测精度和观测对象受到了许多限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天文研究的
期刊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机构,高校师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队伍中的重要力量,而搞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加强政治学习对于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ES)与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ES蛋白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 ES阳性评分表达主要在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高于直肠癌组织[(3.7±0.5)分比(2.6±0.9)分],MVD低于直肠癌组织[(21±4)比(42±7),P<0.05].直肠癌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