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构建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靶基因位点直接进行基因组编辑。它由一条导向RNA(short single guide RNA,sgRNA)指导Cas9核酸酶识别和切割双链DNA,诱发非同源末端连接或同源重组,从而实现在目的DNA上进行随机的突变、特定DNA片段插入或内源性突变修复等基因编辑。该技术已成功被用于包括人类体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植物及动物上进行基因编辑。本文主要对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动物疾病模型的应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患者,女,31岁.因"肛周骶尾部放射痛8年"入院.疼痛为酸胀隐痛,便后明显,无黑便,大便每天1次,质软成形,无发热,近几个月体重减轻10余斤,外院肠镜提示直肠肿物、炎性息肉.检查:齿线上3 cm处隐约可触及2 cm× 2 cm长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活动欠佳,指套无染血,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存。
目的基于手术相关要素构建手术工作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方法仿照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开发过程,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常用手术工作量进行测算,并对手术项目规范及价格规定中提取的手术相关要素与手术工作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手术工作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技术难度、手术等级和手术耗时,多元回归方程R2=0.699。技术难度每增加1,工作量增加0.034;手术等级每增加1级,工作量增加0.793;手术耗时每增加1
目的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利用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APTT)纠正试验结果预测凝血因子抑制物产生的临界诊断点。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血友病门诊就诊的275例血友病A(HA)患儿,筛查期中位月龄为58(1~200)个月;重型197例(71.6%)、中间型78例(28.4%)。回顾分析343例次HA患儿的APTT纠正实验及抑制物定量监测结果,并应用ROC曲线分析
人从受精卵发育到成年男女,会历经胚胎时期、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等阶段,而在发育过程中,会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正常功能.由于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
期刊